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现金流游戏,以及现金流游戏怎么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现金流游戏怎么玩
什么是《现金流》游戏?
现金流游戏发明于20世纪90年代,发明者就是著名的投资家和财务教育家罗伯特.T.清崎。“现金流”英文The rat race(CashFlow),这套游戏也通俗的称为“老鼠赛跑”。
现金流游戏的流程:
一邀约玩家,可以是mela的会员,也可以是非会员,强调是一个成年人的桌游,普及财商的游戏。整个游戏需要四个小时。
二选择场地,要足够安静,有一张足够大的桌子,可以容纳6个玩家和一个银行家围坐。
三玩家的数量,一盘桌游最多6个玩家,1个玩家也可以玩。银行家带着这一个玩家,清晰“非工资收入”的概念,只是这时候,银行家需要同时扮演银行家,同时还要扮演一个玩家。
四银行家,这个角色至关重要,整个游戏的品质,银行家是灵魂。他在引导整个游戏的进行。以下几点关键,需要银行家掌握:
1、游戏开始之前,对玩家的财商普及教育。不要急于开始进入游戏,这个环节,就是要讲解几个概念:
A四大象限
银行家先讲解《四大象限图》,然后让每一个玩家来找到自己的象限,并且请玩家核对象限里的特点,与自己符合吗?
B资产与负债 C非工资收入(一定要讲清楚非工资收入的四种来源)
这里,就是让每一个玩家读自己的《职业卡》,银行家协助各位玩家读《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
所谓资产:能够给你带钱回来的东西。
所谓负债:把你的钱不停向外拿的东西,比如有贷款的不能出租的房子,比如自己开的车。
D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能够看懂这两个财务表格,玩家的收获就是真实不虚的了。
只要看懂下面3张图,就是一个头脑清醒的银行家啦!
2、开始游戏,每个人选择职业门类,开始记账,这个过程中,再次提醒游戏的目标:非工资收入大于总支出,这句话是游戏的核心,要不断提醒玩家。
3、银行家带领大家读棋盘,里圈和外圈。跳出里圈就是赢家。借每一个环节,强化“重要概念”,比如:资产、负债、非工资收入。
4、把游戏分为三个10年,踏入社会的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第三个10年。每一个10年可以设置玩1小时,或者40分钟,根据情况设置。
5、只要有一个人跳出老鼠圈,就停止游戏。开始总结。
6、总结,是整个游戏的落脚点。要让每一个玩家自己总结,然后银行家说出对玩家的观察,主要是玩家的财务习惯,回顾游戏过程中,重要的决策,帮助玩家清晰的看见自己的财务表现。这个环节对银行家有挑战,是需要积累经验的,也需要银行家对《富爸爸穷爸爸》书中的观点有领悟。建议阅读《财务自由之路》。
卖油翁说过:无他,唯手熟尔。
多玩,多读《富爸爸穷爸爸》的书,多做银行家,就会越来越熟练掌握这个游戏。
《富爸爸穷爸爸》里面说的“现金流游戏”靠谱吗
深入探索《富爸爸穷爸爸》中的现金流游戏:真实价值与启示
富爸爸穷爸爸的智慧结晶——现金流游戏,即老鼠圈,其理念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具有实战价值?我亲身体验于杭州,将分享这场关于金钱与人生深度思考的体验之旅。
游戏真相:月被动收益与整体财务规划
现金流游戏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月被动收入大于总支出,通过借贷、投资等手段进行财务布局。游戏中,贷款与投资并重,但现实中的财务决策需兼顾全局,小规模生意和大笔交易都是增值策略。我初次尝试时,过于倾注于大买卖,教训是学会合理分配资金,洞察时机至关重要。在游戏中,跳出“老鼠圈”往往依赖于运气和偶然的暴富机会,而现实生活中的财富积累更需要目光长远,把握国家发展趋势。
关键启示:现金流的力量与策略选择
游戏强调的是现金流的流动性,而非单纯追求资产的积累。它教导我们,机会往往比资产更重要,富人往往更为谨慎地对待购房,而中产和穷人则倾向于负债投资。然而,游戏中的不合理之处也值得反思:支出并非无限增长,工资的稳定并不等于被动收入;高收入者的支出并不一定多,而且贫穷时的慈善或消费往往是暂时的;即使被动收入看似丰厚,也未必意味着真正实现财富自由,它可能伴随着额外支出的增加。
分析玩家行为,运气在游戏中的作用被削弱,积极策略可能带来反效果,寻找投资导师时需谨慎。对普通人来说,面临众多学习、资产选择和策略陷阱,要出圈并非易事,开局时应理性分析概率,谨慎决策每一步。
策略与现实:从小额投资起步
在游戏和现实世界中,量小的投资可能更具收益性,同时要防范失业风险。选择月现金流高、总支出低的职业,从积累小额机会开始,避免一开始就涉足大额资产。资金积累后,学会关注时机,进行资源和时间的有效交换,策略虽非最快的出圈路径,但持久有效。思考资金分配比例,把握买入大生意的时机,谨防“过河拆桥”,保持学习和警惕陷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金流游戏的核心,其实质是捕捉机会,而非被动等待收入。在初期,现金流的重要性远超资产,富人对待资产的态度更加审慎。大额投资需结合个人财务状况,游戏中的营收比例可能与现实投资有所差异。在寻找10%稳定回报的项目时,我们可能需要接受30%可控收益,而高回报的机会实属难得。期待在未来的分享中,我们能更深入地探讨这个话题。
“现金流游戏”是垃圾,不玩也罢
看好多人写文章说“现金流游戏”挺好,玩了很有启发,于是我也试了试,但我的结论是:这种烂游戏不玩也罢。
首先,从“游戏”的角度来说,一点也不好玩,娱乐性为零。与其称为“游戏”不如称为“教具”。如果是抱着好玩的期望,还是玩大富翁或其它桌游吧。
其次,现金流游戏传递的是一种极为扭曲的价值观。掌握了这个游戏都能成为记账高手,然而人生并不是只有资产负债表。比如,把养孩子当成负债简直是笑话!钱再怎么重要,当生命走到尽头时也不再有任何价值了,只有留下后代或留下作品才是肉体死后依然能活在世上的痕迹。如果有人为了省钱而不养孩子,那就是本末倒置。
最后,从现金流游戏学到的理财观念并不能使人走向财务自由,而只能使人成为一个精于算计、抠抠索索的人。实现财务自由本来就是一件成功率极低的事情,真正起作用的是这些因素:
具备理财观念,掌握一些常规的投资操作,懂得避开一些坑,当然会让人更有钱一些,但绝对无法跨越阶层。比如,你精于理财之道,多年来积攒下三套房;我只会老老实实上班领死工资,只有一套自住房;他生活毫无节制,收入还可以但一直没有积蓄下来什么——我们真有多大差别么?本质上都是同一个阶层的。
如果说现金流游戏还有一丁点儿什么意义,那就是能帮助小白学习和理解一些最基本的财务概念。然而就连这一点也做得很不完善,比如投资收益率等各种参数的设定就显得很假。现实世界的经济运行是极其复杂的,就说股票和房产哪个收益率高,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是很不一样的。这个游戏根本模拟不了复杂的现实,小白玩了游戏只会装一脑子糨糊,没有任何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