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保健操怎么做正确
2008新版眼保健操做法
第一节闭目入静
该节为眼保健操的预备式。
动作要求:坐姿或站姿。双脚分开与肩等宽,双臂自然下垂,身体保持正直,全身放松,两眼轻闭。
动作重点:两眼轻闭,切勿睁眼。
作用:可缓解睫状肌紧张,消除视力疲劳。
第二节按压睛明
睛明穴位置:双眼内眼角。
动作要求: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双侧睛明穴,其余手指呈握拳状,每拍按压一次。
作用:具有防治视觉昏蒙的功效。
第三节:按揉太阳、攒竹,抹刮眉弓
太阳穴位置;眉稍和外眼角之间,向后一寸凹陷处。
攒竹穴位置:位于眉毛内端。
动作要求:第一、二个八拍,双手拇指按揉太阳穴,食指按揉攒竹穴,每拍按揉1次。第三、四个八拍,双手食指弯曲,余指握拳,由眉毛内端向外抹刮,每2拍抹刮1次。
动作重点:对太阳穴和攒竹穴采取按揉手法,而不是挤压。抹刮眉弓时,采取由内向外的方式进行。
作用:防治眼病和视力减退。
第四节:按压四白
取穴法;先把左、右食指和中指并拢对齐,分别按压在鼻翼上缘的两侧,然后食指不动,中指和其他手指缩回呈握拳状,食指所在的位置便是四白穴。
动作要求:每拍按压四白穴1次。
动作重点:取准穴位,采取按压手法,而不是按揉手法。因为按揉穴位不易准确。
作用:防治眼病。
第五节:捻压耳垂,转动眼球
动作要求: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夹住耳垂,每拍捻压1次。
转动眼球,第一、二个八拍眼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其转动顺序为上、左、下、右。第三、四个八拍眼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其转动顺序为上、右、下、左。每拍转动一个方向。
动作要点:耳垂采取捻压手法,而不是挤压和按压手法。转动眼球时,头部不动。
作用:耳垂上有两个主治眼病的穴位。转动眼球,可缓解眼肌的紧张度。
第六节揉捻合谷,眺望景物
合谷穴位置:位于拇、食指掌骨间,微偏食侧凹陷处。
动作要求:第一、二个八拍右手拇指压于左手合谷穴,食指垫于掌面与拇指呈对应位置,每拍揉捻1次。第三、四个八拍,双手轮换,每拍揉捻1次。与此同时双眼远眺晃物。动作要点:合谷穴采用揉捻手法。远眺景物与揉捻合谷穴同时进行,但须注意,远眺时应背向阳光,尽里望远处目标。如在教室内做眼保健操,应起立通过窗户注视远处目标。
作用:揉捻合谷具有醒脑、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远跳,可缓解睫状肌的紧张度,达到松弛晶状体的目的。
二、新眼保健操教程
新眼保健操图解
第一节:按揉攒竹穴
用双手大拇指螺纹面分别按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两侧穴位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指尖抵在前额上。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第二节:按压睛明穴:
用双手食指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眼角内侧半个手指处),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上下按压穴位,每拍一次,做四个八拍。
第三节:按揉四白穴:
先把左、右食指和中指并拢对齐,分别按压在鼻翼上缘的两侧,然后食指不动,中指和其他手指缩回呈握拳状,大拇指抵在下颌凹陷处,其余手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第四节: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
用双手大拇指的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太阳穴上,其余手指自然放松,弯曲。伴随音乐口令,先用大拇指按揉太阳穴,每拍一圈,揉四圈。然后,大拇指不动,用双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内侧,稍加用力从眉头刮至眉梢,两个节拍刮一次,连刮两次。如此交替,做四个八拍。
第五节:按揉风池穴
用双手食指和中指的螺纹面分别按在两侧穴位上(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其余三指自然放松。随音乐口令有节奏地按揉穴位,每拍一圈,做四个八拍。
第六节:揉捏耳垂脚趾抓地
用双手大拇指和食指的螺纹面捏住耳垂正中的眼穴,其余三指自然并拢弯曲。伴随音乐口令,用大拇指和食指有节奏地揉捏穴位,同时用双脚全部脚趾做抓地运动,每拍一次,做四个八拍。
三、眼保健操的历史
据了解,眼保健操是1963年,由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体育教研室刘世铭主任自创的。当时有8节,不但有文字说明介绍怎么做,还配有穴位图。同年,北京市景山学校、北门仓小学、28中等学校开始试做这套眼保健操。
1972年,为了让眼保健操更容易掌握,眼科专家们对其进行了简化。最终将8节简化成5节,并做了部分改动。
在北京,1976年,专家们又开始为眼保健操拍挂图、灌唱片。最后选中了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的一名女生录口令。这5节操从1972年起,延续至今。
四、眼保健操的正确做法
1、第一节,用大拇指的螺纹面,按住眉头上面的上框角处。
2、其它四指然散开,弯曲如弓形。
3、支在前额上画圈。
4、第二节,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按住根部向下按。
5、然后再向上按。
6、第三节,左右食指与中指并拢,按住靠近鼻梁两侧的四白穴。
7、在下颚骨突出处,放下中指,在面部中央按揉(面积不要太大)。
8、第四节,左右手拇指按太阳穴。
9、用食指弯曲成弓形,刮上下的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