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检察日报电子版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检察日报电子版以及《检察日报》官网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检察日报发展历程
1991年7月4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检察日报》(原名《中国检察报》)诞生,其诞生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报名,江泽民、李鹏等领导人的题词更是赋予了她特殊的意义。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报,她始终坚持“立足检察、面向社会”的办报理念,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传达党的路线、理论,反腐倡廉政策,弘扬法制建设成果和检察官的公正形象,揭露犯罪,普及法律知识,并进行舆论监督。
自周一刊发展至日报,再到如今的八版,每一步都见证了《检察日报》的进步。她主办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人民检察》杂志和《方圆》法制文学月刊,共同构建了丰富的法制媒体阵容。目前,检察日报社在全国设有46个记者站,订阅者众多,报纸编辑出版实现了现代化,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读者能及时获取信息。
检察报人在新闻采编工作中不断创新,培养出一支专业且充满活力的编辑记者队伍,他们的作品屡获国家级新闻奖,电子版《检察日报》更是全国法制媒体的先驱,目前访问量庞大,多被网站转载。2000年,电子版改名为“正义网”,并提出“正义之声尽在正义网”的理念,旨在打造一流法律网站,开展电子商务等服务,推进“正义百网”计划,进一步拓宽了法制信息传播的途径。
扩展资料
《检察日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它立足检察,宣传法治,及时报道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最新动态、热点和难点问题,高扬反腐倡廉的旗帜,向读者全方位地展示法制社会尤其是检察机关保护人民、惩罚犯罪的光辉业绩,使读者知法、懂法、守法,了解如何依法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现任社长为张本才。
中国检察报发展历史
中国检察报自成立以来,十年间实现了显著的成长和进步,堪称报界的新秀。在艰难条件下,它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从最初的每周一期发展到现在的每周四期,甚至日报,版面数量也从四版扩展到十二版,且采用彩色印刷,覆盖北京及周边地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如全员办公电脑化和卫星传版,使得报业工作更加高效,全国设有16个分印点同步印刷,实现了报业的现代化标准。
同时,检察日报社积极拓展媒体平台,形成了多媒介联动的集团效应。《检察日报》发行量稳定在40万份左右,每年都有作品获得全国性新闻奖项,如“法制三维”栏目被授予中国新闻名专栏荣誉。旗下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人民检察》、《方圆》和《采编通讯》等专业期刊,也拥有稳定的读者群体,《人民检察》更是被评为中国法律类中文核心期刊。电子网络版《检察日报》在1999年上线,2000年改版为正义网,成为首批获得新闻播播资格的法制类网站,日点击量超过50万次,成为国内法制类网络的佼佼者。
在内容制作和队伍建设方面,报社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培养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富有战斗精神的采编和出版发行队伍。目前,报社有140名正式员工和30余位聘用人员,遍布全国的驻站记者超过65人,60个地市设有通联站。在新闻界,报社的员工表现出色,多名记者、编辑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全国优秀奖项,如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三五”法制宣传先进个人等。
扩展资料
十年树木。十年前,一株法制宣传的幼苗在进一步掀起改革开放热潮、奔向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神州大地破土而出,她,就是创刊于1991年7月4日、由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题写报名的《中国检察报》。十年后,这株幼苗在全国检察机关和社会各界的悉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现今已枝繁叶茂,成为中国报刊之林的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拥有40万订户、上百万读者、实现采编出版业务现代化的《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