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人体生物钟在线查询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人体生物钟在线查询的知识,包括人体生物钟在线计算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人体生物钟正常作息时间表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体的生物规律与自然的规律有着内在联系,这样人体的生物规律称生物钟。生物钟的正常运转是人体健康、长寿、益智、欢愉、增美的保证。

人体生物钟在线查询,人体生物钟在线计算

人体一天中的各种生理波动如下:

1点钟:

处于深夜,大多数人已经睡了3-5小时,由入睡期--浅睡期---中等程度睡眠期--深睡期,此时进入有梦睡眠期。此时易醒/有梦,对痛特别敏感,有些疾病此时易加剧。

2点钟:

肝脏仍继续工作,利用这段人体安静的时间,加紧产生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并把一些有害物质清除体外。此时人体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均放慢或停止工作,处于休整状态。

人体生物钟在线查询,人体生物钟在线计算

3点钟:

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此时血压低,脉搏和呼吸次数少。

4点钟:

血压更低,脑部的供血量最少,肌肉处于最微弱的循环状态,呼吸仍然很弱,此时人容易死亡。此时全身器官节律仍放慢,但听力很敏锐易被微小的动静所惊醒。

5点钟:

肾脏分泌少,人体已经历了3-4个“睡眠周期”(无梦睡眠与有梦睡眠构成睡眠周期),此时觉醒起床,很快就能进入精神饱满状态。

6点钟:

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体温上升,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开始增加,此时机体已经苏醒,想睡也睡不安稳了,此时为第一次最佳记忆时期。

7点钟: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进入高潮,体温上升,血液加速流动,免疫功能加强。

8点钟:

机体休息完毕而进入兴奋状态,肝脏已将身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尽。大脑记忆力强,为第二次最佳记忆时期。

9点钟:

神经兴奋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疾病感染率降低,对痛觉最不敏感。此时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

10点钟:

积极性上升,热情将持续到午饭,人体处于第一次最佳状态,苦痛易消。此时为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任何工作都能胜任,此时虚度实在可惜。

11点钟:

心脏照样有节奏地继续工作,并与心理处于积极状态保持一致,人体不易感到疲劳,几乎感觉不到大的工作压力。

12点钟:

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全身总动员,需进餐。此时对酒精仍敏感。午餐时一桌酒席后,下半天的工作会受到重大影响。

13点钟:

午饭后,精神困倦,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此时感到有些疲劳,宜适当休息,最好午睡半到1小时。

14点钟:

精力消退,此时是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个低潮阶段,此时反应迟缓

15点钟:

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人体重新走入正轨。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型性格者分析和创造最旺盛的时刻,可持续数小时。

16点钟:

血液中糖分增加,但很快又会下降,医生把这一过程称为“饭后糖尿病”。

17点钟:

工作效果更高,嗅觉、味觉处于最敏感时期,听觉处于一天中的第二高潮。此时开始锻炼比早晨效果好。

18点钟:

体力活动的体力和耐力达一天中最高峰,想多运动的愿望上升。此时痛感重新下降,运动员此时应更加努力训练,可取得好的运动和训练成绩。

19点钟:

血压上升,心理稳定性降到最低点,精神最不稳定,容易激动,小事可引起口角。

20点钟:

当天的食物、水分都已充分贮备,体重最重。反应异常迅速、敏捷、司机处于最佳状态,不易出事故。

21点钟:

记忆力特别好,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间(第四次,也是最高效时)。

22点钟:

体温开始下降,睡意降临,免疫功能增强,血液内的白细胞增多。呼吸减慢,脉搏和心跳降低,激素分泌水平下降。体内大部分功能趋于低潮。

23点钟:

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

0点钟:

身体开始其最繁重的工作,要换已死亡的细胞,建立新的细胞,为下一天作好准备。

生物养生的特点是采取综合措施养生。对此,提出“养生木桶论”来加以说明。

木桶是由几块木板箍成的,它的盛水量是由好几块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的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即由此块木板决定的。其他的木板再长也没有用。这块短木板就成了木桶盛量的限制因素,只有加长这块木板,才能加大木桶的盛水量。

养生保健也是如此,要采取全面措施和“补短措施”。

人体的生物钟是什么

人体存在智力、情绪、体力周期分别为33天、28天和23天的生物钟,这3种“钟”存在明显的盛衰起伏,在各自的运转中都有高潮期,低潮期和临界期。这3种“钟”犹如一首协调、优美而神秘的三重奏,奏出了人类生命的运动规律。如人体三节律运行在高潮时,则表现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绪乐观,记忆力、理解力强,这样的时机是学习、工作、锻炼的大好时机。这时怀孕所生的孩子一定是聪明伶俐的优生儿。在此期,增加学习、运动量,往往事半功倍。学生节律高潮时考试易取得好成绩,作家易显“灵感”火花,运动员在此期易破记录。我国著名跳高名将朱建华,一年三破世界跳高记录,其时间是1983年6月11日,跳过2.37米,1983年9月22日跳过2.38米,1984年6月10日跳过2.39米。这3次创记录都是在其生物节律运行高潮期完成的。尤其是第一、第三次破记录,他的体力钟恰好处于峰值。

相反,三节律运行在临界或低潮期,会表现耐力下降,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健忘走神,这时易出车祸和医疗事故,也难在考试中出成绩。1980年12月,在香港第八届亚洲女子篮球赛上,我国女篮和韩国女篮实力比较接近,而我女篮竟输给对方33分。事后计算,中国队5名主力队员中只有一人生物节律处于高潮期,另4名主力队员中有的3条曲线在低潮期或临界期,有的2条曲线在低潮期或临界期。如果当时教练熟悉和掌握场上队员的生物节律,适当调整“阵容”——让技术稍差一点,但生物节律正处高潮的队员上场,就不可能惨败到如此程度。老年人发病常在情绪钟低潮期,而许多疾病死亡时间恰在智力、体力、情绪三节律的双重临界日和三重临界日。了解自己三节律的临界日和低潮期,可以在心理上早作准备,以顽强的意志和高度的责任感去克服困难,安然度过临界日和低潮期。

人体生物钟三节律周期理论是指一个人在自身“水平线”上的波动。当人体三节律处于临界期或低潮期,人确实会感到智力下降、情绪欠安和体力易疲劳感,但人是有理智的,有责任感的。我们了解自己的临界期、低潮期,对它没有恐惧的必要,更不要以生物钟低潮期或临界期为借口。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把处于节律双重、三重临界日驾驶员换下来干其他工作,或提醒他谨慎驾驶,以高度责任感来克服临界日的不适。当然高潮期的驾驶员麻痹大意,以为乱开车也不会出事故,这是绝对错误的。对于学生考试,智力钟处于临界或低潮期,确对水平发挥有一定影响,但考试日期却是不能由个人决定的,如考试期正值低潮期,其前些日子必是高潮期,正确的做法应当在高潮期抓紧时间学习,把功课温习好,临近考期做一些轻松活动,如听听轻快的音乐,保证足够的睡眠,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去迎考。相反,一味盲目乐观庆幸考期处于生物节律高潮期,而不认真温习功课,也不可能考出好成绩。

为什么人体生物钟是25小时

人体的生物钟并非严格遵循传统的24小时周期,而是倾向于25小时。这一发现源于大脑的下丘脑区域,特别是视交叉上核,它像一个精密的调节器,负责收集内外信息并调整生物钟。视交叉上核通过监控光照等外部信号,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确保我们的生理节奏适应常规的24小时日程。

然而,对于那些丧失视觉的个体,比如盲人,即使有其他时间判断手段,他们的生活周期仍然偏离常规。这反映出人体生物钟的弹性,它在外界压力下可能会被压缩,比如工作日的快节奏生活。当压力消失,如假期,人们会自然地回归到更接近自身25小时的生物钟,这解释了为何假期时人们往往渴望深度睡眠。

科学家亚历山大·利帕托夫将人的生活周期比喻为弹簧,长期与地球时间抗争会带来身体的紧张状态,加速衰老并可能缩短寿命。尽管大脑在努力调整,但个体间的生物钟精度并不完全一致,大约有10%的人与日出日落的同步不完全吻合,这揭示了生物钟的个体差异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