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举重比赛 打一成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举重比赛打一个成语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举重比赛打一成语
“举重比赛”打一成语的答案是:斤斤计较。
解谜思路:举重比赛根据各体重级别的最高限度作为级别的名称,分为54公斤级、59公斤级、64公斤级、70公斤级等类别,举重比赛的重负也取决于运动员的举重公斤数,所以谜底是“斤斤计较”。
读音: jīn jīn jì jiào。
释义:形容一丝一毫也要计较。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事情。
出处:先秦·佚名《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翻译:从那成康时代起,周邦统一占四方,英明善察好眼光。
宽宏大量
读音:kuān hóng dà liàng。
释义:宽宏:气量大。量:度量。形容人的度量很大,待人宽厚,能容人容事。
出处:《元曲选·无名氏〈渔樵记〉三》:“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原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例句:
1、爸爸宽宏大量,从来不计较个人小事。
2、他为人宽宏大量,从不为小事计较。
举重比赛(打一成语)。
举重比赛(打一成语)——斤斤计较
在举重竞赛中的“名次评定”规则是:在抓举或挺举的三次试举中举起最高的一次重量,即为单项成绩,名次按成绩来确定。总成绩名次以抓举和挺举的总和来确定。如成绩相等时,比赛前体重轻者名次列前。如成绩和体重又相等时,则以先举起该重量的运动员名次列前。
鉴于这些规则都是基于运动员的体重以及举起的重量来评定的,所以举重比赛根本离不开“斤两”的计算,当然就是“斤斤计较”啦~
举重届有句行话,第一把保成功、二把要成绩、三把上水平,言外之意成功率是冲击奖牌的保证。
加重原则:本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29届)正式采用已实行三年的“1公斤规则”。2005年5月1日,国际举联实行了90多年的“2.5公斤规则”退出历史舞台,“1公斤规则”正式登场。北京奥运会是奥运举重比赛首次采用“1公斤规则”。所谓“2.5公斤规则”是指除破世界纪录时可以0.5公斤的倍数加重外,其他时候杠铃重量只能是2.5公斤的倍数;“1公斤规则”则要求杠铃加重以1公斤的倍数进行。“1公斤规则”的实行,让水平接近的选手之间的对抗更激烈——冲击人体极限时,1公斤的增幅毕竟比2.5公斤更容易实现。
破纪录规定:任何一次试举成功的重量超过该项纪录 1公斤或1公斤的倍数,即承认为新纪录。新纪录一旦创造,其他人不得以同样重量破该纪录。总成绩必须超过原纪录1公斤即承认新纪录。
名次评定:在抓举或挺举的三次试举中举起最高的一次重量,即为单项成绩,名次按成绩来确定。总成绩名次以抓举和挺举的总和来确定。如成绩相等时,比赛前体重轻者名次列前。如成绩和体重又相等时,则以先举起该重量的运动员名次列前。
看来,的确是一斤一斤地“算计”“较量”,所以谜底斤斤计较
举重比赛打一个成语
举重比赛打一个成语:斤斤计较。
举重比赛中,非常看重选手选择举重的重量,因此答案是斤斤计较。
【释义】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出处】《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示例】至于梦中的“苦乐”,则照我素人的见解。,毕竟是梦中的“苦乐”,不必斤斤计较的。
【拼音】jīn jīn jì jiào。
【近义词】锱铢必较、患得患失。
【反义词】宽宏大量。
相关谜语
1、用猪肝和熊胆制成的神奇香皂。猜一成语。谜底:肝胆相照。
2、正月十六办婚事。打一常用成语。谜底:喜出望外。
3、师父给我取学号。打一常用成语。谜底:徒有其名。
4、国庆元旦又传捷。打一常用成语。谜底:节节胜利。
5、雪后大晴天。打一成语。谜底:冰解冻释。
6、诉尽心中无限事。打一常用成语。谜底:畅所欲言。
7、千歌万曲唱不尽。打一常用成语。谜底:其乐无穷。
8、这山望着那山高。打一常用成语。谜底:见异思迁。
9、天时人事日相催。打一常用成语。谜底:迫不及待。
10、睛天霹雳。打一常用成语。谜底:一鸣惊人。
举重比赛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
举重若轻
【近义】精明强干、轻而易举、游刃有余
【反义】心余力绌、力不胜任、力不从心
【释义】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用例】公听视机警,受大任~。上爱其才敏,倚若股肱。(清·昭梿《啸亭杂录·七·裘文达公》)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举重比赛 打一成语和举重比赛打一个成语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