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阻击兽还是狙击兽进化路线,它们都是当前热门话题。如果你对它们感到好奇,那么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揭开它们的秘密吧!

阻击还狙击

是两个不同的字,概念也不一样的,不可混淆。

阻击兽?狙击兽进化路线

狙,带有突然,突袭的意思。

阻,带有阻止,拦截的意思。

狙,是念ju,没有zu,这个音,例如,狙击手。

基本字义

1.古书上说的一种猴子。

阻击兽?狙击兽进化路线

2.窥伺:~伺(暗中窥伺)。~刺(伺人不备,突然行刺)。~诈(诡诈)。~击(伺人不备,突然袭击)。

详细字义

〈名〉

1.猕猴 [macaque]

众狙皆怒。——《庄子·齐物论》

2.又如:狙狯(猿猴一类的野兽);狙杙(系猴的木桩;谓猴椽木);狙猿(猿猴)

〈动〉

1.窥伺;伏伺 [watch for]

从狙而好小察。——《管子·七臣七主》

2.又如:狙刺(伏伺行刺);狙狙(伺察的样子);狙候(伏伺;觊觎);狙觑(窥视);狙缚(伺伏擒缚)

〈形〉

1.狡猾 [sly]。如:狙猾(像猴子一样的狡猾);狙谲(狡诈);狙绘(狡猾奸诈);狙狂(狡黠狂妄)

阻,是念zu,没有ju,这个音,例如,阻击战。

基本字义

1.险要的地方:“马陵道狭,而旁多~隘,可伏兵”。

2.拦挡:~挡。~隔。~拦。~力。~挠。梗~。劝~。~击。~抑。~滞。~难(nán)。~塞(sè)。

3.艰难:道~且长。

详细字义

〈名〉

1.(形声。从阜( jù)声,且( jǔ)声。“阜”是土山,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险要的地方)

2.同本义 [dangerous place]

阻,险也。——《说文》

德行恒简以知阻。——《易·系辞》

黎民阻饥。——《书·舜典》

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川泽之阻。——《周礼·司险》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汉·班固《西都赋》

罙入其阻。——《诗·商颂·殷武》

3.又如:阻隘(险要之地);阻阨(据守险要)

4.妨碍物;障隔 [hindrance;resistance]

保其岩阻。——《三国志·诸葛亮传》

5.又如;险阻(险要阻塞之地);阻障(障碍);阻寻(排除险阻寻访);阻积(险阻众多)

〈形〉

1.地形崎岖多阻隔,道路难行 [(of road) dangerous and difficult;not level]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孙子·军争》

2.又如:阻修(阻隔而长远);阻长(道路艰险而遥远);阻深(险阻幽深)

3.沮丧。也作“沮” [dejected]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诗·邶风·雄雉》

其人惭阻,即日去苏。——《清稗类钞》

4.又如:意阻(意志消沉沮丧);阻丧(沮丧失色)

〈动〉

1.阻止;阻隔;阻拦 [hinder;block;impede;resist]

夫仆俱阻。——《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阻风不行。——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幸亡阻也。——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阻人走报。(阻止人家来报信。)——清·袁枚《祭妹文》

西后阻挠。——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2.又如:阻掯(阻挡刁难);阻拗(阻拦;阻挡);阻睽(阻隔分离);阻乏(阻止和减少);阻抑(阻止抑制);阻滞(阻碍滞留)

3.隔绝;断绝 [completely cut off;cut off;sever]

窜伏村墟,迁延岁月,音容久阻,书问莫传。——《剪灯新话》

4.又如:阻旷(隔绝)

5.感到疑惑不解 [feel uncertain]

是服也,狂夫阻之。——《左传·闵公二年》

6.凭借 [rely on]

夫州吁阻兵而安忍。——《左传·隐公四年》

7.又如:阻山带河(靠山环河);阻山(凭借高山的险阻);阻众(凭借人众力大)

8.离别 [leave]

常恐亲朋阻,独行知虑非。——唐·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9.推却,拒绝 [refuse]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诗·邶风·谷风》

10.又如:阻拒(拒绝;推却)。

朴达峰阻击战的过程

朴达峰阻击战,发生于1951年5月30日~6月5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朴达峰在金化西南六十多里,山势陡峭,林木茂密,是敌人冒险进犯金化必经之地。中国人民志愿军某营的英雄们从五月三十日到六月四日的六天六夜中,曾经在这里击退了美国侵略军步兵第二十五师的四十多次进攻,并且以极少的伤亡歼灭了一千三百四十多名敌人,击伤敌机两架,击毁敌人坦克一辆。

起始

美国侵略军第二十五师的两个连,虽在五月二十八日就到了朴达峰的山脚下,却畏首畏尾,不敢前进。他们在二十九日对朴达峰进行了试探性的轰击,到三十日拂晓才在猛烈的炮火和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开始向朴达峰进犯,但马上就遇到了志愿军勇士们的坚强阻击。

勇士们沉着地守卫在筑有强固工事的阵地上,待机打击敌人。当敌人的一个尖兵排进到离工事只有三十公尺的时候,一声号响,几十个志愿军战士一齐从工事里冲出去,成排的手榴弹掷向敌人,几十把刺刀接着就逼近了敌人的胸堂。敌人的尖兵排迅速被消灭了。接着敌人步兵在军官的督战下又连续发动了四次攻击,然而每一次都被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们粉碎了。

在作战中,藏在工事里的志愿军步兵们集中所有火力向着坦克后面的三百多个敌人猛烈射击,并且自动给后边的炮兵指点目标。敌人最前边的一辆坦克被炮弹打得烧起来,其余的五辆坦克回头就跑。敌人的步兵失去了坦克的掩护,被志愿军的集中火力打得抬不起头来。这一天勇士们一共打死了一百五十多个敌人;而自己只有一个人牺牲,两个人负了轻伤。第二天敌人虽然又组织了八次攻击,但都和前一天一样失败了。

第三天

阻击战的第三天,敌人妄想依靠更猛烈的炮火来夺取志愿军的阵地。他们从清晨三时起,集中了各种口径的炮,在飞机配合下连续进行了九小时的轰击。密集的炮弹和炸弹倾泻到只有两里多长的朴达峰的山脊上。但无畏的志愿军勇士们英勇不屈地坚守着阵地,在硝烟烈火中打退了敌人许多次冲锋。

当敌人分成三路又猛攻上来的时候,七连连长共产党员郭新年,虽然下颚被炸掉了一半,昏迷了多次,还竭力振作起来继续指挥战斗,并且对迫近的敌人投掷了三十多颗手榴弹,以致他的右手手指上缠满了手榴弹的拉火弦。副指导员刘汉也不顾自己肩上头上的重伤,继续向敌人打了七颗手榴弹。

他在英勇牺牲前的一分钟,还向战友们喊着“保卫祖国,解放朝鲜,保卫世界和平……。”十九岁的苗族战士刘兴文激动得流着眼泪,也高声地喊道:“保卫祖国就是保卫毛主席,就是保卫全国人民,就是保卫我们苗家!”他狠狠地抱起一箱手榴弹,跑到正在扫射敌人的机枪射手梁和庭跟前。

这时梁和庭突然负伤,敌人趁机猛扑上来,刘兴文就猛抛手榴弹,烟尘起处,敌人纷纷倒地。负了重伤苏醒过来的弹药手赵金平,看见刘兴文的勇敢行为,忘掉了自己的伤,抓住机枪朝敌人猛打。刘兴文就爬在他的近旁指点射击目标。他们正在把敌人成堆地击倒的时候,一颗子弹飞来,赵金平的右胳膊又负了伤,但他忍住了第二次负伤的痛苦,用着流血的右手继续打击敌人。赵金平每打完一梭机枪子弹,刘兴文就连续地抛手榴弹,掩护赵金平上子弹。

他们两人轮番从中午一直坚持到天黑,打退了敌人十一次冲锋。敌人死伤重大,光是遗弃的尸体就有五十多具。

最后两天

最后两天,连吃败仗的敌人指挥官变得更疯狂了。他们集中了一个战地所能集中的所有飞机大炮和坦克,用尽了一切攻击办法,暴躁地赶着被打得胆战心惊的士兵向着没有路的山梁进攻。志愿军的勇士们就迎头予以反击。共产党员柴云振带着全班战士猛冲出去,用冲锋枪打出了一条反击道路,直达敌人阵地,很快打掉了敌人营指挥所的两个地堡,敌人的营长被打死在地堡里。失去了指挥的敌人乱成一团。

侥幸活着的敌人将枪丢在地上,双手抱头,大声哭叫,滚着爬着地向后逃跑。这时另一个敌人军官正把准备用作第二次攻击的士兵驱赶上来,他们和那些往后跑的正好碰上,于是敌人就全部拥塞在一道山沟里,像蛆虫一样地乱成一团。志愿军勇士们这时在“出劲打呀,为牺牲同志报仇!”的口号下,集中了山头上各种火力,一齐向着这批溃乱的敌人猛烈扫射。

柴云振的冲锋枪打坏了,立刻拾起敌人的卡宾枪来扫射,子弹打完了就向敌人抛手榴弹,只他一个人就打死打伤了近一百个敌人。在志愿军勇士们这样英勇打击下,敌人全部崩溃了,像野兽见到猎人一样惊慌地逃离了这个雄伟的朴达峰。

整整六天六夜,志愿军这个英雄营的勇士们,完成了战斗任务,创造了歼敌一千三百四十多名的光辉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