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演义三国演义里的成语大全

望梅止渴桃园结义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名不虚传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廊庙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睐月明星稀土崩鱼烂如入无人之境如鱼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屈指可数周郎顾曲呼风唤雨品头论足回肠荡气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羽扇纶巾隔岸观火上房抽梯七擒七纵恩威并重乐不思蜀得陇望蜀三让徐州三顾茅庐

三足鼎立三国归晋三气周瑜过关斩将望梅止渴桃园结义

三国演义ol礼包(演义三国礼包)

锦囊妙计舌战群儒孔融让梨木牛流马割须弃袍火烧连营

草船借箭器宇轩昂辕门射戟单刀赴会暗渡陈仓志大才疏

二、三国演义三国哪三国

《三国演义》的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国。《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其主要讲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建立晋朝的故事。通过三国的故事揭示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规律。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ol礼包(演义三国礼包)

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三国演义的意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和六大名著之一。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作者就以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三、三国演义三国是指魏蜀吴代表人物分别是什么

魏国曹操

蜀国刘备

吴国孙权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既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