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人才补贴政策

宝鸡市人才补贴政策:对工业企业全职引进或自主培养的A类、B类、C类人才,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20万元的住房生活补助(分5年等额发放)。

具体分析如下:

宝鸡第一人才,宝鸡第一人才网2025

1、宝鸡市所属事业单位引进、清华大学毕业生,经公开招聘考核合格的,予以聘用;

2、宝鸡市引进、清华大学毕业生到辖区企业工作(含非公企业,下同),直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按企业人员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享受企业人员待遇。也可根据本人意愿,将人事关系保存在专业对口的市属全额事业单位(不受编制、岗位限制),保存期限为5年。人事关系保存期间,其档案工资按事业单位在岗人员管理。期满后,人事关系正式转入事业单位或供职企业,也可视情况延长保存时限;

3、被正式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与企业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市财政分别给予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5万元、10万元、15万元的安家费补助,安家费分5年等额发放;

4.、宝鸡市财政给引进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在企业工作的发放生活补贴,连续补助5年。在市属、县区属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每月分别给予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1000元、1500元、2000元的生活补贴,在驻宝中、省企业工作的分别给予800元、1300元、1800元的生活补贴;

5、对在宝鸡市行政区域内非公企业工作并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清华大学毕业生,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其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险部分,由市财政补助三分之二,连续补助5年;

宝鸡第一人才,宝鸡第一人才网2025

6、凡被正式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与企业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由市住建局免费提供公租房一套或由市(县、区)财政发放住房补贴,每月补贴500元,连续补贴5年;

7、正式聘用人员在原单位工作年满一年后,经本人申请,组织考察,可安排在镇、街挂职任党政副职领导一年,挂职锻炼期满考核合格的,列为后备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

申报条件:

1、申请人属驻宝工业企业自主培养、全职招引高端人才(含从市域外新引进人才、在外宝鸡籍返乡人才和本地高校毕业生),且属《宝鸡市人才分类目录》范围内的A类、B类、C类人才;

2、申请人与驻宝工业企业(不含在宝鸡市外设立的分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且工作满1年以上;

3、申请人参加社会保险且正常缴费。

申报材料

1、《宝鸡市高端人才住房生活补助申报审批表》4份;

2、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

3、申请人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1份;

4、申请人参加社会保险的缴费凭证。

审批程序

1、申请人填写《宝鸡市高端人才住房生活补助申报审批表》,附有关佐证材料交企业初审;

2、企业初审通过后报高新区党工委组织人社部复审;

3、高新区党工委组织人社部复审通过后报市委组织部审核;

4、市委组织部会同市财政局审核、公示,报市政府审定;

5、市财政局根据审定结果将资金拨付至市委组织部,由市委组织部拨付至申请人账户。

时限要求:

住房生活补助每年申报一次,用人单位应于每年1月底前将申报材料报高新区党工委组织人社部。

综上所述,住房生活补助从发生劳动关系之日起计发,以申请人与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时间为准。住房生活补助按年发放,5年内解除劳动合同的,剩余部分不再发放。住房生活补助每人限享受一次,不得重复享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五条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遵循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则。

第六条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和经济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

宝鸡第一高级中学介绍

宝鸡市第一中学-宝鸡第一高级中学

作者:全民一中网

学校简介

宝鸡市第一中学成立于2003年9月,是宝鸡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省级示范初级中学。

学校地处宝鸡市西关,南临渭水,北倚陵塬,校园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群楼环抱,现代气息浓郁。学校注重培养教师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素质,涌现出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知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22名教职工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陕西省特级教师2名,省级教学能手3名,陕西省师德标兵1名,市级教学能手32人、教学新秀6人,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43人,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另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生活指导教师36名。

教学模式

宝鸡市第一中学采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极大的推进了课堂的气氛与学生的兴趣。

高效课堂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高效课堂上,教师主要负责启发和开导学生独立思考,不同于以前教学模式的填鸭。学生是课堂的主宰。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39个教学班,教职工108人,学生两千余名。119名教职工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陕西省特级教师、宝鸡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宝鸡名师1名,省级教学能手2名,陕西省师德标兵1名,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者9人,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者48名;中学高级教师9名,中学一级教师44名,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秉承“为每位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按照“素质教育的示范、改革实验的窗口、名牌教师的舞台、优秀学生的摇篮”这一目标定位,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现代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了“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的人文精神、“严格、精细、扎实、高效”的教学风格、健康多彩的校园文化和充实快乐的寄宿生活特色。

学校地处陕西省宝鸡市市辖区,南临渭水,北倚陵塬,校园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群楼环抱,成立当年被评为宝鸡市“绿色文明学校,2005年通过“省级示范初中”评估验收。

办学规模

宝鸡市第一中学占地35170多平方米,其中操场10170多平方米,各类建筑面积23500多平方米。有办公楼、教学楼、图书楼、报告大厅、多功能厅等教学设施,并配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电视直播室、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阶梯教室等现代化视听设施。其中,逸夫图书楼建筑面积1627㎡,总投资173万元,楼体为玻璃幕墙式四层建筑,室内一层设有书库和图书查寻借阅处,二层设有报刊阅览室,三层设有3个讲座室和1个教师阅览室,四层为380人的大型讲座室兼多媒体投影教室。图书楼藏书5万余册,报纸杂志300多种。校园网采用先进的德特威勒综合布线系统,通过10M光纤接入Internet,学校简介

宝鸡市第一中学成立于2003年9月,是宝鸡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省级示范初级中学。

学校地处宝鸡市西关,南临渭水,北倚陵塬,校园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群楼环抱,现代气息浓郁。学校注重培养教师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素质,涌现出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知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22名教职工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陕西省特级教师2名,省级教学能手3名,陕西省师德标兵1名,市级教学能手32人、教学新秀6人,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43人,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另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生活指导教师36名。

教学模式

宝鸡市第一中学采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极大的推进了课堂的气氛与学生的兴趣。

高效课堂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高效课堂上,教师主要负责启发和开导学生独立思考,不同于以前教学模式的填鸭。学生是课堂的主宰。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39个教学班,教职工108人,学生两千余名。119名教职工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陕西省特级教师、宝鸡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宝鸡名师1名,省级教学能手2名,陕西省师德标兵1名,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者9人,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者48名;中学高级教师9名,中学一级教师44名,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秉承“为每位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按照“素质教育的示范、改革实验的窗口、名牌教师的舞台、优秀学生的摇篮”这一目标定位,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现代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了“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的人文精神、“严格、精细、扎实、高效”的教学风格、健康多彩的校园文化和充实快乐的寄宿生活特色。

学校地处陕西省宝鸡市市辖区,南临渭水,北倚陵塬,校园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群楼环抱,成立当年被评为宝鸡市“绿色文明学校,2005年通过“省级示范初中”评估验收。

办学规模

宝鸡一中占地35170多平方米,其中操场10170多平方米,各类建筑面积23500多平方米。有办公楼、教学楼、图书楼、报告大厅、多功能厅等教学设施,并配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电视直播室、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阶梯教室等现代化视听设施。其中,逸夫图书楼建筑面积1627㎡,总投资173万元,楼体为玻璃幕墙式四层建筑,室内一层设有书库和图书查寻借阅处,二层设有报刊阅览室,三层设有3个讲座室和1个教师阅览室,四层为380人的大型讲座室兼多媒体投影教室。图书楼藏书5万余册,报纸杂志300多种。校园网采用先进的德特威勒综合布线系统,通过10M光纤接入Internet, 1000兆光纤覆盖全校,实现了全部教室和办公室与互联网的高速连接。

校园网覆盖全校,电子监控系统和校园安防系统全市一流,教室配置有先进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和50吋液晶电视,每位教师配备有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了全面普及。

学校荣誉

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省示范初级中学”、“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示范家长学校”、“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文明校园”等多项殊荣,并多次荣获“宝鸡市文明单位”、“宝鸡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宝鸡市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接待了陕西省校长培训班、骨干学员班等300余名校长和市内外中小学校的参观考察,并多次开展城乡学校联谊共建活动,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经验也被全市推广,有效发挥了示范初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家长和社会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品牌学校。

宝鸡的来历

一、宝鸡地名由来源于唐玄宗“石鸡啼鸣”的传说,因市区东南鸡峰山有“石鸡啼鸣”之祥兆而改称宝鸡。

二、唐玄宗“石鸡啼鸣”的传说:

唐天宝14年(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叛,叛军破关入陕,玄宗一行逃到陈仓。这时叛军追尾。玄宗慌不择路,只带几个亲兵钻入山中。爬过一座山峦,四面岩石陡峭无路可行。

玄宗扑到再地,失声痛哭道:“命休此矣。”忽然飞来两只山鸡,盘旋之后,款款南飞。众人跟着陈仓山顶,歇入庙中。叛军追到。突然,冰雹倾泻不停,砸得叛军溃退而去。

众人再找那两只山鸡,已化为石鸡,昂首屹立。临别时,玄宗脱口而出:“陈仓,宝地也;山鸟,神鸡也。”宝鸡便因玄宗御口金言:“宝地神鸡”而得名,此后,陈仓更名为宝鸡,陈仓山始称鸡峰山。

扩展资料

宝鸡地处东经106°18′~108°03′,北纬33°35′~35°06′。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处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城市的中心位置。东连咸阳、杨凌示范区,南接汉中,西北与甘肃省的天水和平凉毗邻。秦岭南屏,渭水中流,关陇西阻北横,渭北沃野平原。

截至2017年,宝鸡市辖3个市辖区、9个县,市政府驻地金台区陈仓大道行政中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