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妙才是三国谁的字

妙才是三国夏侯渊的字。

夏侯渊,字妙才,曹魏名将,夏侯惇族弟,与曹操本是同族,勇力过人。曹操年少时在家乡犯了案,夏侯渊为他顶罪,曹操又设法把他拯救出来才免于难。为人颇重义气,有一年饥荒,夏侯渊为了养活死去弟弟的孤女,他放弃了自己亲生儿子。

夏侯渊妙才 夏侯渊何谓“妙才”

曹操起兵之后,夏侯渊一直追随曹操左右。曾随曹操平定庐江雷绪,于潼关攻马超、韩遂,战功较多,封为博昌侯,征西将军。建安二十三年,刘备军攻打汉中,被老将黄忠用计袭杀。

夏侯渊的死亡原因

对于夏侯渊之死,现在学者大致分为两种态度。

第一、夏侯渊是有战略头脑的人

张郃的确是在吃力的支撑,夏侯渊面对这种局势,主动将一半将兵支援给了张郃。我们不妨这样思考,张郃如果都败了,偷袭夏侯渊的事情也不复存在了。夏侯渊最后身边只留轻兵,足可知其对于战局的重视程度。

夏侯渊妙才 夏侯渊何谓“妙才”

鹿角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防御设施,夏侯渊也的确认识到了鹿角的重要性,积极抢修是正确的选择,只可惜去的人不应该是作为督军的他。不过夏侯渊非要亲自去修补鹿角,也是他对汉中城防守的一种重视。

第二、夏侯渊不懂战斗

这个点主要针对的是夏侯渊在防守过程中居然主动去修补鹿角,这种事情完全可以让一个偏将军,甚至是行军司马,别部司马来做。但他作为督军居然轻易出城,熟不知敌人就在等你出击。

而且烧南门鹿角却攻打东门,也是意图明显的计谋,夏侯渊连这都看不出来,实在是自寻死路。无论如何,夏侯渊战死,汉中失守,是最终的结局。

二、夏侯渊何谓“妙才”

曹魏名将。字妙才,夏侯惇族弟,与曹操本是同族,勇力过人。曹操年少时在家乡犯了案,夏侯渊为他顶罪,曹操又设法把他拯救出来才免于难。为人颇重义气,有一年饥荒,夏侯渊为了养活死去弟弟的孤女,他放弃了自己亲生儿子。曹操起兵之后,夏侯渊一直追随曹操左右。曾随曹操平定庐江雷绪,于潼关攻马超、韩遂,战功较多,封为博昌侯,征西将军。建安二十三年,刘备军攻打汉中,被老将黄忠用计袭杀。

简明历史传记

夏侯渊是曹操手下大将,自曹操陈留起兵起,便跟随征伐,历任陈留、颍川太守。官渡之战后,夏侯渊负责粮草补给,保证了曹操平定北方。而后夏侯渊又率兵四处征讨叛乱,破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战功卓著,又随曹操平马超,灭张鲁,又破杨秋、刘雄、梁兴、韩遂、宋建等,再立奇功。而后夏侯渊督张郃、徐晃等留守汉中,与前来取汉中的刘备大军交战,在定军山为蜀将黄忠所袭,不幸战死。

简明演义传记

夏侯渊是曹操同族兄弟,在曹操起兵时率众来投,从此随曹操南征北战。夏侯渊性格刚烈,十分勇敢,作战总是冲锋在前,先后参加官渡、赤壁、平马超、灭张鲁等战,战功卓著。后来,夏侯渊留守汉中,与刘备军交战,在定军山中蜀将法正之谋,为蜀将黄忠突袭斩杀。

历史年表:

夏侯渊是夏侯惇的族弟,年轻时曾为曹操替罪坐牢,后被曹操营救。

190年,曹操在陈留起兵,夏侯渊先后任别部司马、骑都尉,后来又升为陈留太守、颍川太守。

200年,夏侯渊被任为督军校尉,参加官渡之战,获胜后受命掌管兖、豫、徐州军粮,当时曹军粮少,夏侯渊及时运粮,保障了供给,军威得以复振。

206年,昌豨再次起兵反叛,曹操派于禁前去攻打,不能攻克,于是又派夏侯渊前去。二人合力,击降其十余屯,昌豨为于禁俘斩,叛乱遂平。回军后,夏侯渊被拜为典军校尉。不久,济南、乐安黄巾军徐和、司马俱等部攻城掠地,斩杀官吏。夏侯渊率泰山、齐、平原郡兵大破黄巾军,斩杀徐和,平定诸县,并夺其军粮补充自己的部队。

209年,夏侯渊行领军随曹操征孙权,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击败,曹操回军后,派夏侯渊督诸将击破庐江叛将雷绪。后来,夏侯渊又担任征西护军,督徐晃等攻太原,攻下二十余屯,平定商曜之乱,屠其城。

211年,曹操派司隶校尉钟繇征讨张鲁,派夏侯渊等率兵出河东,与钟繇合兵。钟繇入关后,关中诸将起疑,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十部联军,据守潼关抗曹。夏侯渊随曹操出征,在渭南之战中击败马超。夏侯渊又督朱灵平定隃糜、汧氐,与曹操会师于安定,击降杨秋。

212年,曹操回邺城,让夏侯渊行护军将军,督朱灵、路招等镇守长安,率军击降了南山贼刘雄,进攻马超、韩遂余党梁兴于鄠,击破梁兴部队并杀掉梁兴。夏侯渊因功被封为博昌亭侯。同年,马超卷土重来,包围凉州刺史韦康于冀城,夏侯渊增援未到而韦康投降。当夏侯渊进军至距冀城200余里时,马超出城迎击,夏侯渊军交战不利,此时汧氐*,夏侯渊引军退回。同月,冀城属吏杨阜起兵反马超,马超兵败,投奔张鲁。

214年,马超在张鲁支持下,卷土重来,包围祁山。杨阜、姜叙向驻守长安的护军夏侯渊紧急求援。有人说,须报请曹操批准,然后才能发救兵。但夏侯渊当机立断,立即出兵援救祁山。命将军张郃率5000步骑兵,担任先锋,从陈仓小道而入,夏侯渊亲自督粮在后。张郃进至渭水,马超率氐、羌数千众迎战张郃。未战便即败走,张郃率军收捡马超军遗下的器械。夏侯渊到时,诸县皆己投降。夏侯渊随后进攻驻军显亲的韩遂。韩遂得到消息后,便退走躲避。夏侯渊收其粮草,追至略阳城,离韩遂军只有20余里,部将中有的主张立即进攻,有的建议转攻兴国。夏侯渊则认为,韩遂兵精,兴国城固,都不能很快攻下,韩遂军中家在长离的羌人很多,不如转攻长离。于是,夏侯渊留部将看守辎重,亲率精兵轻装疾进,纵火攻焚长离羌屯,斩获其众。韩遂闻讯,果然率兵回救。夏侯渊韩遂对阵,部将见韩遂援兵势盛,欲挖堑筑营,暂避敌锋。夏侯渊则认为士兵转战疲敝,不能长久拖下去。于是下令击鼓冲锋,士兵奋勇争先,一举击溃韩遂的军队,得其旌麾,并乘胜包围兴国。氐王逃奔马超,其余投降。而后,夏侯渊挥师继进,又接连攻破高平等地,众皆逃走,夏侯渊收其粮谷牛马。战后,夏侯渊假节。同年,夏侯渊率兵讨伐在枹罕自称王30余年的宋建,一举攻克,得到曹操的称赞。随即派张郃北渡黄河,进入湟中,招降河西羌族各部落,于是平定陇右地区。

215年,曹操征张鲁,夏侯渊率军与曹操会师休亭,攻降张鲁,占领汉中。曹操升夏侯渊为都护将军,并率张郃、徐晃等进攻巴郡。曹操回师时,拜夏侯渊为征西将军,留其守汉中。次年,曹操增夏侯渊食邑300户,加上之前的一共800户。

218年,刘备进军至阳平关,夏侯渊率诸将阻击,两军相持至第二年。

219年,刘备率军进攻,夏侯渊派张郃保护东围,自率轻兵保护南围。刘备奔袭张郃,张郃作战不利,夏侯渊分出半数兵力,增援张郃。夏侯渊为摆脱被动,率兵争夺定军山。蜀将黄忠居高临下,发动突袭,夏侯渊阵亡。

#1大中小

三、夏侯之弟:夏侯渊,字妙才,擅长千里奔袭作战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

夏侯渊是西汉太仆夏侯婴之后,他夫人为曹操之妻妹。曹操在家乡受某案件的牵连,夏侯渊代其承担。后曹操又设法营救,才得以免祸。当时兖、豫大乱,夏侯渊因为饥乏,舍弃了幼子,而养活亡弟孤女。

随军征讨

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曹操在陈留起兵,夏侯渊以别部司马、骑都尉职追随曹操。

建安初年(196年),迁为陈留太守、后又迁颍川太守。

建安五年(200年)八月,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以夏侯渊行督军校尉职。十月,袁绍败,夏侯渊督运兖州、豫州、徐州军粮,当时军中粮乏,夏侯渊及时运输补给,军势遂得以重振。同年,夏侯渊所养当时13、4岁的亡弟之女出城拾柴时为张飞所得,娶为妻。

五出平叛

建安六年(201年)九月,袁绍派刘备攻掠汝南,昌g复叛为刘备,夏侯渊与张辽围昌g于东海,数月后粮尽,遂准备撤军。张辽上谏言昌g有降意,反击犹豫,可说降,遂出使昌g,果降,随张辽拜见曹操。

建安十一年(206年)八月,昌g又叛,曹操派遣于禁攻打,不克,遂又派夏侯渊与于禁同攻昌g,攻落其十余座据点,昌g因与于禁熟识,遂赴于禁营投降,于禁以“围而后降者不赦”,斩昌g。夏侯渊回军后拜为典军校尉。当时军中因夏侯渊用兵奇疾常出敌不意,有“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可行五百里,六日可赴千里”之语流传。

建安十二年(207年)十月乙巳,济南、乐安黄巾军徐和、司马俱等部侵掠城池,斩杀官吏,如济南王S等即身死,夏侯渊率泰山、齐、平原三郡兵剿之,大破,斩徐和,收复诸县,收其粮谷以补充军粮。

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操以夏侯渊行领军职。十二月,曹操讨伐孙权后回谯,庐江人陈兰、梅成、雷绪等据、六县反叛,曹操任命夏侯渊都督诸将剿灭雷绪。

建安十六年(211年),正月,太原商曜等据大陵叛,曹操以夏侯渊行征西护军职,督徐晃击之,攻落其二十余座据点,斩其帅商曜,屠大陵。三月,曹操命司隶校尉钟繇讨伐汉中张鲁,使夏侯渊等率兵出河东,与钟繇会合。八月,夏侯渊从曹操征讨马超、韩遂等部,双方战于渭南。十月,又都督徐晃、朱灵等平糜、F氐,与曹操会于安定,杨秋投降。十二月,曹操自安定回军,留夏侯渊驻守长安。

虎步关右

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曹操返回邺城,以夏侯渊行护军将军职,都督朱灵、路招等驻长安,击破聚众数千据五关道口作乱的南山贼刘雄(又作刘雄鸣),收降其部,刘雄逃奔汉中。

马超尽数兼并陇右之众,张鲁也遣大将杨昂相助马超,共集结万余人,围攻凉州刺史韦康于冀城,韦康坚守八个月,韦康遣别驾阎温向夏侯渊求救,为马超所获,阎温拒降,为马超所杀。夏侯渊援军未到,韦康已投降马超且为其所杀。当夏侯渊进兵至距冀城200余里时,马超领兵前来进攻,夏侯渊的军队交战不利。又恰逢F氐杨千万复叛响应马超,军屯于兴国,夏侯渊遂撤军。

七月,韩遂、马超等余部梁兴驻蓝田、~、夏阳等地,寇略左冯翊一带。夏侯渊得郑浑领当地兵民相助,督徐晃率兵围而剿之,破斩梁兴于~(《徐晃传》和《郑浑传》皆作~而非《夏侯渊传》所写的,《通鉴》也写作~)、杀夏阳贼靳富等,救出夏阳长、邵陵令及其官吏,将勒富等所略取附近诸县的物资归还,共收降三千余户。以此功被曹操封为博昌亭侯。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九月,杨阜、姜叙、赵衢、尹奉等谋讨马超,尽杀马超妻子,马超奔汉中投张鲁(杨阜传载此事乃出于建安十七年,以《资治通鉴》所载更详,故采十八年九月说)。

建安十九年(214年)春,马超从张鲁处求兵,北取凉州,还围祁山。姜叙等急向夏侯渊求救,诸将认为应当听从曹操调度,而夏侯渊认为:往来反复四千里,路程遥远,等收到曹操指令,姜叙等必败,故此举不适合救急。商议结束后即刻出兵,先派张A率步骑兵五千人为先锋,抄近路由陈仓小道进兵,自己则督运粮草随后出发。当张A兵至渭水时,马超率氐、羌数千前来进攻。但双方未交锋马超不战而退(《资治通鉴》则记载马超战败而走),张A于后收整马超军遗留器械。当夏侯渊军到时,诸县都已投降平定。

而此时韩遂也正驻于显亲,于是夏侯渊又转击韩遂,韩遂不敌败走,夏侯渊收其军粮后继续追击韩遂直至略阳。此地离韩遂军约二十余里,部将中有的倾向继续进攻韩遂,也有的认为应当转攻兴国氐,而夏侯渊本人则认为,韩遂的部队精锐,兴国的城堡坚固,就算勉强进攻也没法立即攻克,还不如进攻长离的诸多羌部老巢,盖因韩遂军中多长离羌兵,攻其必救,如此一来韩遂如放任羌兵自救则陷入独守之境,往救长离则必须出城与夏侯渊军野战,可一战而擒之。于是夏侯渊留下负责监查的部将守卫辎重,自己亲率精锐步骑突袭焚毁长离羌屯,斩首颇多。听闻消息的韩遂军中羌兵纷纷回援各自的部落,韩遂不得已,果然率军来救,而与夏侯渊对阵。诸部将眼看韩遂军力庞大,非常头痛,准备扎营挖堑做持久战。夏侯渊又鼓励大家说:“我***战千里,如果当时就扎营挖沟,那么士卒们就会士气低落无法坚持作战,敌人虽然军力庞大,但很容易对付。”于是击鼓进兵,大破韩遂军,得到了其帅旗等一干物品。

回略阳稍加调整后,又乘胜围攻兴国,兴国氐王阿贵、百项氐王杨千万(即五胡时的仇池,其后代中多出猛将如杨驹勇健多计略、杨定果勇善战、北朝第一悍将杨大眼等等)虽然骁勇也不敌夏侯渊猛攻,阿贵被击灭,千万逃奔马超,其余士卒全部投降。接着又转击高平、屠各,全部大胜,收其军粮牛马物资等。此战后,以战功卓越,夏侯渊获假节。

十月,曹操又命夏侯渊率张A、张既等讨伐在⒑背仆踔霉傥乱三十余年的陇西人宋建,夏侯渊遂自兴国出兵,迅速进军并围攻⒑保以弱势兵力仅一月余,就大破拥有数万彪悍兵马、几度为朝廷讨伐而未果的宋建,自宋建起如丞相等所置官员一概斩首。此外,夏侯渊又派张A等人率兵平定河关,渡河深入小湟中,河西诸羌部全部投降,自此,长期为祸的陇右被平定。回军时,以韩遂所聚羌、胡数万兵有威胁,夏侯渊遂命与韩遂不合而投靠曹军的韩遂婿阎行断后。而夏侯渊因此大功,为曹操褒奖,称其一举剿灭为乱三十余年的宋建,如同老虎那样横行关右,所向无敌,引用孔子之言“吾与尔不如也”而自叹不如。

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西征张鲁,夏侯渊率驻凉州诸将及羌、胡诸王与曹操会师休亭。而曹操每次会见羌、胡的首领,都命夏侯渊陪同出席以威慑诸羌、胡王。七月,张鲁败走,汉中平定。以夏侯渊行都护将军职,都督张A、徐晃等平定巴郡。十二月,曹操自南郑回,留夏侯渊守备汉中。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二月,曹操回邺城,拜夏侯渊为征西将军,镇守汉中。并增封食邑三百户,加之前所封共八百户。之后,夏侯渊回军攻打武都、下辩等地的氐羌部落,收氐部谷梁十余万斛。

战死定军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进军至阳平关,夏侯渊率张A、徐晃等将与其相拒,以徐晃破陈式、张A驻广石,刘备攻而不克,双方相持至第二年。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自阳平渡过沔水,驻于定军山,夏侯渊率军相争。刘备率精锐万余人,分十部夜袭张A,张A率亲卫奋战反击,刘备不能克,夏侯渊派张A守备鹿角东部,自率精锐守备鹿角南部,刘备于是全力猛攻张A,张A不敌,夏侯渊遂分军一半往救张A,于是刘备又在走马谷采用烧围角之策,趁夏侯渊前去救火、修补鹿角之时,派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突袭渊军,夏侯渊遂战死。谥曰愍。

夏侯渊作战勇猛,与其兄夏侯一样性格刚烈,但对于使用计谋比较忽视。曹操也常告诫他:“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但最后还是战死。

正始四年(243年)七月,曹芳诏祀夏侯渊等已故旧臣于太祖曹操宗庙。

官爵变迁

官衔:别部司马、骑都尉从,迁陈留、颍川太守→行督军校尉→拜典军校尉→→行领军→行征西护军→行都护将军→拜征西将军

爵位俸禄:封博昌亭侯→增封三百户,并前八百户→谥愍侯(夏侯渊子孙:赐霸四弟,爵皆关内侯)

人物评价总评

夏侯渊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军事将领,擅长打运动战,所以当时军中流传着一句话,“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夏侯渊参加过曹操指挥的历次战役,并且经常受委派到各地平定叛乱。最出色的一次战役是攻打韩遂的兴固之战,韩遂的部下多为氐族和羌族,十分精锐。夏侯渊长途奔袭,袭击了韩遂的后方,韩遂来救,又当机立断,以疲劳而且不占质量、数量优势的军队一举击败了韩遂,韩遂从此一败涂地,坐待夷灭。又消灭了割据河西长大三十多年的宋建。凉州各族的族长酋长看到夏侯渊,都心惊胆战。

他对士兵、下属很好,当打败敌人后,都会将军粮分发给缺粮的军士,令军心重新振作。为人也极重义气,曹操年少时在家乡犯了案,夏侯渊居然为他顶罪,后来曹操把他拯救出来才免于难。又有一年饥荒,他放弃了自己亲生儿子,而为了养活死去弟弟的孤女。

历代评价

军中语:“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曹操:“宋建造为乱逆三十馀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王沈:“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

夏侯渊画像

陈寿:“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

夏侯湛:“皇曾祖愍侯,寅亮魏祖,用康V厥世,遂启土宇,以大综厥勋于家。”

范浚:“夏侯渊战虽屡胜,魏武常戒之曰:‘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然则忠勇而不知怯者,又当戒以轻敌。”

罗璧:“魏夏侯渊长于设变,短于总众尔。”

家族成员妻

丁氏,曹操妻室丁夫人之妹。

子女

夏侯衡,夏侯渊长子,受曹家恩宠。承袭夏侯渊爵位,再转封安宁亭侯。

夏侯霸,夏侯渊次子,本为护军右将军,受曹爽之恩,后曹爽被杀,向蜀汉投降。

夏侯称,夏侯渊三子,有军事才能,十六岁时射杀过老虎,曹操十分喜欢他,与曹丕也有交情,但十八岁便死去。

夏侯威,夏侯渊四子,历任荆、兖二州刺史。

夏侯荣,夏侯渊五子,少而有才,七岁而能写文、读经书,过目不忘,曹丕也为之惊奇。十三岁时,与父在汉中,当夏侯渊被打败时,奋而拔剑出战,阵亡。

夏侯惠,夏侯渊六子,少而有才,善于奏议,多次与钟毓有辩论,历任散骑黄门侍郎、燕相、乐安太守,三十七岁卒。

夏侯和,夏侯渊七子,有辩才。历任河南尹、太常。

夏侯夫人,夏侯渊之侄女,十三四岁时,出城砍柴,被张飞纳为夫人。

夏侯绩,夏侯衡之子,任虎贲中郎将。

夏侯骏,夏侯威长子,任并州刺史。

夏侯庄,夏侯威次子,其妻为晋景阳皇后之妹,夏侯家族盛极一时。任淮南太守。

曾孙

夏侯褒,夏侯绩之子。

夏侯湛,夏侯庄之子,博于文章,历任南阳相、散骑常侍。

夏侯光姬,夏侯庄之女,西晋琅琊王司马觐的王妃,晋元帝司马睿生母。

墓址

夏侯渊墓位于河南省许昌市城西7公里河街乡贺庄北(今市石油库院内),二墓东西并立。

东墓已毁,西墓尚存,墓高10米,占地3300平方米,有石阶小径可达墓顶。艺术形象民间形象

中国传统戏曲中夏侯渊的角色,白底勾黑膛破脸,

通天纹勾长“寿”字,显得鼻梁突起,可使人物形象更雄壮。另有以歪碎花脸,出现于《定军山》一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