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园林是什么园

中国三大皇家园林: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

1、圆明园

万园之园蚂蚁庄园,蚂蚁庄园排行榜第一名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此避暑、听政,故圆明园又称“夏宫”。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故址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2、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万园之园蚂蚁庄园,蚂蚁庄园排行榜第一名

3、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原理是

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原因:

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

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扩展资料:

盛时圆明园:

圆明园由紧相毗连的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是清朝五代皇帝历时150余年,集中无数能工巧匠倾心经营的大型皇家宫苑。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六年(1707)。

最初是康熙给皇四子胤禛(即雍正)的赐园。

雍正即位后,在园南部增建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

乾隆在位60年,他除了对圆明园继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东侧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

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庆时,又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扩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山、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山庄与木兰狩猎,却仍不放弃对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圆明园是清代五位皇帝长年居住、生活并处理朝政的地方,即所谓“以恒莅政”,或称之为“凡莅官治事,一如内朝”的一座大型宫苑,前后长达130余年之久(1723年到1860年)。

清王朝统治中国268年,全国的政治权力中心,实际上是由圆明园与紫禁城共同构成的。它与大内(紫禁城)的不同之点,在于宫苑结合、以苑为主,是封建帝王“避喧听政”、“宁神受福”的理想场所。并形成了独特的帝后园居、官员奏事、禁园管理和护军拱卫制度。

清帝每年都有大半时间居住园中,并在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设置有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央政府各部院衙门的办事机构,成为封建王朝统治的中心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著名皇家

被誉为“万园之园”的是清朝时期遗留下来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的位置,其主要有三个园区,分别为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由此人们也称其为“圆明三园”,面积达3.5平方千米。圆明园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以及其精美绝伦的建筑景群二闻名于世,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称赞其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当中不仅汇集了江南园林胜景,并且别出心裁的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现如今圆明园已经被规划为遗址公园。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