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春秋助手,春秋之家官网入口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秦国早还是春秋早

秦国建国早于春秋,但春秋结束之后,秦国还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最后统一六国。

春秋助手 春秋之家官网入口

秦国:(约前900年--前207年)

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戍边对抗西戎。周夷王以后,周王室越来越衰败,不得不依靠秦人来稳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赐以原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助手 春秋之家官网入口

春秋是中国历史阶段之一。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春秋时候出名的五国是哪些

一、春秋时期出名的五国是:齐国、宋国、晋国、秦国和楚国。有名的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二、五国简介:

1、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为今山东。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

齐国是周代重要的封国,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齐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资源,迅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

齐国国都是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胡公时曾迁都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田氏代齐之后,仍以临淄为都城。

2、宋国(公元前1114年—公元前286年),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宋氏。

周公辅佐周成王平定武庚叛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朝故地,建立宋国。宋国地位特殊,与周为客,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以奉商朝祖先的宗祀,继承商文化。

春秋时期,宋襄公在齐国内乱时,帮助齐公子复国,代齐作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3、晋国(前11世纪—前349年),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

晋国在晋献公时期崛起,“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文公继位后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一战而霸。晋襄公时期先后在肴之战和彭衙之战中大败秦国,继其父为中原霸主。晋景公时,晋国在邲之战中败给老对手楚国,转而经略北方,在鞌之战中大败齐国后,又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攻入楚国本土。晋厉公继位后连败秦、狄,并在鄢陵之战再败楚国,复霸天下。晋悼公时国势鼎盛,军治万乘,达到晋国霸业的巅峰。

4、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建立者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

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天水),连同原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咸阳)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5、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周朝时期华夏族建立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出土材料中,芈的原字为嬭(nai),熊的原字为酓(yan)。《史记·楚世家》“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楚国在武、文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北抗齐桓公、宋襄公,实为一代霸主。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周室、邲之战大败晋国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楚国兵强马壮,横扫江汉,初露称雄之势。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的“宣威盛世”时期。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是谁

春秋五霸分别是:尊王攘夷齐桓公、春秋大义宋襄公、会盟天下晋文公、独霸西戎秦穆公、问鼎中原楚庄王。

战国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

齐国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开国国君是姜子牙(姜太公),被周武王分封在齐地。

春秋五霸之二——宋襄公

宋国国君,子姓,宋氏,名兹甫。开国国君是微子,微子是商纣王的庶兄。武王伐纣后,恢复了微子的官职。在周成王当政时,商纣王子武庚作乱,被周公旦诛杀。周成王、周公旦命微子继承殷商的祭祀,封在宋地。

春秋五霸之三——晋文公

晋国国君,姬姓,名重耳。开国国君是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往上,周后稷,名弃,是帝喾的儿子,母亲是帝喾的元妃。往上,帝喾,黄帝的曾孙。

春秋五霸之四——秦穆公

秦国国君,赢姓,赵氏,名任好。开国国君是秦襄公;当时周幽王无道,被西戎犬戎与申侯所杀;秦襄公将兵救周,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周平王正式封为诸侯,遂始有秦国。往上,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垂大夫。往上,蜚廉,为商纣王采石于北方,没赶上武王伐纣;蜚廉一子曰恶来,其后是秦国,一子曰季胜,其后是赵国。

春秋五霸之五——楚庄王

楚国国君,芈(mi)姓,熊氏,名旅。开国国君是熊绎,被周成王封在楚蛮,子爵。往上,帝颛顼。往上,帝颛顼,黄帝的孙子。

战国七雄之一——田氏齐国

开国国君是田和,被周安王封为齐侯,遂正式有国。往上,陈完,是陈国国君陈厉王的儿子,避祸陈乱,逃到齐国;陈完到齐国,把陈氏改为田氏。往上,妫(gui)满(胡公),武王伐纣后,寻得妫满,奉舜帝之祭祀,所以他们姓妫。往上,帝颛顼,帝舜七世祖。往上,帝颛顼,黄帝的孙子。

战国七雄之二——楚国

参考春秋五霸之楚庄王。

战国七雄之三——燕国

开国国君是召公奭(shi),是周武王的弟弟。往上,参考春秋五霸之晋文公。

战国七雄之四——韩国

开国国君是韩虔,被周威烈王命为诸侯,遂正式有国。往上,韩武子,事奉晋国,被封在韩原,往上,韩国的祖先与周天子同姓,姓姬氏。往上,周后稷,名弃,帝喾的儿子,母亲是帝喾的元妃,周后稷始有姬姓。往上,帝喾,黄帝的曾孙。

战国七雄之五——赵国

开国国君是赵籍,被周威烈王命为诸侯,遂正式有国。往上,叔带,周幽王无道,遂往晋国,事奉晋文侯。往上,季胜。往上与秦国同宗。

战国七雄之六——魏国

开国国君是魏斯,被周威烈王命为诸侯,遂正式有国。往上,毕万,事奉晋献公。往上,毕公高,武王伐纣后,被封在毕地,于是为毕姓。往上,与周同姓。

战国七雄之七——秦国

最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封建社会正式开始!

扩展资料:

文字

春秋时代开始,各地诸侯相争,而原本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到了战国时代,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为五大系统: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和西方秦系文字,各系统的文字大体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异,因此彼此文书往来并没有太大问题。

文学

屈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屈原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

思想

春秋战国之交,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

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奉行侠义文化,“士为知己者死”和荆轲在易水旁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千古绝唱。战国时代养士之风风靡一时,养士著名的“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春秋战国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