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靠谱的世界历史地图集

世界历史地图集:

世界历史地图集?世界历史地图网站

1、钱伯斯世界历史地图,是1981年12月三联书店出版的一本地图集,该书用了108幅彩色地图,浓缩了从公元前3000年到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历史,直观地展示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世界各国的兴衰,国际关系的发展,文化与宗教的演变;

2、古代世界历史地图集,被学界誉为是目前最具专业性和学术性的一本关于古代世界历史的地图集,是世界古代史研究最具匹配专业地图集,为读者提供了传统的和新兴的具有史地前沿性的学科成果;

3、世界历史地图集,本地图集是以反映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政区疆域为主的综合性参考地图集,一部能配合大专院校世界历史教学,具有中国特色,简明适用的世界历史地图集。

世界历史地图集?世界历史地图网站

最早的地图和地图历史

在文字尚未出现时,地图就已进入人类的视野,其中最早的地图在公元前6200年於土耳其地区出现。

15世纪时从13世纪原稿复制的世界地图,是首次描绘出北美洲海岸的地图在现今世代,我们倾向觉得地图是理性及科学的产物,其实地图本身也有神秘的一面。古代地图,尤其是在未知的领域中,常常跟非科学的宇宙观结合来表达人於宇宙的关系。

例如:中世纪的「TO地图」把耶路撒冷描绘成世界的中心,把地球当作耶稣的躯体。此时的地图没有经纬网和比例尺,科学实用价值丧失。相反地,地中海人的航海地图却是非常准确。

1568年,荷兰制图学者墨卡托创立了正轴等角圆柱投影。这个投影将等角航线绘制为直线,因此至今还在海图制图时使用。

扩展资料:

中国最早的地图:

1700多年前,西晋人裴秀主编完成《禹贡地域图》18篇,它是中国目前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历史地图集。

在序言中提出了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著名的“制图六体”,为中国传统地图(平面测量绘制的地图)奠定了理论基础,裴秀因此被称为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

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制图六体”是:一曰分率(比例尺),用于测定地区的大小;二曰准望(方向),用于确定各地物的方位;三曰道里(距离),用于确定道路的理程;四曰高下(高取下,取下为水平直线距离);五曰方邪(方取斜,取斜为直线距离,六曰迂直(迂取直,取直为直线距离)。

这六项原则归纳起来也就是现代地图学所论述的比例尺、方向和距离3要素,说明绘制地图必须制定比例尺,测出地物之间的方向,并求得各地物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裴秀还指出这“六体”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他认为,六体必须综合运用,互相参考,否则就不能正确绘制出反映实际地貌的地图来。裴秀提出的这些制图原则,是绘制平面地图的基本科学理论,为编制地图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它一直影响着清代以前中国传统的制图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地图的历史,也是人类的历史

世界地图集的历史溯源

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为创始人。他在公元2世纪出版的8卷《地理学指南》巨著中,第一次附了27幅世界地图和26幅局部地区地图。这些地图于15世纪刊印在阿拉伯文献内而留传下来。托勒密还首创圆锥投影及经纬网格,绘出“当时知晓的世界”地图。16世纪,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毕生编绘和设计世界和各国地图,后由他的儿子完成出版了多卷世界地图集。墨卡托创绘的圆柱投影绘制世界全图,十分便于在航海中定向导航,一直沿用至今。古代世界地图集内容比较简单,以普通地理图为主。现今世界各国出版的地图象,包括普通地图集和专题地图集,其开本大小、内容详简、使用对象、装帧形式已多种多样,这些地图集还注意了时效性和实用性。著名的《泰晤士世界地图集》,首版以散页形式于1920~1922年出版,此后陆续再版,现在每2年重新改版一次,选录最新的全球地学,环境科学研究成果,附地名索引20多万条。中国亦开始出版分卷大型世界地图集。1986年出版的第一卷非洲地图集,在内容设计和制印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