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细胞进化史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从单细胞生命到人类,地球生物是怎么进化的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细胞进化史和从单细胞生命到人类,地球生物是怎么进化的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植物的进化历程是什么
植物的进化过程: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1、菌藻植物时代
从35亿年前开始到4亿年前(志留纪晚期)近30亿年的时间,地球上的植物仅为原始的低等的菌类和藻类。其中从35~15亿年间为细菌和蓝藻独霸的时期,常将这一时期称为细菌—蓝藻时代。从15亿年前开始才出现了红藻、绿藻等真核藻类。
2、蕨类植物时代
从4亿年前由一些绿藻演化出原始陆生维管植物,即裸蕨。它们虽无真根,也无叶子,但体内已具维管组织,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在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早、中期它们经历了约3千万年的向陆地扩展的时间,并开始朝着适应各种陆生环境的方向发展分化,此时陆地上已初披绿装。此外,苔藓植物也是在泥盆纪时出现的,但它们始终没能形成陆生植被的优势类群,只是植物界进化中的1个侧支。
裸蕨植物在泥盆纪末期已绝灭,代之而起的是由它们演化出来的各种蕨类植物;至二叠纪约1.6亿年的时间,它们成了当时陆生植被的主角。许多高大乔木状的蕨类植物很繁盛,如鳞木、芦木、封印木等蕨类植物。
3、裸子植物时代
从二叠纪至白垩纪早期,历时约1.4亿年。许多蕨类植物由于不适应当时环境的变化,大都相继绝灭,陆生植被的主角则由裸子植物所取代。最原始的裸子植物(原裸子植物)也是由裸蕨类演化出来的。中生代为裸子植物最繁盛的时期,故称中生代为裸子植物时代。
4、被子植物时代
它们是从白垩纪迅速发展起来的植物类群,并取代了裸子植物的优势地位。直到现在,被子植物仍然是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适应性最强的优势类群。
纵观植物界的发生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整个植物界是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人类出现后还有人工选择)而不断地发生和发展的,并沿着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分化到有分化、从水生到陆生的规律演化。
新的种类在不断产生,不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种类不断死亡和绝灭,这条植物演化的长河将永不间断,永远不会终结。
生命来自于海洋
早期的地球曾经被海洋覆盖,因此可以说所有的生命都来自于海洋。大约在35亿年前,藻类植物开始在地球上出现。最先进化出来的是蓝藻这样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它没有细胞核,非常原始,因此能够适应早期地球的环境。
大概过了25亿年,也就是约15亿年前,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真核藻类生物才进化出来。这些藻类的细胞内已经有叶绿体了,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它们生活在水中,繁殖依靠孢子进行。我们常见的紫菜和海带,就属于真核藻类植物。
接下来又经历漫长的时间,大约在三亿年前,地球不再被海水包围,大陆开始慢慢形成。这个时候,苔藓植物进化出来。为了适应潮湿沼泽的生存环境,它们进化出假根,可以深入到土地中汲取养分。
多细胞生物的进化历史
曾经被认为是最早的多细胞生物是12亿年前中元古代延展纪时期的一种红藻Bangiomorpha pubescens的化石。多细胞生物必须解决从一个生殖细胞来产生整个生物的问题,来完成繁殖的任务。发育生物学是研究这个过程的学科。一般认为在延展纪出现的单细胞生物有性生殖是多细胞生物出现的前提条件。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假如丧失其规则发展的控制其生长的功能会导致癌症。但是2010年的一组新发现的古老生物化石将地球上最早的多细胞生物的出现时间提前。
由法国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2010年7月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称,他们对来自加蓬的化石的最新研究发现,多细胞生物起源于21亿年前。研究团队由法国普瓦捷大学的阿伯德拉扎克·阿尔巴尼教授领导。据研究人员介绍,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迹象出现于35亿年前,是现存生物中最简单的一群。然而,生命的多样化过程实际上发生于距今35亿年到6亿年前的元古代,在此期间出现了真核生物,它们与原核生物的最大不同是拥有细胞核,而且具有更复杂的组织和新陈代谢形式。不过,此前科学家很少发现中元古代(距今16亿年至10亿年前)之前多细胞生物存在的证据。研究团队于2008年在加蓬的弗朗斯维尔意外发现了250多个保存完好的生物化石,并对其中100多个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科学家对其周围沉积物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这些化石已有21亿年的历史,是地球上目前已知最早出现的多细胞体。据了解这些最早的多细胞生命体化石呈扁圆盘状,直径约为5英寸(12.7厘米),有扇贝状外缘和辐射状条纹——并不能归属于任何复杂单细胞生物或早期动物的范畴。不过从任何一方面来看,这种古老生命体都标志着其跨越了一个重要的演化门槛,并且显示这一过渡是由于地球大气的显著变化诱发的。法国普瓦提埃大学(University of Poitiers)的古生物学家阿德拉扎克·阿尔巴尼(Abderrazak El Albani)说,“很明显,多细胞体的出现和氧气浓度的增加有关”。单细胞生物大约出现于34亿年前的“原始汤”(primordial soup),主要以原核生物形式存在,原核生物是一种无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和蓝细菌。在距今约6亿年前的寒武纪,各种生物以爆炸性的速度涌现,这种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单细胞生物出现之后又经过了14亿年才出现了最早的多细胞生命体——卷曲藻(Grypania)。卷曲藻可能是一个菌落,或者一种真核生物——其包裹在细胞膜内的细胞功能已经出现分化的生物体。无论卷曲藻属于何种类型,它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已知仅有的几类复杂生命体的案例。此次新发现的化石使卷曲藻不再显得那么孤独,目前这种新发现的物种还没有命名。它们几乎生活在同一年代。卷曲藻生活在今天美国北部地区,而这一新发现化石的物种生活在加蓬。这一发现增加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多细胞生命体可能是一种趋势,而非是一种偶然,它同时还暗示了演化出复杂生命形式的原因,而不仅仅是何时演化出这样的生命形式。
多细胞的进化历史
至今被发现的最早的多细胞生物是12亿年前中元古代延展纪时期的一种红藻Bangiomorphapubescens的化石。多细胞生物必须解决从一个生殖细胞来产生整个生物的问题,来完成繁殖的任务。发育生物学是研究这个过程的学科。一般认为在延展纪出现的单细胞生物有性生殖是多细胞生物出现的前提提条件。
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假如丧失其规则发展的控制其生长的功能会导致癌症。
从单细胞生命到人类,地球生物是怎么进化的
自从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来说,盘古的四肢变成了相应的山脉和河流,但这些只是神话传说而已。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时候,地球上只有一些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甲烷,氨气,水汽等气体。那么从单细胞生命到人类地球生物是怎样进化的呢?其实人类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通过不断的演变而形成的,就像人类的祖先猿猴一开始是四肢行走,为了跑得快,就学会独立两肢行走,然后就变成了人。
在最开始的时候,原核生物是从无细胞结构演变为有细胞结构才产生的,然后又从原核真细胞变为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距就是有无细胞核的存在,如果有细胞核的话,那么就是真核细胞,相反若没有的话就是原核细胞了。当出现了真核细胞之后就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进行发展,形成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植物的形成也是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先是从藻类植物演变到蕨类植物,再慢慢的演变为被子植物,最后到大型植物如树木。
接着动物又分为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等,而脊椎动物是在无脊椎动物的基础上演变的,然后脊椎动物当中的鱼类又演变成两栖动物再到匍匐类动物。最终又分化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而哺乳动物当中,进化最快、最高级的生物就是人,所以人的进化过程就是这样的。
人的祖先是猿猴,当猿猴在进化的过程当中是比较漫长的,为了能找到食物他是先学会用一些工具,学会钻木取火等技术,为了逃避猎物的追杀,它学会了直立行走,慢慢的在生活当中学到了经验,褪去了身上的毛,然后就点变成了人类。
关于细胞进化史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