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集邮我快乐作文
我集邮我快乐
每个人都有业余爱好。我的小伙伴中,他们有的喜欢游泳,有的热爱读书,有的酷爱下棋……而我呢?则钟情于一种既有意义又高雅的业余爱好——集邮。
只要一打开我的集邮册,一张张精致的邮票便展现在眼前:有景色宜人的桂林山水;有女排队员奋力拼搏的镜头;有小巧玲珑、活泼可爱的和平鸽……让你看得啧啧称赞、如痴如醉。
说起集邮这个业余爱好,还有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呢!
那是去年暑假的一天,我来到了厦门的表姐家度假。我一进门,就飞奔到表姐的房间。我一推开门,房间里静悄悄的,向姨妈一打听,哦,原来表姐学作文去了。这时,我发现表姐的书桌上有一本大大的、精致的集邮册,好奇心促使我走了过去,翻开了集邮册。
“啊!邮票真美。”我不禁惊叫起来。表姐的邮票真是各色各样:雄伟的黄山、美丽的布达拉宫,举世闻名的天安门……我看着看着,简直看得入了神。这时,我的心中便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我也要集邮!
回家的那个晚上,我一进家门便马上动手制作了一本集邮册,又从抽屉里翻出了十几张邮票,夹在里面,便津津有味地欣赏起我自己的杰作来。
有一天,爸爸从岩溪给我带回了许多旧邮票,我如获珍宝,一张一张小心翼翼地夹进了集邮册。
每逢来了家信,我会端来一碗温水,把邮票从信封上揭下来,用温水泡上一两刻钟,然后再取来一支新毛笔,把已失去粘性的纸轻轻地刷下来,放在玻璃板上晾干后,再夹入集邮册中。
现在,我的邮票已经集了三百多张了。为了便于欣赏,我又把邮票分为名人、名胜、动物、花卉、工艺品等几类,十分美丽,看起来也十分舒服。做完功课后欣赏欣赏邮票,可以让脑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
有喜有笑,有欢有乐,既开阔眼界,又增长见识,更陶冶情操,这就是集邮的乐趣。
濛山论坛的发展过程
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有渠江边的民间网络文化活动如此丰富;没有任何一个群体,有濛山论坛的网友这样的痴迷。他们痴迷于深藏在这一方土地的文化;痴迷于关注社会,奉献出一颗颗爱心;痴迷于寻找时代的闪光点,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濛山论坛的“磁石”效应。
濛山论坛作为网友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秉持“关注渠县、服务生活、用心交流、引领时尚”的宗旨,注重收集百姓呼声,传达政府决议,引导群众舆论,解决突出问题。建站三年来,濛山论坛像一块“磁石”,吸引了渠县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年龄阶段的网友,更聚集了一大批来自广东、福建、重庆等地的在外渠县籍网友。截止2010年4月16日,濛山论坛注册人数已达17843人,帖子总数已有75万多篇,日均发帖量为700多个,最高发帖记录为2362帖。
濛山论坛现在开辟大小版块38个,其中最活跃的20个版块分别是(按人气和回复帖数量排列):快乐FB版、时事纵横版、情感岁月版、驴友&户外版、纪实·民俗版(原摄友之家版)、濛山文艺版、社情民意版、影音画廊版、异地渠县人版、渠县教育版、摩友之家版、宕渠风物版、论坛管理版、生活导航版、风光·动植物版(摄影)、爱心行动版、集邮收藏版、汽车自驾版、二手买卖版(原跳蚤市场版)、自行车部落版等。
蒙山论坛通过活动与交流增强网友的凝聚力,建站以来成功开展了近千次户外旅游、摄影采风、FB聚会、诗会影展、爱心帮扶和网友聚会活动,为渠县网友营造了一个温馨的网上家园。
(二)、濛山论坛的成功体会:
1、重视网络社情民意是濛山论坛生存发展的前提。
蒙山论坛关注民声,关心网友最关心的话题,关注社会最热门的焦点。社情民意、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时事纵横等专栏,收集百姓呼声,传达政府决议,引导群众舆论,解决突出问题,它成为了县委、县政府了解民意民情的窗口,成为了老百姓网络问政、柬言建议、献计献策的平台。特别是今年8月,濛山论坛“社情民意版”新增了两位县委办、县政府办的工作同志出任版主,及时处理网民意见建议和投诉举报,解疑释惑,打造阳光政务,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架起了县委、县政府和网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濛山论坛还注重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让广大网友成为了渠县形象的维护者、大众情绪的疏导者、渠县崛起的推进者。
2、争取网友支持参与是濛山论坛聚集人气的关键。
论坛需要话题,需要讨论,需要点击,需要人气,而网友是论坛生命活力之所在。没有网友参与的论坛犹如枯涸的溪流、凋谢的百合、折翅的秃鹫。濛山论坛从一开通起就注重团结和吸引渠县本土及在外的渠县籍网络界知名人士,大胆任用有经验、有激情、有魄力的网友出任论坛版主。通过吸引过客注册,制造讨论话题,完善论坛功能,准确定位发展目标,认真组织线下活动,积极争取论坛网友,不断提升社区人气。
3、培养兴趣爱好团队是濛山论坛长期发展的根本。
濛山论坛的成功还得益于与各种兴趣爱好团队结成了亲密的网络联盟,为不同兴趣爱好的网友提供平等交流对话的网络平台。
发帖是为了记录,记录是为了分享,分享是为了快乐!
最早与濛山论坛一起成长的是渠县快乐FB的网友、户外徒步的驴友、爱心接力的爱心人士。发展到今天,濛山论坛团结了渠县文艺界的草根和精英;吸引了渠县爱好摄影的大师和新手;组建了濛山自行车户外运动俱乐部、濛山摩托车队、濛山汽车自驾游俱乐部等。令人感动的是,不少异地渠县人纷纷集结,成立了众多异地渠县人同乡会,以濛山论坛为载体,抒发对家乡的关心、牵挂和热爱。
可以说,濛山论坛就象一面多棱镜一样,成长每一天,心声的倾吐与表达;网友的参与和支持;兴趣团队的发展与壮大,都在通过它不断折射,不断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