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成都第四城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成都第四极是什么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成都:“IC第四城”的理想、幻灭与再起

成都,一座被广大人民群众认为是好吃+好玩的网红城市。在大众印象中这里有滚烫的火锅、卖萌的“滚滚”以及热辣的妹子。但其实除此之外,成都自建国以来,一直都是我国的电子信息工业的重镇。

成都第四城(成都第四极是什么)

从“一五”期间开始,国家就在成都布局了红光电子管厂(今东郊记忆所在地,成都版798)、原国营国光电子管厂、国营锦江电机厂等一大批电子产业。1956年9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系、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系和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无线电系合并创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即今天的电子科技大学)。

在后续的“三线建设”中,一系列为军工、国防服务的工厂、研究所先后在成都及周边建立。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成都电子产业的第一个“黄金发展期”,如今依然存在的这些国防军工电子产业依然是成都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砝码。

成都集成电路产业的起起落落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成都地处西南内地落后封闭的缺点开始暴露。

进入90年代以后,成都的这类国防电子单位尤其是元器件工厂大多由于技术落后,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陷入困境。成都在电子产业尤其是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上陷入了一个低潮期。随着2000年国家“18号文件”的发布,国家开始在全国布局“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成都由于在电子行业的积累和电子科技大学的人才输送优势成功获批,因此成为了中国集成电路设计的“重镇”之一。

成都第四城(成都第四极是什么)

在这个时期,一系列曾经赫赫有名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在成都立足并发展。这其中有已经辉煌不再的南山之桥、富士通半导体设计(成都)等公司,也有还在默默坚持的凹凸电子、和心微电子等公司。

随着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与中芯国际合作对“成芯”项目进行建设和营运管理以及Intel将全球最大的封装工厂落户成都,成都在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上都有了产业布局。可以说在这一轮集成电路发展的黄金时期成都其实已经具备了集成电路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当时业界有一个相当美好的比喻:“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布局犹如一只展翅的大鹏,上海是大鸟的头部,北京、深圳是大鹏的两翼,而成都则是大鹏的尾巴”。当时的成都,隐隐有了“IC产业第四城”的格局。

但以2010年10月15日德州仪器正式宣布收购成都成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为标志,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又一次进入了低潮期。大批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纷纷转型、破产、清算。而与此同时在成都的天府南区软件园的写字楼中,大批的手游公司和 APP开发公司在移动互联网的春风下蓬勃发展。这既有当时国内集成电路发展整体遇冷的因素,也有成都自身产业环境、人才环境的局限。两相对照,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后续成都继续发展集成电路的决心。

随着集成电路“大基金”的成立以及中美贸易战等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再次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但成都在这轮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要更加犹豫。不但相比于北京、上海等城市政策力度和投入有所不足,甚至一定程度上还不如合肥等城市。尤其是随着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有较为丰富经验的唐良智书记调任重庆以及“成都格芯事件”发生以后,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仿佛又陷入了发展停滞状态。

但当我们拨开表面的这些浮云,深入观察成都集成电路产业的内核之后,我们会惊喜的发现成都其实真正的成为了中国集成电路的“重镇”。而促使成都成为“重镇”的动力,来源于功率集成电路(Power IC)与器件这样一个经常被从业者自嘲为“集成电路设计鄙视链底端”的产业。

人才助力功率集成电路遍地开花

据行业内的知情人士告诉半导体行业观察记者,成都现在大大小小的电源芯片相关公司上百家。尤其是最近几年无线充电和快充的兴起,又一大波公司进军成都,这更增强了成都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同时也在成都掀起了一场人才争夺战。

成都能在这个领域无心插柳,与成都在PowerIC的人才积淀方向有很大的关系。这些人才的积累一方面与德州仪器、MPS和凹凸电子早年在成都布局,培养了大批人才和环境有关;另一方面,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电子科学与技术A+学科高校,其本身在功率集成电路的学术优势与人才培养优势,更是加速推动了成都在这个领域的快速发展。

我们首先看外企方面。在本世纪初,包括德州仪器、凹凸电子和MPS在内的电源芯片领先公司在成都设立了芯片设计中心。虽然在过去多年里几经变迁和起落,但培养了不少电源芯片方面的人才。例如刚取得过亿元融资的南芯半导体在成都设立的分公司中有不少来自德州仪器的人才。而新崛起的成都蕊源半导体和英麦科(厦门)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设计团队中则分别有来自MPS和凹凸电子的老员工。

而电子科技大学常年以来对功率集成电路人才的稳定输送是从事PowerIC的设计公司/研发团队在成都蓬勃发展的推进器。电子科技大学官方资料介绍,1931年出生陈星弼院士是国际著名微电子学家,被誉为“中国功率器件领路人”。他是我国第一批学习及从事半导体科技的人员之一,是原电子部“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学”专业第一个博士生导师且获得第一个博士点。

从1981年起,陈院士便开始了对功率半导体器件进行研究,并第一个提出了各种终端技术的物理解释及解析理论。他提出了两类纵向导电的器件新耐压结构,并作了唯一的三维电场分析结果,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功率器件的新里程碑。

在陈院士担任成电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微电子研究所所长期间,他引导电子科大微电子在功率集成电路的发展方向,并取得了享誉国际的成绩,一举奠定了电子科技大学在这方面的学术地位。因对高压功率MOSFET理论与设计的卓越贡献,陈院士于2015年5月获得IEEE ISPSD大会颁发的最高荣誉“国际功率半导体先驱奖”,是亚太地区首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2018年5月,因发明的超结器件而入选IEEE ISPSD首届全球名人堂(全球共32位,国内首位)。

电子科大功率集成电路的另一个“大家”——张波教授则通过产学研结合,把成电在这方面的优势继续扩大,并形成了稳定的大规模研究团队和人才培养梯队。

张波教授从1980年代末期起即致力于新型功率半导体技术研究,多次担任国际会议功率半导体分会主席,2010年成为国际功率半导体器件与功率集成电路学术会议(ISPSD)技术委员会(TPC)成员(全球功率半导体最高级别专业会议,张波教授是近年来首次进入该技术委员会的国内学者),2015年ISPSD大会副主席。目前带领电子科技大学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PITEL)主攻功率半导体技术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PITEL)是“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11名教授/研究员、9名副教授,2名讲师/助理研究员,198名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 30名博士研究生,被国际同行誉为“全球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最大的学术研究团队”和“功率半导体领域研究最为全面的学术团队”。

近年来,实验室共发表SCI收录论文 30 0余篇。在电子器件领域顶级刊物《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和《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上共发表论文60余篇。继2012年在EDL上发表7篇论文,论文数位列全球前列以后,2015年在TED上发表8篇文章,论文数再次列全球前三(在固态功率与高压器件领域居全球第一)。在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也申请中国发明专利800余项,目前已获中、美发明专利授权400余项,在IGBT等多个领域授权数居国内第一。实验室每年毕业近5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业界提供了稳定的人才输出。

由于电子科技大学在功率半导体与功率集成电路领域的领先优势已形成“聚集效应”,除电子科技大学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PITEL)外,在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还有很多团队和老师在从事如数字电源控制器芯片、新型功率器件等相关研究,从而更进一步扩大人才输送规模。在老中青三代人的持续努力下,电子科大夯实了在功率集成电路的地位,并给成都乃至国内的相关领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也是众多电源芯片公司扎堆成都的人才保障。

“幸福”的烦恼

近年来集成电路的火爆,各大地方加大了集成电路相关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相对而言成都的产业政策和引资力度并不算出众。而成都是凭借自身的实力和人才积累,吸引了如易冲无线、上海南芯、圣邦微、士兰微和英集芯等近几年在相关领域打响了名头的公司在成都设计分公司/研发中心。成都本地由上述几家外企中分化出来创业型电源芯片公司和隐形的电源芯片设计团队更是不计其数。

这对成都的产业发展本应是一件好事。但这些拿着大笔资金的企业的到来,却让本地的一些企业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招人难。

据成都某芯片公司HR告诉半导体行业观察记者,过去几年,成都集成电路人才的薪资水平大幅度增长。

她进一步指出,这一方面与集成电路热有关;但她同时强调,这也与某些通过融资“先富起来”公司为了迅速扩张,用高于市场的标准的薪资去挖人有关。在她看来,这从短期来看,对于工程师来说是好事,但对于很多大公司来说,这将会是重磅打击。因为拥有成熟薪酬体系的后者难免会面临资深工程师流失的问题。

虽然这位HR说到的现象不单是成都的问题而是全国普遍的现象,但相对于具有较为成熟的人才体系、产业基础和薪酬机制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而言,成都由于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几起几落,面临人才储备匮乏、从业人员收入水平长期较低等问题。当获得融资的新兴企业到成都设点以后,其较高的工资水平对于羸弱的成都本土企业人才冲击力度更大。而成都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形成较为强大、成熟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因此对于人才、尤其是具有产业经验和管理能力领军人才和具备博士学位/海外经历的高端人才的聚集能力一直偏弱。资本引入造成的薪资水平上涨引起的非常规人才流动必然阻碍成都产业的整体提升,也将使成都好不容易获得的一点本土产业聚集再次受到挑战。如何应对并化解这一挑战值得成都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制定者和相关企业负责人们高度重视。

电子科技大学在电源芯片和功率器件领域领先的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力度,是成都在电源芯片领域崛起的保证。但近年来随着兄弟高校,尤其西电和东南大学在这个领域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成电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地位置将受到较大挑战。而以西安和南京对于集成电路更加成熟和完备支持体系,一旦学术高地和人才培养优势地位易手,这两座城市很有可能对成都的电源芯片产业形成强烈竞争。这样还需要地方政府、企业、高校三方以更大的决心和诚意进一步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真正确保成都来之不易的优势。

成都,这座新中国规划的电子产业基地已经走过了60余年的风风雨雨,为支撑我国的电子产业尤其是国防军工电子产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近 30年来成都在集成电路发展上一路坎坷不断。今天的成都要更上一层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后让我们祝福成都,也祝福中国筚路蓝缕的集成电路产业。

致谢:本文在成为的过程中,得到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黄乐天教授多方面的鼎力支持和审校,特此鸣谢!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1995期内容,欢迎关注。

2018半导体行业资料合集长期有效!

半导体行业观察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识别二维码,回复下方关键词,阅读更多

华为|三星|台积电|博通|EDA|AI|美国|IGBT

回复投稿,看《如何成为“半导体行业观察”的一员》

回复搜索,还能轻松找到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成都市哪个区最繁华

问题一:成都什么区比较繁华不能说哪个区,只能说市中心都比较繁华,大部分是锦江区,也有青羊区和武侯区。但不是这些区所有地方都繁华,一环内吧。问题二:成都市有几个区,最繁华的是哪几个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比较繁华的有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问题三:成都最繁华的区和地段,是在哪里?春熙路。。。问题四:成都最繁华的地方是哪里?春熙路商圈,包括好几条路买这些东西都很好。比如春熙路、青年路、东大街、大业路等,有很多大型商场:伊藤、太平洋、王府井、北京华联等,还有批发市场如九龙、泰华、新中兴等。天府广场商圈,有摩尔百盛、百货大楼、仁和春天百货、人民商场等。罗马市商圈,有太平洋全兴店、铂金城、新城市广场等。北站商圈,有荷花池等。当然,各个大学周边,也是很繁华热闹的。问题五:四川成都哪里最繁华成都春熙路西南第一街:成都春熙路春熙路地区是指成都市东大街以北,南新街、中新街、北新街以东,总府路以南,红星路以西的范围及临街区域,面积约20公顷。该区域内有商业网点700余家,网点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从业人员约1.2万人。成都的春熙路是1924年被命名的,距今82年,号称百年金街。春熙路的前世据有关历史资料查证,她的诞生,肇始于商贾,发命于官府,完成于军阀――都是民国时期各领***的风云人物。东大街是老成都最为富庶的一条街,绸缎铺,首饰铺,皮货铺,最大最豪华的都在东大街。这条街还是出东门下重庆至川东的必经之路,来往行人车辆络绎不绝。当时城中心已有一个商业场,是商业中心,从东门上来的客商,经东大街去商业场,中间要经过九弯十八拐的羊肠小道,实在不便。羊肠小道周围,是清朝时代的按察使衙门。民国后,衙门废置,空地上胡乱搭建的店铺不少。 1924年当时的四川省督办杨森在此修建了从南到北一条街,其后又修建了东西两条街,名叫春熙路东段、西段、南段和北段。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春熙路再现繁荣,与紧邻的青年路一起,成为中外闻名的「西南第一街」。1992年9月春熙路历史上的夜市首次开张。据说,那几年,一个夜市摊位转手就可以卖4.5万元。春熙路夜市每米创造的利润达千元。后来根据城市经济的发展取消了夜市,又经过几年的改扩建,春熙路就大大变样了,2000年9月《新周刊》给了成都一个响亮的符号――中国第四城。“第四城”的桂冠让成都在中国火了一番。具有“时代前沿观察家”之称的《新周刊》根据养眼、美食、便利、休息、人气和商业六大指数,再次推出“中国商业街排行榜”,被誉为西部第一商业街、西部第一商家高地、成都金街的春熙路打进该榜前三甲,仅次于香港铜锣湾、上海南京路,(其后是北京王府井、台北西门町、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广州北京路、南京湖南路、哈尔滨中央大街。)香港报纸说:“城市掘金哪里去,春熙路;品味时尚哪里去,春熙路;打望美女哪里去,春熙路……哪里都不想去?还是可去春熙路。”说起成都商业区,成都人绕不过春熙路,正如上海人绕不过南京路,北京人绕不过西单、王府井一样。作为成都最繁华的商业街,春熙路不仅历来是成都人销金玩耍的重要去处,还传承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气质。《新周刊》编务总监何树青表示,入榜的商业街未必是人流最大、商气最旺的,但却是最具魅力、最有个性的商业街,而春熙路位居“中国商业街第三街”也正因如此。正是在春熙路的名声越来越大的时候,有人提出百年金街应该有它的特有标识。即街标。在成都春熙路中山广场,春熙街标正式揭晓,从800多套方案中产生的3套候选方案中,1号设计方案因为既体现了百年春熙的历史,又具有现代都市的时尚而胜出,成为百年春熙的“代言人”,3万元特等奖奖金最终被来自杭州的1号方案设计者刘国元夺得。钱币造型标识商业味十足。该标识采用书法艺术,通过共用手法,将“春熙”两字组合成一个整体,“春”字下面的“日”和“熙”字左边的“臣”相重叠,简化为一个方形,方形内有“1924”字样。整个设计以红、黄色为主色调。标识中的方孔代表古钱币,是财富的象征。1924则是春熙路被命名的年代,标识下的四点则象征着熙来攘往的人群,寓意步行街上人气兴旺。在标识背面,则写有“春熙”来源的典故―――“众人熙熙,如登春台”字样。整个设计,既体现了春熙路悠久的商业历史,又体现了春熙路作为全国知名的商业街的特质。春熙路,有点像北京的王府井步行街,春熙路在成都市区的腹心地带,是商贸业极为发达的......>>问题六:成都最繁华的一条街叫什么名字属于哪个区春熙路,应该在锦江区```问题七:成都哪里最繁华春熙路问题八:成都的市中心在哪个区?也就是最繁华的地带在哪个区?市中心一半在青羊区,一半在锦江区。分界线是大致是从太升北路---&g罚;太升南路--->总府路--->人民东路--->天府广场东--->人民南路一段--->南大街。所以天府广场是属于青羊区,以东是锦江区的,以西是青羊区的,分界线成东北--->西南走向。问题九:成都市那里最繁华成都中心城区是指五城区(金牛、青羊、锦江、武侯、成华区),在城南有高新区。大城区还包括周边如双流、郫县等。成都住房有“南富、西贵、东穷、北匪”的说法。如果你要买来自住的话,建议城西和南。如果投资的话,东和南(临近高新区)是不错的选择。2K左右现在在主城区内是不可能有的了。如周边的华阳(南)、温江(西)这些地段的房价也都5-6K了。(在成都房地产从业三年人士~haha)问题十:成都比较繁华的地方是哪里盐市口,春熙路,宽窄巷子,锦里吃的话锦里和宽窄巷子多,但宽容巷子的比较贵,坐4路就可以到春熙路啊

第四城装友会第四城社区简介

在四川地区,有一个备受瞩目的社区生活服务平台,那就是成立于2008年5月的第四城社区。这个网站专注于为白领家庭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消费指导与交易服务,自成立以来,凭借其高速发展,迅速成为了该地区最具影响力和规模的社区门户网站和交易平台。

在第四城的业务版图中,涵盖了装修建材、婚庆服务、时尚购物、汽车购买以及母婴相关等多元化领域。截至2010年10月,已与超过1000家知名品牌达成合作,年度交易额达到了惊人的5000万元。这个社区的用户群体庞大,目前注册用户数量已超过40万,日均访问量更是突破120万次,显示出其强大的用户黏性和活跃度。

第四城社区始终坚持扎根成都,辐射整个西部地区,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吃喝玩乐购于一体的信息分享平台。它的目标是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白领用户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指南,通过“分享生活,温暖你我”的理念,让每个用户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乐趣。而这个理念也体现在第四城社区的logo设计中,传递着社区的温暖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