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火车票与旧版有哪些不同
新版火车票8月1日全面推行,微调细节曝光
从8月1日起,新版火车票将全面上线,尽管在试用和过渡期间,新旧车票并存,但旅客们期待的“到站时间”并未加入新版设计。新版火车票的调整主要集中在票面内容上,以下是其关键变化:
1.票面信息微调:
始发站和到达站后添加“站”字标识,以增强清晰度;
售票车站信息移至票面底部,候车检票位置信息调整至右上角;
乘车人身份证号和姓名并排标注,增强实名制安全性;
虽然有报道提及“买票请到12306,发货请到95306”字样,但实际票面上暂未出现,旨在提醒旅客通过正规渠道购票。
2.票面历史变迁:
实名制时代,姓名和证件号首次出现在车票上;
为保护个人信息,部分身份证号被遮挡;
车站名称统一采用规范译法,避免混淆;
虚假姓名不再出现在纸质车票上,强化信息真实性;
背面《乘车须知》更新,包括新规定和免费退改签政策。
这些变化旨在提升乘车体验,强化信息安全性,但对旅客乘坐火车的实际影响不大,旅客可以安心使用新票。
火车票编号新版火车票(红版蓝版均通用)
新版火车票的设计注重细节,其中最显眼的特征在于票号。位于左上角的红色字体,即为票号,它由一个字母(有时前面有数字,代表售票窗口编号)和6位数字组成,确保每张票独一无二,几乎不会出现重复。
始发站和终到站的字体有所区别,行程400公里以内的使用魏碑体,超过400公里则采用黑体。票价部分的变化也较大,例如旧版的“硬座普快”在新版中简化为“硬座”,更直观易懂。
新版车票的重要特征是其21位的数字编码,取消了随机码和里程数,便于真假判断。编码结构如下:前5位代表发售车站代码,可通过查询相关网站获取;6-7位为售票方式码,如00-09表示车站发售,20-29代表代售,不同代码对应不同的售票渠道;8-10位是售票窗口码,非特定窗口编码为001-255,对于代售而言,窗口号通常与售票方式码对应;11-14位是财收结账日期,一般反映购票时间;15-21位为车票号码,以字母(除I和O)加6位数字的形式,确保每张票的独特性。
对于蓝色磁卡票,最下方的数字规则同样适用,通常票号的字母后面是7位数字,如A0123456,对应的最下方数字串应为A123456,即字母加上6位数字。
新版火车票如何辨别真假
可以用“看、摸、照、搓、对”的“五字要诀”来识别假火车票。
一看
仔细辨认或稍稍转换角度,真票就可以看见在车票的底纹图案上印有“中国铁路”和“CR”(英文“中国铁路”的缩语)等防伪隐形文字及字符。真票的金额小数点后面有两个“00”,如果仅有一个数字“0”,那一定是假票。再看“到站名、票价、车次”等处,有无涂改、挖补的痕迹,真票票面文字、数字清晰,假票字迹模糊且不工整。
二摸
真票手感平顺、光滑;假票手感粗糙有凸出感,尤其是“整版假票”,是用高清晰度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的,这种假票上的油墨多,用手一摸,油墨就沾到手上了。
三照
用阳光或强的灯光照射新版火车票,观察车票上有无铁路的路徽水印。再用逆光照看车票的“始发站”和“终点站”、“开车时间”和“票价”,经过挖补的票面因为被刮去部分纸纤维,在阳光直射下会略有发白。此外,用放大镜对着灯光照,如看到站名、票价、车次等处有裂缝或重叠,多半也是假票。
四搓
把车票(卡式纸版车票)卷起来“搓”,真车票放开就会恢复原状,假票搓后则很难再舒展,尤其是涂改后的假票用手指触摸会有墨迹,有剪口。
五对
拿真火车票“对”,不管是到哪里的火车票,只要是真票,纸张的质量、字迹都差不多,假票的纸张就五花八门,补挖过的字体与票面字样不一致,一对比即能分辨真假。
此外,还有一种快捷办法:通过新版火车票最后一行数字的意义判断新版火车票的真假。
1、前5位数字是发售车站代码。
2、6,7位数字为售票方式码,具体内容为:00-09车站发售;10-19预约预订; 20-29代售; 30-39自动售票; 40-49备用;90-98管理;99技术维护。
3、8-10位数字为售票窗口编码,售票窗口码编码范围001-255。新版火车票售票窗口码具体内容为:1-200售票、退票、预约预订窗口;201-255管理窗口。
4、11-14位表示财收结账日期(非买票日期),MMDD格式,4位数字,通常在每天下午交班后改为第二天日期。也有部分铁路局错后一天。大体可以认为是购票时间。
5、15-21位是车票号码,除了I和O以外的大写英文字母+ 6位数字,计7位,票号编码范围A000001—Z100000。规定每一票卷由1000张票底卷成,票面左上方印有票号。票号部分应与客票左上角印刷的票号中字母开始的部分一致。这个也是一票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