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说的秘密》介绍_

简介

名称:不能说的秘密

秘密舞会,为什么小动作大秘密

译名:Secret

地区:中国、中国台湾

类别:爱情/剧情

语言:国语

主演:周杰伦黄秋生桂纶镁

秘密舞会,为什么小动作大秘密

导演:周杰伦

类型:爱情

语言:国语

片长:90分钟

色彩:彩色

上映日期:2007年7月31日

监制:江志强、杨峻荣

编剧:杜致朗

原创故事:周杰伦

电影音乐:Terdsak Janpan(泰)、周杰伦

发行公司:安乐影片有限公司

制作成本:1000万港币

票房:内地3400万RMB,香港1500万港币,以及台湾,新加坡等地票房等

据搜狐票房计算,截止07年底,不能说的秘密在亚洲票房接近960万美元(注意是美元),2008年也会在韩国,日本上映

2007年 4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最佳视觉效果年度台湾杰出电影

主要演员表周杰伦饰演叶湘伦(小伦)

桂纶镁饰演路小雨(小雨)

曾恺玹饰演晴依

黄秋生饰演爸爸

周爸爸饰演生物老师

苏明明饰演小雨的母亲

黄俊郎饰演阿郎

杨峻荣饰演大胡子老师

林迈可饰演满口英文的老师

弹头(南拳妈妈)饰演阿宝

宇豪(南拳妈妈)饰演宇豪学长(“钢琴王子”)

张杰(南拳妈妈)饰演唱片店店员

阿杜(化妆师)饰演周大勇

雪糕(舞蹈老师)饰演雪糕学长

电影介绍

电影里,周杰伦与黄秋生再续父子情,他欣赏的桂纶镁也加盟进来。周杰伦说,电影讲的是青春岁月的故事。“电影表达的是希望大家珍惜身边最美好的,包括爱情和亲情,比我的初恋精彩多了。主景基本上在我的母校淡江中学。”他说:“之所以选择在母校拍,周杰伦解释说,是因为故事发生在校园里,母校的环境自己更熟悉,而且景色很优美。”

周杰伦坦言,当电影导演压力比起做演员大很多,当然也比拍MV更难。他说:“拍《头文字D》是第一次演戏,台词也不多。

“拍《黄金甲》时我一直发烧,那些戏是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拍的。电影导演制作上就要认真很多,要花很多时间准备。最难的还是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许多,还要学会兼顾。”

周杰伦说,这是他第一次导演电影,就好比自己多年前出第一张专辑那样,感觉战战兢兢的。他自称向导演刘伟强偷过师,学会了他快、狠、准三道绝招。

1月18日,周杰伦送给了自己28岁生日一份最有纪念价值的礼物,开拍自己的导演处女作《不能说的秘密》。影片投入1000万港币,完全由周董的杰伦传播出资。影片在周杰伦的中学取景,因此他选择在学生都不在校的寒假进行拍摄。在自己就读过的母校,周杰伦会在练琴的琴房以及老师办公室、教室等地拍片。

在周杰伦介绍了影片会记录他在校期间的感情故事后,引发了不少猜测。对此,周杰伦在年前曾进行辟谣,表示该片只是相当纯情的校园爱情。而其中的故事不仅有他自己的,还有身边人的故事。《不能说的秘密》是周杰伦筹划多时的导演处女作,黄秋生再度出演他“爸爸”。

台湾年轻女演员中演技不俗的桂纶镁与周杰伦搭档演情侣,还有好友刘耕宏、南拳妈妈等客串演出。

女主角桂纶镁在不久前接受采访时,曾评价《不能说的秘密》是自己出演的最轻松舒服的一部电影,桂纶镁还夸奖周杰伦EQ非常高,构图、分镜都非常有想法。

周杰伦首次执导,可谓尽情发挥天分,故事讲述一段高中三角恋,仿佛看到他当年的影子,似乎要借电影说出当年没有说出来的话。

香港制片人江志强为周杰伦的新作专程到台湾安排上映及宣传事宜。据知该片将由美商哥伦比亚团队负责发行,由于好莱坞名片多集中在6月上映,所以《不能说的秘密》片将避开这个档期,安排在7、8月暑假档期推出,主攻学生一族。江志强及周杰伦对这部电影期望很高,正策划参加10月在日本举行的“东京影展”。以周杰伦在当地的人气来说,如果该片能进军东京影展势必掀起高潮。

桂纶镁生于1984年,当她还是高中生时,被导演易智言在台湾西门町发掘并力邀其主演《蓝色大门》一片。她在片中饰演一位对于其性向很困扰的高中生,她忧郁的眼神演活了角色的迷惘。后来,桂纶镁被邀到淡江大学读法文系,更在第三个学年到法国留学。在学期间,她曾为不少歌手演出音乐特辑。

在《不能说的秘密》中,桂纶镁再次饰演为情所困的女高中生,与新一代小天王周杰伦合作。为了演好音乐学生的角色,她更苦练钢琴,与周杰伦合演一场四手钢琴演奏。剧情梗概叶湘伦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淡江艺术中学的音乐老师,湘伦自小在他的熏陶下,拥有非凡的音乐才华。这天是湘伦转读淡江艺术中学的第一天,当他跟着同学晴依参观校园时,突被一段神秘的钢琴乐曲吸引。湘伦随着琴音引领,走进一间旧琴房,发现弹琴招是一位清秀脱俗的女生路小雨,两人虽然没有交谈,但在四目交投之间,双方都泛起微妙的感觉。原来小雨是湘伦的同班同学,由于冒失的小雨上课时总是迟到,引起小伦的注意,两人的感情因此突飞猛进,更到达互相分享秘密的阶段;但每当湘伦问及那天在百年琴室所听到的神秘乐曲时,小雨总是回答:“这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一段充满浪漫悬疑的爱情从此开始……

最后湘伦发现小雨跟他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他们整整相差了20年。小雨也是湘伦爸爸的学生。在小雨读书时候,有一天,突然发现音乐教室的钢琴底下钢琴有一本乐谱。那本乐谱的名字就叫做《Secret》,乐谱上面还说如果把这段钢琴曲子快速弹奏完毕首次看见的人就是你将来喜欢的人。小雨一遍弹奏,那间教室的物品就一直移动。不知不觉,她就来到了20年后的这间教室。第一眼就看见了被音乐吸引过来的湘伦。

因为湘伦班上还有一个女生喜欢湘伦。但又只有湘伦能看见小雨。一天晚上,湘伦约了小雨在琴房见面,但是晴依先到了。湘伦闭上眼睛以为是小雨来了,就示意要她吻他。不巧这时候正好被小雨看见了。她以为是湘伦移情别恋了。一气之下好几个月都没有去学校。

湘伦找小雨找了好久。其实小雨来到了音乐教室。弹起了那首《Secret》这下子时光又回到了20年以前。路小雨跟叶湘伦的父亲说起这件事情所有人都认为小雨有精神病。小雨的妈妈还专门买了治疗精神病的药给小雨吃。她在学校也受到了同学的嘲笑。一个同学在课间写了一张纸条给小雨问她20年后失身了没有。小雨难过极了。回到家裏再也不肯去学校了。

湘伦跟小雨在一起的时候曾经对小雨说过,“我要在毕业典礼上专门为你弹奏一首曲子”。到了小雨毕业的时候,湘伦的爸爸来到小雨家里找小雨,希望她能参加毕业典礼。小雨想起了湘伦说过的话。和湘伦的爸爸合影完后,再次去了钢琴教室。又弹了一遍《Secret》,她到了20年后的湘伦毕业典礼上。听到了湘伦为她弹奏的《天鹅》。正在这时候舞台上的湘伦发现了她寻找了5个月的小雨。小雨看见湘伦看着她,马上跑了。湘伦钢琴还没有弹奏完毕也跟着跑出去追小雨。湘伦追到她的时候抱住了她。对她说:“答应我,不要再消失了。”湘伦的爸爸也追了出来,呵斥他要他继续去演奏。湘伦转身要小雨在教室里等他。转身的时候不巧又被小雨看见了晴依借给湘伦的幸运手链。小雨以为湘伦一直在骗她,又回到了20年以前。

湘伦毕业典礼完毕后来到教室。只看见他的两个朋友在偷别人的东西。湘伦问他们是否看见了小雨。他们很奇怪。湘伦继续说“就是那个在舞会时和我一起跳舞的女孩子”。他们听后都很惊讶,“舞会时,你明明是一个人在跳啊。”湘伦想起了那天舞会后,女生都对他说,“下次如果没有舞伴,可以来找我啊。”又想起小雨的确是有些奇怪——为什么她都没有朋友,也没人理她,而且她还不准湘伦在学校的琴房弹那首《Secret》?湘伦困惑极了,再次来到小雨家。看到了小雨和他爸爸的合影。还有那本《天鹅》,打开《天鹅》后,湘伦和小雨的妈妈看见了。小雨在20年前画的湘伦。小雨的妈妈这才发现错怪小雨了。他顿时感到很奇怪,湘伦回到家里后与父亲谈论了关于小雨的事情。

湘伦的父亲说。小雨是他20年前的学生。钢琴弹得很棒。就是有些喜欢胡思乱想。还说什么20年后喜欢一个男生的事情,他们都认为小雨是神经病。湘伦聼后恍然大悟,马上跑去学校的音乐教室,他去了之后发现那里很多人正在拆琴房,眼看时间就来不及了。他从窗户爬进去,用最快的速度弹起了那首《Secret》。家里的湘伦爸爸看见了小雨留下的《Secret》乐谱,发现小雨在20年前就在乐谱的尾页写下了“......我爱你”等字眼,落款是“路小雨”,湘伦的爸爸又掀开了左上方折着的一角,看见了“叶湘伦”三个字。他这才知道,小雨爱着的竟是他的儿子。他以最快的速度向学校跑去。与此同时,湘伦已弹奏到最后一段,终于来到了20年前小雨的世界……但是,湘伦因为再也回不到现实生活中,所以他并没有像小雨一样,而是真真正正的出现在了20年前,与小雨重新谱写出又一首感人的乐章……

二、为什么小动作大秘密

常言道:细微处泄天机。生活中的小细节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实本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动作是在长期的生活中无意识地形成的,因而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一个识人高手往往就是通过观察这些习惯小动作,在瞬间把握一个人的内心动态。

美国学者们曾做过一个作弊的试验。他们给受测者很难的问题,同时把答案放在他们面前,但是告诫他们“不能看答案”,然后监考人员走出房间。他们使用反视镜等器具,在受测者不会发觉的情况下,观察其行动。有趣的是,观察结果发现,靠自己的能力解答者,约有83%的人表现出咬指甲、含拇指、舐手背等习惯动作;而作弊的一组人中,做出这些动作的只有48%。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搔头或以手指卷头发,以及闻身体的味道的动作。靠自己能力答题的一组人做出这些动作的,约为作弊组的两倍。

这个实验不难看出,不断地压抑想看答案的欲望与苛求自己之后,无形中会使这些习惯小动作一一呈现出来。

这种测试在一般人群也同样具有相当程度的共通性。每一位考试人员,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搔头发、咬指甲的行为,将这种司空见惯的小动作加以分析,便是在日常人际关系中识别人心的一种重要手段。

1.遮口

以手遮口的人,大多生来比较羞怯,同时也容易顺应社会。尤其在笑的时候,用手遮口,盖住牙齿的人,此种倾向更为强烈。美国一位心理学者评论前总统卡特在笑的时候,总是有意展露他那副排列整齐的牙齿,称为“具有强烈权势意向的证据”。通过逆向思维,刻意遮住口的人,则具有相反的性格。

而对于女性,则与男性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一般认为女性口小是一种美丽的象征,而张口大笑有失修养,因此,女性多是以手挡口,掩饰口大的缺陷。当然,其中也有某些女性,在交谈之时,刻意地遮口,目的是刻意强调自己的女性美,企图让人认为她教养好,以期能够吸引对方,获得关注。

2.边说话边打手势

这种人与人谈话时,只要他们一动嘴,就一定会有一个手部动作伴随,如摊双手、摆双手、相互拍手掌心等等,好像是对他们说话内容的强调。他们做事果断、自信心强,习惯于把自己在任何场合都塑造成一个领导型人物,很有男子汉的气派,性格大都属于外向型。

这类人去演讲一定会极尽煽动人心之能事,他们良好的口才时常让你不信也得信。

这类人对朋友相当真诚,但他们不轻易把别人当作自己的知己。踏实肯干的性格使他们的事业都小有成就。

3.拉耳垂

有些人爱拉自己的耳垂。当我们谈话时,看到对方不断用手拉耳朵,这些小动作乃是希望打断对方的谈话。在小学里,学生们被训练出先举手后发言的习惯,此后,一遇到想发言的情况,便会有举手的欲望,可是又害怕这样做被人笑话,只好用拉耳垂的动作来替代。手经常用于制止对方行动,因此,一想到要打断对方讲话,便会一面在心里祈望,一面用手付诸行动。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拉耳垂的习惯。心理学家从研究中发现了希特勒就是一位习惯拉耳垂的人,这可能与幼年时期不顺利的生活遭遇有很大关系,这同时还体现了神经质的特征。

4.拍打头部

这个动作多数时候的意义是表示懊恼和自我谴责。

倘若有人有这样的动作,而他拍打的部位又是脑后部,那么这种人不太注重感情,而且对人苛刻,他选择你作为他的朋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某个方面他可以利用。当然,他也有很多方面值得你去和他交往,诸如对事业的执着和开拓等,尤其是他对新生事物的学习精神,你不由得从心底真心佩服他。

时常拍打前额的人一般都是心直口快的人,他们为人坦率、真诚,富有同情心。在“耍心眼”方面你教都教不会他。他很愿意为别人帮忙,替别人着想。这种人心里藏不住秘密,如果对人有什么得罪的话,他们也不是有意的。

5.摆弄饰物

有这种习惯的人多数是女性,而且一般都比较内向,不轻易使感情外露。他们的另一个特点是做事认真踏实,大凡有座谈会、晚会或舞会,曲尽人散后,最后收拾打扫会场的总是他们。

6.耸肩摊手

摊开双手,耸耸肩膀,一般是表示自己无所谓,满不在乎。习惯于这种动作的人大都为人热情,而且诚恳,富有想像力,会创造生活,也会享受生活。他们追求的最大幸福是生活和睦、舒畅。

7.抹嘴捏鼻

习惯抹嘴捏鼻的人,大都爱好哗众取宠,喜欢捉弄别人,却又不敢“敢作敢当”,这种人最终是被他人支配的人,别人要他做什么,他就可能做什么,没有什么主见。

8.常常低头

总爱低头的人为人慎重,讨厌过分激烈、轻浮的事,属勤劳型,交朋友也很谨慎。

9.掰手指节

这种人习惯于把自己的手指掰得咯嗒咯嗒地响。他们通常精力旺盛,非常健谈,喜欢钻“牛角尖”,对事业、工作环境比较挑剔。如果是他们喜欢干的事,他们会不计任何代价而踏实努力地去干。

10.腿脚抖动

这类人总是喜欢用脚或脚尖使整个腿部抖动,有时还用一只脚的脚尖去磕打另一只脚的脚尖或者以脚掌拍打地面。这种人喜欢自我欣赏,性格保守,很少考虑别人,凡事从利己出发,对别人很吝啬,对自己却很慷慨。但他们很善于思考,能经常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111.抚摸颈后

当一个人习惯用手抚摸其颈后时,往往是出现了心理上的懊悔怨恨等消极情绪。这个姿势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防卫式的攻击姿态”。在遇到危险时,人们常常不由自主地用手护住脑后,但在防卫式的攻击姿势中,他们的防卫是伪装,结果是手没有放在脑后,而是放在颈后。女人经常伸手向后,撩起头发,来掩饰自己的恼恨情绪,并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

12.谈话间频频咬手指或指甲

该动作表明此类人性格焦躁,易紧张,性格还非常不成熟,极其幼稚。

13.叉腰

有一种人喜欢当众叉腰。这种人总是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经过最短的距离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个姿势,就像V字是代表胜利的符号一样,成为他的特征。“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是这种人的特征。

14.抚弄头发

如果与你面对面坐着或站着,这种人总要时不时地抹抹头发,好像在引起你对他们发型的兴趣。其实这种人就是一个人独自在家看电视,他也会每隔三五分钟“检查”一下头发上是否沾了什么东西。

他们大都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爱憎分明,尤其嫉恶如仇。倘若公共汽车上有小偷,而乘客都是这种人的话,那个小偷一定会被当场打个半死。他们一般善于思考,做事细致,但缺乏对家庭的责任感。

他们喜欢拼搏和冒险,对生活的喜悦来源于追求事业的过程,而不在乎事情的结局。他们在某件事情失败后总是说:“我问心无愧,因为我去干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小动作常常难以引起人的注意,然而,它们却是忠于人的行为“主题”,详实地记录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动态。可以说,人的行为是由一个个小动作组成的,忽视了对小动作的观察,你就可能失去一种更好地把握一个人的有效途径。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慧眼看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