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特式的字体

哥特字体种类繁多,其主要特点为瘦削、细长、诡异、复古、华丽,带有些许阴暗、神圣的色彩,黑白分明,常被使用在经文抄录、古籍封面和纹身上,与其他哥特艺术形式相得益彰,哥特字体主要应用在拉丁字母体系(如英文、德文、俄文、法文等),中文字库中尚未出现广泛普及的哥特字体。

二、哥特式字体26个字母的写法急求啊

哥特式字体26个字母的写法如图所示。

哥特式字体,哥特式字体26个字母的写法急求啊

Carolingian minuscule是这种字体的先祖。在12世纪的欧洲,人们用它来制作商业,法律,语法,历史等书籍。当然,这样的手写造书过程,无论是物力还是人力都是耗费巨大,Carolingian在这过程中为了便于书写和提高效率在字体形状上也有不断的改进和变化。

哥特这个名字最初是在15世纪文艺复兴中期的意大利,被文艺复兴人文学者认为是野蛮的代表。哥特就是类似于野蛮的,没有文化的。

扩展资料:

英文的哥特式字体有很多,但是中文字库中还没有公司能开发出中文的哥特字体(截至2013年)。就算是像“黑执事”那样的,也不过是出于需要特别设计出来的。一类印刷或手写字体,非常华丽,即“OLD ENGLISH TEXT”。

哥特和洛可可都是装饰性很强的字体,比较重视线条,花纹的变化也采用了植物做装饰。多注意字体线条的粗细,以及注意边角的设计。

哥特式字体,哥特式字体26个字母的写法急求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哥特式字体

三、哥特式字体的26个字母

哥特式字体有很多种,现提供一种样式:

“Blackletter”也叫做哥特体,在公元1150年到17世纪,它曾是风靡欧洲的手写体,直到20世纪,这种字体也还被用于书写德语。

Carolingian minuscule是这种字体的先祖。在12世纪的欧洲,人们用它来制作商业,法律,语法,历史等书籍。当然,这样的手写造书过程,无论是物力还是人力都是耗费巨大,Carolingian在这过程中为了便于书写和提高效率在字体形状上也有不断的改进和变化。

扩展资料:

哥特的意义

第一,在建筑上的歌特式建筑,如大教堂(cathedral),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高大的梁柱和尖拱形的天花板与结构;

第二,在文学上哥特是用以形容那些以黑暗寂寞地点(如荒废城堡)为背景的奇异、神之冒险故事;

第三,哥特也代表一种字体相当华丽的印刷或书写风格。还有另一种解释,人类学意义上的哥特,是古代欧洲的一个民族;艺术风格,出现于十二世纪晚期,主要体现在建筑与绘画上,起源于法国的巴黎附近;恐怖的、黑暗的、怪诞的、野蛮的,这也影射了哥特小说的哥特的涵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哥特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