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学黑管,求升降音指法表。
1、对于吹奏黑管,把它简化成两个简单的动作:
吸气与吐。吸气与吐气常犯的毛病就是吸气太过勉强,以及太在乎下腹部的动作。把气依序吸到腹部、胸部、背部、腰部等等….所能吸的地方都尽量吸满,然后再吹气,可以顺利的把它完成,音量也大上许多。
在吹奏乐器的时候,就像我们在射箭的时候,箭射的远不远、有没有力量,决定在于你拉弓的准备,把弓箭拉的越紧,所发射的力量越强大。也就是说吹出来的音乐好不好听,决定于吸气时的准备;
准备的越充分,所吹出的音质会越好。而这个方式最基本的观念就是强调身体的弹性,运用身体的弹性,来储存吹奏时的能量。
呼吸注意不要抬肩、不要扩胸,吸气的时候横隔肌下移腹部腰部外扩。站立的姿势身体鞠躬90度角双手叉腰,这样背部肌肉拉紧想抬肩也不好抬,用闻花香的感觉吸气这时腹部和腰部自然外扩,这样就是吸气的感觉。
2、指法的教学,见图:
扩展资料:
吹响它的要领:
1、嘴唇自然闭合,双手捧着黑管两端,左手握黑管头,右手握黑管尾,将吹孔置于嘴唇下沿,对准吹孔吹气。
2、当气息冲出时,只让出小空隙使气息通过,并使成为一束气柱往吹孔下方斜着吹去。其原理就如同吹响笔套一样。
3、为使气息冲出时不将两唇冲开,而致气息散掉,两颊肌肉必须用劲,保持气息的出口很小。
4、吹出来的声音要求纯净,避免夹杂气声。
5、要对着镜子常练,休会如何对准气孔,使发音位置正确,不偏不倚,使气息全部化为黑管音。
6、如果一开始吹不响,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放弃,多练几次,就可以吹响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二、单簧管指法表(单簧管指法表简谱)
单簧管指法表
单簧管指法左手:大拇指:17键、16键食指:左I、5键、6键中指:左II无名指:左III、7键小指:1键、2键、3键、4键”。
单簧管演奏时手指应呈半圆弧形,用指垫盖住音孔,抬指时手指离开孔圈约一公分。左手大拇指按泛音孔时不要太横向,要竖起来一点,左手食指第三关节处略向里,这样运指较灵活。右手大拇指用第一关节处托住乐器,右手食指第二关节密切接近联动环的固定杆。如吹奏中音区g、a时一般可以保留右手手指。左手食指在按中音区a、a、b时要独立运动。
单簧管指法
单簧管指法如下图:
单簧管,又称为黑管或克拉管,在台湾又称为竖笛,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乐曲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
扩展资料:
单簧管不同于双簧管。单簧管为移调乐器,双簧管不是移调乐器,而且双簧管使用两个簧片夹在一起发声,单簧管使用一个簧片和笛头发声。
吹奏者通过簧片和吹口的空间吹气时,并配合下唇适当的压力,薄薄的簧片尖产生振动,使乐器管内的空气柱开始振动,因而发出柔美的音色。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号角和风笛,一般认为是从一种类似竖笛的单簧片乐器芦笛演变而来。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单簧管
我想要一份单簧管的指法表
单簧管指法左手:大拇指:17键、16键食指:左I、5键、6键中指:左II无名指:左III、7键小指:1键、2键、3键、4键”。
单簧管演奏时手指应呈半圆弧形,用指垫盖住音孔,抬指时手指离开孔圈约一公分。左手大拇指按泛音孔时不要太横向,要竖起来一点,左手食指第三关节处略向里,这样运指较灵活。右手大拇指用第一关节处托住乐器,右手食指第二关节密切接近联动环的固定杆。如吹奏中音区g、a时一般可以保留右手手指。左手食指在按中音区a、a、b时要独立运动。
三、单簧管指法示意图
单簧管指法示意图如下:
单簧管指法左手:大拇指:17键、16键(乐器后面音孔,泛音键)食指:左I、5键、6键中指:左II无名指:左III、7键小指:1键、2键、3键、4键”。
单簧管演奏时手指应呈半圆弧形,用指垫盖住音孔,抬指时手指离开孔圈约一公分。左手大拇指按泛音孔时不要太横向,要竖起来一点,左手食指第三关节处略向里,这样运指较灵活。右手大拇指用第一关节处托住乐器,右手食指第二关节密切接近联动环的固定杆。如吹奏中音区g、a时一般可以保留右手手指。左手食指在按中音区a、a、b时要独立运动。
单簧管
单簧管,又称为黑管或克拉管,在台湾又称为竖笛(英语称Clarinet,意大利语为Clarinetto,西班牙语为Clarinete,法语为Clarinette,德语为Klarinette),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乐曲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
单簧管是木管乐器的一种,通常用非洲黑木制造,由木料、硬橡胶或金属制成,有一个鸟嘴形的吹口和圆形的空心,管身由五节可装拆的管体组成,管体成圆筒形,下端为开放的喇叭口。
在吹口处固定一个簧片,吹奏者通过簧片和吹口的空间吹气时,并配合下唇适当的压力,薄薄的簧片尖产生振动,使乐器管内的空气柱开始振动,因而发出柔美的音色。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号角和风笛,一般认为是从一种类似竖笛的单簧片乐器芦笛(chalumeau)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