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易语言5.0和易语言手机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易语言是什么

易语言是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以“易”著称,以中文作为程序代码表达的语言形式。易语言的创始人是吴涛。早期版本的名字为E语言。易语言最早的版本的发布可追溯至2000年9月11日。创造易语言的初衷是进行用中文来编写程序的实践。从2000年至今,易语言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功能上、用户数量上都十分可观。2015年计划推出移动版编程工具,用于编译安卓系统手机APP!

易语言5.0,易语言手机版

优缺点

语言优点

易语言功能强大实用,现已具有数十个各种应用范围支持库、上百个数据类型和界面组件、近万条支持命令,支持现今所有数据库,功能丝毫不比其它同类产品差。模块化开发支持大型软件项目的分工协作,易语言中的模块称为易模块。通过使用易模块,用户可以将常用的代码封装起来重复使用到其它程序,或提供给第三方使用,或用作开发大型软件项目中的某个部分,然后在软件项目的封装阶段将所有这些模块组织编译成为一个完整程序。

易语言系统全部自行设计开发。自有编译器。所编译目的程序运行速度快,且没有安全隐患。自带小型数据库,减少开发项目投入成本,且容易学习。跨操作系统平台编程。同时支持Windows和Linux程序开发。中文本地化支持。支持中文格式日期和时间处理、汉字发音处理、全半角字符处理、人民币金额处理、农历日期转换等。

易语言自带的即时帮助系统,在易语言使用者有问题时,轻轻一点,立刻可以得到与当前主题相关的详细帮助。易语言的帮助文档众多,内有大量知识库及开发资料。易语言的例程众多,可以在资源网、大赛展区、论坛上搜索到。易语言爱好者交流论坛,上面已有数万名注册用户。易语言使用者可以将自己在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专家会以最快的速度答复。通过论坛搜索功能,也可得到需要的答案。通过易语言的图书,教学片,多媒体教学光盘等。易语言自带的即时帮助系统,在易语言使用者有问题时,轻松一点,立刻可以得到与当前主题相关的详细帮助。

易语言5.0,易语言手机版

语法格式自动检查。自动检查并提示所输入语句的语法格式是否正确,且可自动添加各类名称。全程提示与帮助。鼠标停留立即显示相关项目提示。编程时提示语法格式,调试时提示变量当前内容,随时按下F1键可得到与当前主题相关详细帮助等。名称自动管理。用户修改任一名称定义,其它所有包含该名称的程序代码均自动修正。集成化开发环境。集界面设计、代码编写、调试分析、编译打包等于一体。

语言缺点

易语言是收费软件。虽然有一些编程的软件需要注册后使用,但是其收费方式与其它编译软件不同,易语言必须注册后才可编译出程序,否则只可在编译中调试。(如右图)

收费后编译

官方注册版就达到了618元(企业加密版)。

虽然如此,但是易语言5.0正式版已经支持了静态编译,被误报的可能性减小,而且编译的文件大小也大大缩小!

另外,由于易语言程序的运行方式存在特殊性,单个空白程序就达到400~500KB,当前易语言拓展插件:斩月,黑月的一些模块可以把易语言编译的程序缩小,缩小后的空白程序仅为10Kb左右。易语言编写的程序被许多杀毒软件的高级启发式技术误报为病毒,甚至一个不包含任何代码的空白程序都会被一些杀毒软件识别为木马。至今,有关各方都在积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截止目前(2014年7月),误报问题仍然存在。

关于易语言误报问题,实践证明:并非易语言生成出来的程序容易误报,VB单独生成的空窗口也报毒,C++也同样出现误报现象。

当然,也有一些不正当利用易语言编写的程序例如:盗号,木马,键盘监控的程序,然后寻求解除误报的方法,这样是没用的,程序本身就存在危害,报毒也属于正常现象。

易语言语言缺点

易语言作为一款收费软件,其主要缺点体现在高昂的注册费用以及特定的程序运行方式。收费后,用户需支付618元(企业加密版)才能编译出程序,否则只能在调试阶段使用。

尽管如此,易语言5.0正式版引入了静态编译功能,使得误报的可能性显著降低,同时编译文件的大小大幅减少。然而,由于程序运行方式的独特性,单个空白程序的大小仍高达400~500KB。通过使用斩月、黑月等拓展插件,易语言编译的程序能够被缩小至仅10KB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易语言程序的误报问题仍然存在。即使是最简单的空白程序也会被某些杀毒软件识别为木马或病毒。尽管各方都在积极解决这一问题,但截至2013年3月,误报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

误报问题的根源在于杀毒软件在识别未知程序时的默认处理方式。当面对陌生的流程指令时,一些杀毒软件会将这些指令视为“木马病毒”的流程,遵循“宁可误报所有,也不能错放一个”的原则。这种处理方式导致了易语言程序及任何其他未知程序的误报现象。

此外,易语言程序的潜在风险并不仅仅局限于误报问题。不正当利用易语言编写的程序,如盗号、木马、键盘监控等,即便寻求误报的方法,也无法逃避程序本身存在的危害。程序的报毒现象是其风险性的真实反映。

扩展资料

易语言是一门计算机程序语言。以“易”著称,以中文作为程序代码表达的语言形式。易语言的创始人是吴涛。早期版本的名字为E语言。易语言最早的版本的发布可追溯至2000年9月11日。可以说,创造易语言的初衷是进行用中文来编写程序的实践。从2000年至今,易语言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功能上、用户数量上都十分可观。

易语言编译和静态编译的区别

1、库文件和程序文件不同,编译是把支持库文件和程序分开来,如果给别人去用,别人却没安装易语言,就要把支持库文件带上给那人才能用。但是静态编译是把支持库文件打包到程序里去.这样,如果对方没装易语言也照样可以正常使用和独立编译。

2、可执行文件的过程不同,静态编译是编译器在编译可执行文件的时候,将可执行文件需要调用的对应动态链接库(.so)中的部分提取出来,链接到可执行文件中去,使可执行文件在运行的时候不依赖于动态链接库。但是编译就是把可执行文件和支持库一起写出到外部,在需要的时候直接对其中一个支持库进行搜索某一条命令。

3、编译过程不同,通俗的说静态编译是将支持静态版的支持库静态链接(需要链接器,一般用VC6的)到EXE中去,库就在EXE中,用时不用释放。 PS:支持静态的支持库是易公司出5.0时重新整理并发布的。和原来的不一样,而且通过链接器编译后,也和原来的独立编译大大的不一样,使静态编译出的EXE更像是VC的程序,只是像,并不是,

为什么易语言写的程序都会被杀

易语言的程序为何常被杀毒软件误杀?答案在于其历史背景、程序结构认知不足与病毒撰写者的不当利用。

首先,易语言虽在5.0版本后改用静态编译和VC链接库,其结构接近标准程序,然而,过往遗留的"支持库"问题,导致杀毒软件在识别程序时难以准确判断。

其次,主流杀毒软件厂商对于易语言程序结构的认知不够深入,一旦发现疑似易语言特征,便会采取通杀策略,缺乏精准识别能力。

再者,国内部分易语言爱好者可能滥用其特性撰写病毒,使得病毒特征码与云查杀系统对易语言程序产生警觉,误判为可疑程序。

特别提到360杀毒软件的识别机制较为粗放,面对易语言程序往往缺乏细致判断,仅凭特征即进行杀毒处理。

为使易语言避免此类误杀,需要网友们的广泛使用与支持,通过增加使用人群,促使杀软厂商深入研究易语言,提升识别准确率。

实现易语言成为主流编程语言的目标,不仅需要网友们的努力,还需要开发者吴涛等人的持续优化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