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揭秘2017年工作日总天数和7个工作日怎么计算天数的奥秘,希望我的分享能给你带来新的启发和知识。

一年工作日多少天工作日天数怎么计算

1、一年的工作日是250天。年工作日是365天减去104天(休息日),再减去11天(法定节假日),为250天。

2017年工作日总天数 7个工作日怎么计算天数

2、每一周的法定工作日为:5天,原则上自每周一至周五,周六和周日为工休日,完全适用国有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全年的法定工休日为104天。

3、全年的法定节假日为11天,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五一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

4、工作日通常分为四种,即标准工作日,特殊条件下的缩短工作日、延长工作日和无定时工作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在中国年制度工作日是多少天月制度计薪天数是多少

年制度工作日为250天,月制度计薪天数21.75天。

1、《劳动法》并未规定每月应出勤的天数,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2017年工作日总天数 7个工作日怎么计算天数

2、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所以计算可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3、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017年10月份工作日天数有多少天,工资怎么算

2017年国庆节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8天。这8天,只有四天是法定假日,后四天是双休日调休。因此,劳动者在四天天法定假日上班,用人单位应该按照日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这笔钱不得以调休来抵销。10月5日至8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可以选择给劳动者安排补休或者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日工资计算标准

正算法:工资=月薪÷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反算法:工资=月薪-月薪÷21.75x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月计薪天数=(月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出勤天数比例= 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案例:某员工月薪2175元,7月份有23个工作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2天,本月月薪多少?

正算法: 2175÷21.75×22×(21.75÷23)=2080.4元

反算法: 2175—2175÷21.75×1×(21.75÷23)=2080.4元

扩展资料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主要根据企业自身特征,但也要考虑以下3个因素的影响:

1)国家法定的最低工资率,或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和国家最低工资标准不是一个概念,但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国家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2)以企业内最简单、最不熟练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为依据。

3)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不应是一个固定的量,应该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该企业工资基金规模的变动适当的做出调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劳动法

2017年工作日天数 在线

2017工作日天数:

一月份18天,二月份20天,三月份23天,四月份18天,五月份21天,六月份22天,七月份21天,八月份23天,九月份22天,十月份17天,十一月份22天,十二月份21天。

扩展资料

工作日就是工作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职工工作时间条例》修改了工作时间制度,规定:“职工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因此,自1995年5月1日起,我国普遍实行每周工作5天(周一至周五)、每天工作8小时的工时制度。

标准工作日是指按法律规定,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职工所执行的工作日。

长期以来在我国,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实行职工每周工作6天、每周工作48小时的制度。根据劳动法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94年国务院的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从1月1日,1995年1至4月30日,1995年,实施普通工人每周工作五天半,每周工作不超过44小时的系统。

根据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工作时间>规定的决定》的规定,自1995年5月1日起实行职工每周工作5天、每周工作40小时的制度。

1995年5月1日实施本条例有困难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酌情延长实施期限;但企业单位最迟自1997年5月1日起施行。

2008年1月3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职工年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的通知》,规定职工年平均工作天数为250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