一、我想要关于"甲龙"的资料!(急)

甲龙:名字意为“装甲”或“僵硬的蜥蜴”,是出现在白垩纪晚期草食性中等体型恐龙。它的背部有厚重的被板,尾巴如棍棒。所有的骨头紧紧相连,甚至没有多余的空间容纳脑部。甲龙可长达10公尺,重达7吨。

拉丁文名: ankylosaurus

甲龙的资料 我想要关于"甲龙"的资料!(急)

恐龙体长: 7~10米长,2米宽,1米高

恐龙体重: 2吨

生活环境:森林、沙漠

恐龙食物:植物

生存年代:7000万年-65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

甲龙的资料 我想要关于"甲龙"的资料!(急)

生存地点:南美洲的玻利维亚,美国的蒙大拿州和墨西哥。

辨认要决:背上有"甲"一样的骨板,有些有尾锤

恐龙种类:鸟臀目·甲龙类·甲龙科

分类:结节龙(无尾锤)和甲龙(有尾锤)

来历

甲龙拉丁文名字(ankylosaurus)的含义是“结实的蜥蜴”

这个名字是barnum brown在1908年起的

二、有关于霸王龙化石的资料

霸王龙又名暴龙,模式种与目前唯一的有效种是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或称雷克斯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3米,体重约7公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後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後的恐龙种群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

中文名称( Chinese)霸王龙

拉丁文学名( Name) Tyrannosaurus

发音( Pronounced) tye-RAN-uh-SAWR-us

名称含义( Meaning)暴君蜥蜴(残暴的蜥蜴之王)

域(总界):真核域(总界)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兽脚亚目 Theropoda

科:暴龙科 Tyrannosauridae

属:暴龙属 Tyrannosaurus

Osborn, 1905

种:雷克斯暴龙 T. rex(模式种)

Osborn, 1906

异名 Manospondylus

三、关于霸王龙五十字资料大全

霸王龙即雷克斯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扩展资料:

霸王龙的正模(正模的意思是确认这种动物身份的标本),由巴纳姆·布朗在1902年发现于蒙大拿州,并在1905年出土,最初的编号AMNH 973,后因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害怕被战争损毁,出售给卡耐基自然历史博物馆。

编号修改为CM 9380,化石包含大部分头骨,脊椎骨,肋骨,尾椎骨,肩胛骨,肱骨,一个较为完整的骨盆,后肢包括股骨,胫骨等等,虽然它是霸王龙的正模,但却不是首先被挖掘出来的霸王龙标本。该标本的肱骨让科学家知道霸王龙有短小的前肢,但由于没有发现指骨,霸王龙被长期重建为3个手指的形象,类似异特龙。

由于没有发现完整的头骨化石,也极大的参考了异特龙的头骨,从那时起,霸王龙被重建为直立的怪物。CM 9380体长12米,体重9.1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