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正宗中国麻将和哪些麻将是国标的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麻将和中国麻将有什么区别,怎么胡
区别相当大,首先中国麻将本身就有很多种不同玩法,各省地区玩法差别就相当大。而日本麻将基本相同(有一些是地方役)。日本麻将有震听和有些不允许的吃牌,比如45吃6打3这样就不允许。中国麻将中好多地方都是允许震听的(大部分地区不允许同巡震听,少部分地区压根就没有震听一说)。日本麻将胡牌要有翻,没翻是不能胡的。中国麻将中很多地方没有这个要求。同样日本麻将因为有翻的存在,所以像清一色,断幺九,混一色等等特殊牌型在日本全国是都可以胡的,但是中国不行,许多地区禁止缺门(有些地区除外,甚至有些地区要求胡牌必须缺门),立直棒如果自己的牌没翻又是门清状态可以立直加翻来胡。另外日本麻将打牌时每个人打的牌都要放在自己的前面让大家看,并且放时要按顺序,中国麻将许多地方都没有,就是那么扔在中间混在一起。另外日本麻将里的海底牌只有一张,摸了后要打出,而中国麻将中部分地区海底牌指的是分张牌。最后4张每人摸一张不打,胡了就是海底捞月。关于过杠问题,日本麻将的杠跟中国麻将区别很大,日本麻将的杠后要增加宝牌,同时一场麻将有个最大杠数,最多4杠(指的不是一个人,是所有人,比如我过了3杠,其他人就不能过杠了,如果过杠了就叫4杠散了,这时过杠者打牌没人胡,流局。特殊情况是某人自己过了4杠,这个可以,叫4杠子,中国叫十八罗汉)另外过杠时的目的跟中国麻将不同。日本麻将过杠一时为了满足某些翻种,比如上面说的4杠子,2就是为了增加宝牌,自己胡牌时会多些,所以有些人手牌很烂,但是一过杠就可能变成一手大牌(手里的宝牌增加了),再就是放弃胡牌的人会考虑不过杠,免得让别人胡大牌,再或者就是有肯定不点炮的牌,牌局要结束了过杠加速游戏结束。中国麻将的过杠不同,一些地区过杠是要收钱的(明杠叫刮风,暗杠叫下雨,过一次收一次钱)一些地区每过一杠就是一番(X2,双倍)所以杠越多牌胡的就越大。所以在中国麻将里,过杠基本都是好事,而日本麻将不是。这个也要注意。至于地方役的区别就更大了,地方役多是以本国本地区产生的。比如日本麻将里有百万石是用万字清一色组成的,万字数的总和要大于等于100(部分地区甚至规定如果正好等于100时叫纯真百万石记做双倍)。中国也有类似的,比如大发四方,就是大四喜,+1对发财。(大四喜字一色,而已)
哪些麻将是国标的
1、长沙麻将,打法简单、节奏快速、极易胡牌,长沙麻将共一百零八张牌,包括筒、索、万,不带东、南、西、北风、中、发、白,和其他地方麻将相比增加了四喜、板板胡、六六顺、缺一色四种牌型;
2、四川麻将,采用四川地区流行的麻将打法,尤其是成都及周边比较盛行的打法,核心是打缺门,刮风下雨,成都计番,流局查卫生;
3、广东麻将,它的规则体系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目前广东地区流行的主要规则是鸡平胡、推倒胡、新章、老章四大派系,而鸡平胡规是广东珠三角地区普及最广、最为流行的打法,讲究鸡胡、平胡、爆胡,打法简单节奏快速,共一百三十六张;
4、国际麻将,是麻将的一种玩法,其规则为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于1998年7月所制定,其后在众多国际及国内麻将竞赛中应用,故被称为国标麻将,国标摒弃了大众麻将的赌博性质,同时又将番种增加至81番,国标麻将8番起和,增加了比赛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
我是以前从游戏机学的日本麻将,规则跟你们同学玩的地方麻将可能不太一样。
基本上你看明白我这个答案,玩大部分游戏机上那种脱衣服的应该没问题,慢慢培养兴趣,练熟了再学其它玩法吧。
游戏的目的?
跟电脑比赛赢分数,脱她们的衣服。有跟电脑1v1单挑的,也有1v2、1v3的,规则略有不同。
虽然脱衣麻将大多是二人麻将(1v1),但是为了方便题主融入社会,以下主要以四人麻将为准进行介绍。
分数怎么获得?
「胡牌」就能加分。胡牌就是手上的牌凑成特定的形状。
胡的牌型越牛逼,加的分越多。怎么才算牛逼,后面说。
分数都是从别人手里抢来的,一人加分,其它三人就分摊扣分。
「点炮」也就是你打的一张牌给别人胡了。这种情况下,另两家看热闹,你一人扣巨多分。
想脱她们的衣服,就尽量多胡牌、少点炮。其它还有一些加减分的情况先略过。
一共有哪些牌?
首先是「数牌」,分三个花色各九种:
「万子」:一万、二万……九万。
「饼子」:一饼、二饼……九饼。
「索子」:一索、二索……九索。
然后是「字牌」,有七种:
东、南、西、北、白、发、中。
每种牌都有4张。整副牌一共136张。
怎么玩?
洗牌码牌扔骰子抓牌什么的电脑都自动弄了,你不用管。
总之,每人(包括电脑)上来能分到13张牌,只能看见自己的手牌,看不见别人的手牌。
然后从「庄家」开始,轮到谁谁就抓一张新牌,看看胡没胡,没胡就从手里扔一张不要的牌,然后下一个人抓牌打牌,如此循环。直到有人胡牌时,立刻结束、算分,然后下一场。
如果牌抓完没人胡,就流局了,下一场。
怎么算胡牌?
胡牌的时机有两个。一个是轮到你抓牌的时候,你抓了一张,胡了,这个叫「自摸」(ツモ)。一个是别人出牌的时候,你的手牌加上他打的那张正好成胡,这个叫「荣和」(ロン),也就是他给你点炮了。
其它牌都已经凑好了,就等一张牌就能胡牌的状态叫「听牌」。
胡牌的牌型只有三类,很好记。
第一类,「一雀头+四面子」。这个是最通用的。
「雀头」就是「对子」,也就是两张一样的牌。
「面子」是同一个花色、三张一套的牌,分为「顺子」和「刻子」。
「顺子」就是数连在一起,比如「123万」。只有数牌可以形成顺子,像「东南西」这样是不算的。而且必须同一个花色,1万2万3饼放一起就什么都不是。
「刻子」就是一样的三张牌,比如三张8万、三张北风。
还有一种叫「杠子」的,就是一样的四张牌。你可以理解成跟刻子一回事,但是更牛逼一点,开杠的时候要多摸一张牌。
所以你胡牌的时候,14张牌大概就是 2+ 3+ 3+ 3+ 3这样的感觉。
例如这手牌,「4索」是雀头,面子有「234万」「345万」「6饼刻子」「白板刻子」。
第二类,「七对子」。顾名思义,由七个对子组成的14张牌,是特殊牌型。
第三类,「国士无双」。也是特殊牌型,构成是「1万、9万、1饼、9饼、1索、9索、东、南、西、北、中、发、白」,其中任意一种一对、其余各一张。
国士无双很牛逼,但是很难胡出来,初学不记也无所谓。你就记住前两类就行。记住了就离脱她衣服不远了。
吃碰杠是怎么回事?
所谓「吃」「碰」「杠」,就是凑面子给别人看的意思。分别对应刚才说的三种面子。
「吃」(チー):你上家出牌的时候,出的牌能和你手上的牌凑成顺子,你就可以把那张牌拿过来用。比如说你手里有67饼,上家打一个5饼,你就能吃成567饼顺子。
对家和下家打牌是不能吃的。
吃完以后不再摸牌,直接出牌。
「碰」(ポン):别人随便谁出牌的时候,出的牌能和你手上的牌凑成刻子,比如你手里有一对9万,别人又打一张9万,你就能碰成9万刻子。
碰完也是不再摸牌,直接出牌。
同一张牌又有人想吃又有人想碰的时候,碰优先。但是如果点炮了,胡牌最优先。
「杠」(カン):凑到四张一样的牌就可以杠。
你自己抓了四张一样的,叫「暗杠」。
你有三张一样的,别人打了第四张,叫「大明杠」。
你碰出去的牌,自己又摸到了第四张,叫「加杠」。
无论哪种杠,杠完先摸一张再打。
吃碰杠做成的面子称为「副露」,必须亮出来放在一边固定,此后出牌时就不能从这些牌里出了(暗杠不算副露,但是一样不能再动)。
吃碰杠是完全自愿的,即使满足条件,也可以选择沉默、自己抓。
吃碰的好处是,能够快速发展手牌成型,每次吃碰都相当于增加了一个面子,而自己抓就不知道抓来的牌是好是坏。杠则让牌有机会更牛逼。
吃碰杠的坏处是,出牌的范围会缩小。而且副露会破坏「门清」状态,造成牌变得不牛逼,一会详细说。
————看懂到此为止的内容,已经能开始凑合玩了————
中国麻将起源于哪
麻将的来源众说纷纭,目前较为正确的说法是麻将为郑和所发明。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船上没有什么娱乐用的设备,船上的将士只能以投掷骰子赌博作为消遣。但是在长久的航海中,将士们厌倦了,经常有将士想家,甚至有试图谋反的,试图杀了郑和他们,为了稳定军心,郑和发明了一种娱乐工具。
郑和以纸牌,牙牌,牌九等为基础,以100多块小木片为牌子,以舰队编制,分别刻了1-9“条”,然后又以船上装淡水桶的数量,分别刻了1-9“桶”(筒)。然后又根据风向,刻了“东西南北”四个风向。又以吸引人的金钱刻了1-9“万”。然后以“大中华耀兵异域”的口号。刻了红色的“中”,然后根据一年四季刻了四个花牌,最后有一块牌不知道刻什么好,就不刻任何东西,这个就是“白板”。
第一次玩的时候是郑和、副帅、大将军、郑和的夫人(太监也可以娶妻)四个人一起玩,最后确定了游戏规则后,全船开始都玩此游戏,船上有一个姓麻的将军,他玩这个游戏得心应手,于是郑和给这个游戏命名“麻大将军牌”,即是后人的“麻将牌”。
在明末清初马吊牌盛行的同时,由马吊牌又派生出一种叫“纸牌”(也叫默和牌)的戏娱用具。纸牌也是供四人打,由纸制成的牌长二寸许,宽不到一寸。纸牌开始共有60张,分为文钱、索子、万贯三种花色,其三色都是一至九各两张,另有幺头三色(即麻将牌中的中、发、白)各两张。
斗纸牌时,四人各先取十张,以后再依次取牌、打牌。三张连在一起的牌叫一副,有三副另加一对牌者为胜。赢牌的称谓叫“和”(读音:hú,ㄏㄨˊ)。一家打出牌,两家乃至三家同时告知,以得牌在先者为胜。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将牌了。这种牌戏在玩的过程中始终默不作声,所以又叫默和牌。
其后,人们感到纸牌的张数太少,玩起来不能尽兴,于是把两副牌放在一起合成一副来玩,从此纸牌就变成120张。在玩法上,除了三张连在一起的牌可以成为一副以外,三张相同的牌也可以成为一副。也就是说,上手出的牌,下手需要还可以吃、碰。这时牌的组合就有了“坎”(同门三张数字相连)、“碰”(三张相同)、“开杠”(四张相同)。此时的纸牌又叫“碰和牌”。
扩展资料:
大约到了清末,纸牌增加了东、南、西、北四色风牌(每色四张)。那时人们最常用的桌子是方桌,又叫八仙桌。八仙桌的名称是从就餐时可以坐八个人得来的。用于打牌时总是面向一方,这就限制在一方里不能坐两个人。逐渐地形成了玩牌由四人来玩的习俗,四人各坐一方。人们还从四方得到了启发,在纸牌中增加了东、南、西、北风。
至于三元牌中、发、白的增加,可能是人们对升官发财的向往。中就是中举(中解元、中会元、中状元,称为中三元),发即发财,中了举,做了官,自然也就发财了。白板可能是空白、清白之意。
后来人们发玩麻将时常常把牌拿完了,也没有人做成牌,感到扫兴。为弥补这个缺憾,于是又增加了听用。最初的听用只增加两张,逐渐发展增加为更多的张,直到发展为有绘的麻将牌。
但由于纸牌的数量一多,在取、舍、组合牌时十分不便,人们从骨牌中受到启发,渐渐改成骨制,把牌立在桌上,打起来就方便了。正宗的麻将牌从此开始。
至于说麻将牌名称的由来,无从考证。可能由发音讹变而来。吴人音“鸟”为diào,马吊牌就成了马鸟牌,麻鸟牌成了麻雀牌,再变成了麻将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麻将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我们对于正宗中国麻将和哪些麻将是国标的的问题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解决方案。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或者有其他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