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公厕坐便会传染疾病吗和女子嫌公厕脏站马桶圈跌伤,公厕坐便真的会传染疾病吗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公厕坐便会传染疾病吗以及女子嫌公厕脏站马桶圈跌伤,公厕坐便真的会传染疾病吗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女子嫌公厕脏站马桶圈跌伤,公厕坐便真的会传染疾病吗
今日,#女子穿高跟站马桶圈跌落摔伤下体#话题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
原来是杭州一女士因嫌公共厕所的马桶脏,怕传染疾病,穿着7厘米的高跟鞋站上马桶圈,不料脚一滑,摔伤进了医院。医生经了解以及检查后发现其外阴部肿大、青紫,无奈表示:“这不是第一个因站马桶圈跌落就医的患者了”
坐便,总是自带“性病”“传染”“不干净”的标签,因此有部分网友看完这“血淋淋”的案例后纷纷表示了同情:“公厕坐便,确实有些下不去‘屁’啊!”。
那么公厕坐便真的会传染疾病吗?坐便真的比蹲便脏吗?实在对坐便不太放心怎么办?
一、公厕坐便真的会传染疾病吗?
排便时,人体释放的细菌主要是肠道细菌,肠道致病菌主要传播方式是“粪-口”。因此屁股挨一下,是几乎不可能传染的。
一些人担心上公厕坐便会传染上性病、艾滋病,但如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等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母婴和血液,单纯在光滑的马桶圈上是很难生存的
要想染病,必须得满足以下3个条件:上一个用坐便的人得了性病;坐边上留下了大量新鲜血液、精液或阴道分泌液;你的屁股或生殖器接触到了这些体液。
因此,在公厕坐便染病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二、坐便真的比蹲便脏吗?
蹲坑冲水时会产生气溶胶,细菌数远高于马桶。蹲厕直冲式冲水,水滴飞溅范围更广,会把脏东西带得更远,而马桶一般采用虹吸式冲水,飞溅情况好很多。
因此坐便不一定就比蹲便脏,公共场所的蹲便甚至还可能更脏。
特别提醒: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冲水前放下马桶盖避免飞溅的病毒传播,无盖的蹲坑很难避免这种气溶胶污染。
三、实在对坐便不放心怎么办?
1.病毒、细菌需要一定的温湿度才能生存,因此可以等前人使用完再多等几分钟再使用。
2.用卫生纸或湿巾擦一擦马桶座再坐。沾肥皂擦可以拭去细菌、病毒,如果不方便用肥皂,单用卫生纸擦几圈也可以,特别是擦掉尿液。
3.公厕提供坐垫纸最理想,可以隔开皮肤与马桶座直接接触。有些公厕使用电动更换的塑胶坐垫也很好,尿液不会穿透。
上厕所会感染哪种病吗蹲厕和坐厕,到底哪个更健康
我们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还有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那就是上厕所。
据世界厕所组织(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简称WTO)提供的数据显示,每个人每天大约要上厕所6~8次,一年约为2500次。
按每次上厕所花费5-10分钟时间来算的话,人的一生大概有三年时间待在厕所里!更重要的是,上厕所和我们的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数据证实,美国每年大约有 20多万人在厕所里发生意外被送进急诊室。在我国,厕所也是急救人员最常“出入”的救援地点。
为了防止上厕所时发生意外,上海闵行区某文化公园,近期投入使用了一座具备自动、手动报警功能的智慧公厕。
如果在如厕时发生意外,如厕者可以选择按钮报警,如果如厕者超过15分钟还没有出来,系统也将会自动报警,提醒保洁员进行协助。
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在厕所发生意外,尤其是对老人、孕妇而言,是个不错的便民措施。
不过比起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大家在上完厕所后,记得看一眼,能救命!
这几种便便是危险信号!
关于厕所,还有一个很大的争议,那就是关于上厕所的方式。为此大家还分成了蹲厕派和坐厕派。
蹲厕派
蹲着上厕所,干净又卫生,能够快速解决了事。
坐厕派
坐着上厕所比较舒适,也能避免意外的发生。
那么问题来了,
蹲厕和坐厕,
到底哪个更好呢?
对于年轻人而言,蹲厕是好于坐厕的。
01、蹲厕有利于排便
人体内有一块叫耻骨直肠肌的肌肉,它就好像是一个环,勾住了直肠,与直肠形成“肛肠角”。肛肠角蹲着如厕时,肛肠角的角度大,像水管一样通直,排便就不怎么费力。
02、蹲厕比坐厕卫生
这其实和个人的卫生习惯有关。
现在商场为了美观度和舒适度,会统一使用坐厕,有些也会提供消毒物品,但大家似乎不太习惯使用坐厕,总觉得和他人有“肌肤之亲”很不卫生,于是造就了各种上厕所的奇葩“姿势”,更有甚者,直接蹲在坐厕上解决,这让坐厕的卫生环境更加糟糕。
不过这里也要为坐厕说句公道话。
很多人认为坐厕容易传染性病,这种想法其实大可不必。很多危害较大的性病,像是梅毒、艾滋等,大部分都是通过性传播或者是血液传播的,而且这些病原体离开人体后,很快就会失去活性。所以上厕所,是不会感染这些病的。
不过如果抵抗力弱的话,还是有可能感染一些皮肤接触性的疾病。所以大家还是要注意如厕卫生,平时可以带个便携式的马桶坐垫以备不时之需;如果商场厕所内有提供消毒液,记得上厕所前先给马桶消个毒;上完厕所后记得及时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03、蹲厕排便快,不容易引发痔疮
坐厕排便比较舒适,也让很多人养成了带手机或者杂志进厕所的习惯,这一坐就容易忘记时间。
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延长了排便时间,体内的毒素和粪便停留的时间就更长,容易引发痔疮等问题。
说了这么多蹲厕的好处,那么坐厕就“一无是处”了么?当然不是。
相比蹲厕,坐厕最大的优势当然就是它的舒适度!
一般我们在家里也都会安装坐厕,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舒适度是最重要的。而且对于孕妇、老人、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坐厕也是相当友好,毕竟这部分人群没办法长时间在蹲着的时候保持身体平衡。
坐厕和蹲厕各有利弊,大家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各取所需。
不过说到底,比起如厕方式,最重要的还是养成健康的排便习惯。
1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早晨起床后和饭后2小时内,由于体位反射或胃结肠反射,会引起结肠整体蠕动,以每小时10cm的速度推进,可能直接促成排便。
所以不管有没有便意,都建议大家每天在固定时间段内去厕所蹲一下,慢慢地养成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
如果短时间内作息时间被打乱,吃了辛辣的食物,或者长途旅行,可能会对身体产生影响,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便秘,大家不用过于焦虑,一段时间后就会恢复。但是如果一直排便困难,那还是建议去医院做个检查。
2
定期清洗厕所
厕所藏污纳垢,时间久了,不仅脏,还会发出异味,所以大家一定要常常清洗,不要偷懒。
可以购买一些厕所专用的洗涤剂进行清洗,但是一定要注意规范使用,不要和其他清洗剂混用。
3
冲水时记得盖盖子
之前网上有个段子,说是上厕所不盖马桶盖,相当于吃shi。大家笑归笑,上完厕所,该盖的马桶盖,还是得盖,否则细菌可真会遍布你整个厕所!
马桶内的细菌和微生物多达几十万,如果在马桶盖打开时冲水,这些细菌会在瞬间被带到高空,最终落在我们卫生间的毛巾、牙刷上。想想都……所以,上完厕所冲水前大家一定要记得盖上盖子。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如厕习惯,这些如厕的禁忌大家也要注意。可别让上厕所这件小事,成为我们健康生活中的“绊脚石”。
忌用力排便
排便过于用力,会使血压骤升,心脏负担剧增,容易诱发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心血管意外。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如果每次排便都很吃力,还是得去医院检查一下。
忌看报纸、手机
蹲厕所玩手机或者看报纸,会干扰大脑对排便传导神经的指挥,从而延长排便时间,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排便困难,或是造成习惯性便秘。
忌长时间排便
无论是蹲厕还是坐厕,排便时间都不宜过长。一次排便的最佳时间不超过10分钟,排便时间过久可能说明有便秘等问题。如果每次坐便都超过30分钟,还容易引起肛垫下垂,形成痔疮。出现这种情况,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
忌乱擦屁股
擦屁屁可是有讲究的,大家不要随心所欲的乱擦。尤其是对于女生来说。因为女性尿道短,容易感染,所以在上完厕所后,应该从前往后擦,以免被粪便或尿液中的细菌感染。
忌忍便意
生活中一旦有了便意,最好能在第一时间去解决。如果错过便意或者刻意抑制便意,会让粪便堆积在肠道,引发便秘。
尤其是白领和学生群体,一定要养成自己固定的排便习惯,最好是能在早上就把这件“大事”解决掉。“轻松”开启美好一天!
最后总结一下,蹲厕和坐厕各有利弊,对于健康的年轻人来说,更推荐使用蹲厕。对于老人和行动不便或者孕妇,则更推荐坐厕。
如果家里是坐厕,可又有排便困难的情况,可以尝试在脚底下放一个小板凳或倒扣一个不锈钢盆,大约二三十厘米高即可,这样可以模拟蹲厕的效果。
当然,比起上厕所的方式,上厕所的好习惯更重要,最最重要的是,不要带手机进厕所!!
蹲在公厕的坐便器上有哪些隐患
小编发现,有个别人在上公厕的时候,习惯蹲在公厕的坐便器上方便。看着坐便器上的脚印,相信上厕所的人心情是不会好的。今天小编和朋友们谈谈蹲在公厕的坐便器上有哪些隐患
一般来说坐便器的话,最好不要蹲着,比较危险,容易摔倒,导致意外的发生。如果摔倒了,轻者受伤,重者危及生命。蹲着也容易损坏坐便器,坐便器并没有那么结实,当我们的力量过于集中时,很可能会让坐便碎掉,被陶瓷茬子划伤可是非常危险的。
总之,为了自身的安全舒适着想,所以大家还是坐着好。
有朋友就问了:公厕的坐便器上多脏啊,肯定有不少细菌,坐在坐便器上万一得了传染病怎么办所以我才蹲着。乍一听这种说法似乎有道理,其实不然。
马桶圈确实存在很多致病微生物,但这些微生物都是在呕吐物或大便中,如果在坐便器上面看见脏东西,我们是绝不会坐上去的。
其实,马桶冲水的小水滴才是需要大家注意的,一般我们拿湿巾对马桶圈进行消毒后,就能减少50倍的微生物。
另外,微生物是需要接触到开放的伤口,所以如厕后别揉眼睛、抠鼻子什么的。
如果有朋友对公共厕所安全小知识感兴趣,那就请关注裕祥安全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