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清明上河图全图多少米
真正的清明上河图全图宽0.248米,长5.287米。
《清明上河图》的版本众多,历史上一般公认的三个主要版本是:张择端的原创版本,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画家仇英的临摹创新版本,现保存在沈阳故宫博物院;清朝乾隆皇帝命令皇家画工御制的官方临摹本,现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其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稀世珍品,此画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张择端存世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
扩展资料
《清明上河图》的流传历史:
根据《清明上河图》卷后元人杨准、明人李东阳的题跋可知,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是宋徽宗。1126年金兵大举进攻中原,北宋朝廷精心收藏的历代名人字画也成为金军的战利品,《清明上河图》被金兵掠走,第一次离开皇宫,流落到北方。
清朝乾隆年间,这幅画再次露面。这次收藏《清明上河图》的是浙江桐乡人陆费墀,此人是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四库全书》总校官。陆费墀得画后,也在画上矜印题跋。临终前,他将画转给了朋友毕沅。
清廷认为毕沅任湖广总督期间,教匪初起失察贻误,滥用军费,不但将毕家世职夺去,而且将其全家全部杀掉,家产也被抄没,《清明上河图》第四次进入皇宫。
此后,《清明上河图》在清宫里度过了100多年的平静岁月,虽然中间历经了1860年英法联军,以及1900年八国联军两次入侵,洗劫宫室,《清明上河图》都侥幸逃过了劫难。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清明上河图》传世之谜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城市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开封。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时期的都城汴梁,这是画家张择端的作品,而汴梁其实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主要集中的绘出了汴河两岸的百姓风光和自然景色,可以说很好的提供了北宋百姓生活的历史资料,加上它又是一副长达5米多的超长画卷,因此才成为了我国传世国宝。
艺术特色
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
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
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错落有致,同时又具有情趣。
清明上河图是哪里
清明上河图是开封市,也就是北宋时期的都城东京。
清明上河图主要描绘了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不仅采取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同时以极其细微的手法表现人物、牲畜以及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