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卫视的发展历程

1997年10月6日,安徽卫视上星播出,通过“亚洲3号”卫星覆盖欧、亚、非和大洋洲在内的54个国家和地区。

2010年,安徽卫视覆盖人口突破10亿,位居省级卫视第一位,并被评为“TV地标”中国省级卫视覆盖传播力第一名”,现已实现全国地级以上城市100%覆盖,并在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落地入网。

安徽海豚tv,安徽卫视海豚TV

安徽卫视上星播出之后,推出了《超级大赢家》、《剧风行动》、《周日我最大》、《男生女生向前冲》《超级演说家》《我为歌狂》《势不可挡》《非常静距离》《超级新闻场》《国剧盛典》等一系列名牌栏目,海豚第一剧场作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电视剧播出平台之一,曾播出的《夏家三千金》《甄嬛传》《烽火佳人》《爱情公寓4》等精品剧集收视排名前茅,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确立了频道强势品牌地位。“剧行天下,爱传万家”,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被誉为“安徽电视现象”,荣膺中国电视界的“五星上将”,人们普遍冠以安徽电视传媒界一个响亮的名称“电视淮军”。

安徽广播电视台曾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节目优势和技术优势,立足安徽,面向全国。贴近观众、不断创新,是安徽电视台努力的目标。安徽卫视在省级卫视中开频道特色化定位之先河,最先确定以电视剧为特色定位,从众多的省级卫视脱颖而出,成为业界著名的“五星上将”。面对电视媒体的激烈竞争,安徽卫视创新不止,不断进行品牌升级,从“电视剧大卖场”到“剧行天下爱传万家”,再到“好剧行天下,综艺乐万家”,始终引领中国电视业界收视动向。

安徽卫视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实施频道发展规划、栏目节目品牌建设机制、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选拔机制等六大机制建设,营造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环境,强化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力,增强媒体发展的后劲。

安徽卫视正以打造强势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安徽卫视为龙头,以节目创新为灵魂,以机制体制改革为动力,以人才战略为重点,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全力推进各项改革,实现发展的新跨越。作为在国内电视业界中享有盛誉的“电视淮军”,安徽卫视是一个以创新为导向、以创新为发展动力的典范。传承着徽商善于审时度势、出奇制胜的创新精神,安徽电视台紧跟时代对媒体提出的要求,稳中求变,从频道、营销、管理和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及时而全面的改革和调整,从而成就了“电视淮军”在媒体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奇迹。因为热爱创新、勇于创造,他们不仅生存得好,而且生存得快乐。安徽卫视品牌战略更加突出与鲜明,安徽卫视继续高举”好剧行天下,综艺乐万家”的品牌大旗笑傲传媒江湖。省级卫视第二位的收视排名,全国一流的迎客松贵宾服务和广告营销团队,成就了安徽卫视在省级卫视第一阵营的江湖地位。

2012年6月1日,安徽卫视改版,全面启用海豚称号,并对外隆重公布了电视台的吉祥物:海豚宝宝。

安徽海豚tv,安徽卫视海豚TV

2015年7月1日,安徽卫视上星18年最大一次改版,首推30多档综艺节目,取消22点档《星光剧场》,全力打造晚间920、10点和11点半三个节目带,全力出击20多档大型季播节目,其中,有以《中华百家姓》、《中国农民歌会》为代表的“国字”系列;有以《超级演说家》、《超能拍档》为代表的“超级”系列;更有以《丛林的法则》、《星动亚洲》为标志的“亿元”系列。

海豚台海豚台由来

安徽卫视被称为“海豚台”的由来主要基于其台标设计。以下是具体原因:

台标形象:安徽卫视的台标设计灵感来源于一只从海面跃起的海豚,这一形象生动且富有动感,因此被观众亲切地称为“海豚台”。粉丝昵称的官方认可:起初,“海豚台”只是安徽卫视粉丝们对频道的非正式昵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称呼因其独特的亲和力和辨识度,逐渐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官方正式接纳与品牌策略:自2010年起,安徽卫视官方正式接纳并使用“海豚台”这一名称,并将网络电视台的在线点播服务命名为海豚TV。这一举措显示了安徽卫视对这一形象的重视以及其品牌策略的转变。频道包装与营销策略:在2010年6月1日的大规模改版中,安徽卫视正式将“海豚台”作为其频道包装和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节目的剧场名称、预告滚动字幕,还是节目角标,都可见到卡通形象“海豚宝宝”的身影,它醒目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象征着频道的活泼与活力。

安徽广播电视报的简介

安徽广播电视报

《安徽广播电视报》围绕广播电影电视宣传为中心,刊登介绍广播电影电视节目,报道广播电影电视重大活动、影响文艺动态、声屏人物及引导鉴赏的评论文章,在坚持为广播电影电视服务,为广大读者、听众服务的办报方针下,报道社会热门话题,适当开展生活.2011年6月3日,《安徽广播电视报》已改版为《海豚TV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