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声传译是怎么工作的
摘要:翻译工作它本身的专业性是很高的,要求翻译者有特别高的素质。现在市场上这方面的人才是少之又少,但随着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在就业的时候会选择做一名翻译,目前翻译工作的类型也有很多种,同声翻译有哪些?同声传译是怎么工作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同声翻译有哪些
1、常规同传(无稿同传):译员在翻译时没有发言稿或幻灯片等相关资料,只是耳听现场发言,结合自己的译前准备,完成同传工作。这对译员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2、视译:译员事先拿到了发言稿或者幻灯片演示文件,翻译时一边听发言,一边对照讲稿完成翻译;
3、耳语同传:译员不是坐在同传厢(booth)中,而是坐在与会代表的身边,一边听发言,一边对身边的与会代表轻声地翻译;
4、接力同传:在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语言的国际会议中广泛使用的同传。
同声传译的工作内容
1、熟悉会议主题、内容和基本材料。
2、会议现场利用专门的同声传译设备,收听发言人讲话。
3、同步把讲话人所表达的全部信息内容准确、完整地传译。
职业要求
1、不打断讲话者,将讲话者的讲话内容转换成意思准确且完整的目标语言传译给听众;
2、有些讲话者语速比较快,还有可能有口音、夹杂或使用方言,需要同声传译员能够有很丰富的知识储备,反应迅速并能及时进行传译;
3、一般大型会议的同传传译,需要同声传译员经过3-4天的时间准备,将专业名词熟记。
工资待遇
从同声传译员的难培养、是稀缺人才、压力大可以想象出同声传译是一份高收入的工作。
一般来说同声传译员的一天收入为4000元-2.1万,甚至网传同声传译员的时薪可达8000元。高端人才招聘企业可与猎头网合作。
同声传译认证考试
1、国内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hinaAccreditationTestforTranslatorsandInterpreters--CATTI),是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ChinaForeignLanguagesPublishingAdministration)负责实施与管理的一项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已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在全国实行的、统一的、面向全社会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认证,是对参试人员口译或笔译方面双语互译能力和水平的评价与认定。
2、国外
(1)国际同声翻译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ConsultantInterpreters,简称AIIC)这一行业组织。该协会成立于1953年,IACI的会员身份被广泛认为是会议口译员的最高专业认证。要加入IACI,必须到全日制的会议口译专业深造两年,取得高级翻译学院的硕士文凭,参加工作后,必须做满150天的国际会议,并时时遵守口译学会专业道德规范,另外,必须有3个以上,会龄在5年以上的资深会员作保证人,保证人必须跟你在一个小组并肩工作过。归纳起来,加入IACI不需要考试,IACI实行的是更为严格的同行在工作中对你的审查。
(2)欧盟口译认证JICS(EuropeanCommissionJointInterpretingandConferenceService),设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它在85年引入中国,与外交部和商务部签订框架协议,旨在帮助中国培养高级翻译人才,特别是同传。筛选程序是先由各省择优推荐,参加选拔的口译人员的条件为25岁到30岁,有3年相关工作经验及英语专业本科以上学历。需要经过初试,复试和最后的面试。目前只有英语和法语两个语种。
世界上最大的口译团队是在欧盟委员会,欧委会口译总会正式雇佣的同声传译员就有近500名,可以把英语译成19种语言。
(3)加拿大口译和笔译工作者委员会(CanadianTranslatorsandInterpretersCouncil,简称CTIC),负责实施全国统一标准的翻译职业认证考试。CTIC下属的认证委员会负责指定认证标准和实施考试。认证委员会成员由笔译,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和术语学方面的专家组成。1975年,加拿大首先设立了笔译考试,后在魁北克地区设立会议口译考试,凡是有200个工作日或同等经历的专业口译者均可报考。
(4)澳大利亚国家口译和笔译工作者权威认证有限公司(NationalAccreditationAuthorityforTranslators&InterpretersLtd,简称NAATI),由联邦政府建立于1977年,总部位于澳大利亚首府堪培拉,是国际公认的口译及笔译资格认证机构,也是澳洲唯一的翻译专业认证机构。拥有NAATI资格认证,可以就业通行于世界所有英语国家。澳大利亚的笔译和口译员分为四个等级:助理口、笔译员,笔译和口译员,高级笔译和会议口译员,资深高级笔译和会议口译员。NAATI规定参加资格考试的基本条件为:口译人员必须有大学毕业文凭,笔译人员是大学毕业或由雇主出具具有相应工作经理的证明或是拥有翻译专业的高等教育学历。各语种翻译人员可以由下列三种途径获得NAATI的口、笔译认证:参加NAATI组织的考试;完成NAATI批准的某个澳大利亚大学翻译课程学习;取得NAATI承认的澳大利亚以外大学翻译专业的毕业证。
如何当翻译员
相对于语言上讲,每个人的语言水平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很多人的通病回事书写阅读还可以,口语不行,针对每个情况都有不同的方法,比如有的人读报纸有效,有的人就不行。首先是要去了解自己,分析好自己可以进行去应对的,能够显著提高自己的水平的。有的人可以听新闻,有的人可以看电影,有的人需要听磁带每个人的方法不同,但是只要是有效的方法都可以让自己提高,练习练习再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向口译人员靠近。
口语学习的关键就是模仿说话,包括语调,语音这两个部分。中国的易于教学很少重视语调,但是作为专业的翻译人员你进行翻译的都是需要很标准的语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客户感受到服务的标准化和专业话。这样的话可以通过跟读训练不断练习,注意一定搞懂每个单词的含义,尽量模仿发音语调,越像越好。
刚开始练习时,可以稍微的慢速,但是要逐步跟上速度。要注意同步阅读,放录音时同步跟读,争取自己的发音完全重合,注意发音,不断的听读,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通过听、读、写、译这几个步骤之后,熟练掌握技能。而后就是注意力。翻译时不仅要高度集中而且还要语言跟读,这是更难的范围。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跟着录音,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不如这段录音我只能错一处,这段录音我必须全部跟上翻译等等,从一百词两百词,不断增加,在累的时候或者想放松的时候提醒自己要跟上翻译。也可以进行模拟场合,把场景想象成十分重要的场合会议,或是发布会之类人数众多切翻译数量多的场合,以紧张的情绪不断的鞭策自己不停努力,知道能到达和集中注意力为止。在自己没有目标不想练习时,可以选择一个很好的榜样,以榜样的力量鞭策自己,向着外交翻译员学习,充实自己,达到提升的目的。
所有的翻译人员,都必须掌握口译的水准,为客户进行口译时,应时刻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并且不容忍自己错误的次数,在不断的实际工作中,丰富自我,先从笔译开始,不停的进步,才能积累经验。
二、同声传译是什么意思
同声传译,简称同传(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又称同声翻译、同步口译。是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演讲的情况下,不停地将其讲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同声传译的最大优点在于效率高,可以保证讲话者作连贯发言,不影响或中断讲话者的思路,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通篇理解。同声传译是当今世界流行的一种翻译方式,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通常用于正式的国际会议。目前,世界上 95%的国际会议采用的都是同声传译的方式。特点是讲者连续不断地发言,而译者是边听边译,原文与译文翻译的平均间隔时间是三至四秒,最多达到十多秒。译者仅利用讲者两句之间稍歇的空隙完成翻译工作,因此对译员素质要求非常高。同声传译也叫同步口译。
同声传译是一种受时间严格限制难度极高的语际转换活动,它要求译员在听辨源语讲话的同时,借助已有的主题知识迅速完成对源语信息的预测、理解、记忆、转换和目的语的计划、组织、表达、监听与修正,同步说出目的语译文,因此同声传译又叫同步口译。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同传译员以“闪电般的思维”和令人叹服的口译技巧,成功克服上述多重任务( multi-tasking)间的交织、重叠和干扰给大脑造成的能量短缺和注意力分配困难,使听和说并行不悖,成为与源语发言人一样令人瞩目的明星。根据 AIIC(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的规定,同传译员只要翻译出演讲者内容的 80%就已经算是合格了(同传译员翻译出演讲内容的 90%、 100%当然也有可能),因为很多人平时说话非常快,演讲时又只顾及自己的演讲内容或带各地的口音,同传译员只好调动自己的一切知识储备和经验来全力以赴。那些有意放慢速度照顾同传译员的演讲者毕竟不是太多,这就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同声传译是指口译员利用专门的同声传译设备,坐在隔音的同传室,俗称“箱子”里,一面通过耳机收听源语发言人连续不断的讲话,一面几乎同步地对着话筒把讲话人所表达的全部信息内容准确、完整地翻译成目的语,其译语输出通过话筒输送。需要传译服务的与会者,可以通过接收装置,调到自己所需的语言频道,从耳机中收听相应的译语输出。这一专门职业虽然叫做“会议口译”,但是除了广泛应用于国际会议之外,也广泛应用于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培训授课、电视广播、国际仲裁等诸多领域。就两种口译模式的使用情况而言,交替传译多用于规模较小且只涉及两种工作语言的场合,如外交会晤、双边谈判、访问考察、小范围磋商、记者采访、司法和准司法程序、宴会致词、新闻发布会,以及一些小型研讨会等。而同声传译,由于其具有不占用会议时间的优势,已发展成为会议口译中最常用的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国际场合。几乎所有正式的国际多语言会议以及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欧盟)都采用了同传作为标准口译模式。联合国官方正式使用的语言只有6种,按英文字母顺序为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6种语言同等有效,代表们发言时可以任意选用其中一种。秘书处日常使用的工作语言,则有英语和法语两种,实际上英语使用更广泛。
凡是联合国的正式会议,代表们的发言都要在现场用阿、汉、英、法、俄、西6种语言“同声传译”。正式文件,包括重要发言,都要用6种文字印出,因而每次正式会议都必须安排6种语言的翻译,不得有任何疏漏。
为了完成繁重的翻译任务,联合国秘书处有一支庞大的翻译队伍,由会议事务部管辖。口译和笔译分开,两者加起来有470多人,分别由该部下属的口译与会议司和翻译司负责。
“联大”会堂和各个会议厅都配有同声传译。每个语种,都有一个称之为“箱子”的同声传译工作室。6种语言共有6个“箱子”。开会时,每个“箱子”里通常坐着3位译员,每位译员头上都戴有耳机倾听发言,轮流对着话筒翻译。会场内,每个座位上都装有6种同声传译机,代表们可以按旋纽选择自己想听的语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设立在德国纽伦堡的国际法庭审判法西斯战犯时,首次采用同声翻译,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大型国际活动中采用同声翻译。
同声传译是各种翻译活动中难度最高的一种翻译,常常被称为外语专业的最高境界。
三、同声传译是怎么做到的
同声传译的概念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简称“同传”,又称“同声翻译”、“同步口译”,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讲话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同声传译员通过专用的设备提供即时的翻译,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的研讨会和国际会议,通常由两名到三名译员轮换进行。
同声传译特点
同声传译作为一种翻译方式,其最大特点在于效率高,原文与译文翻译的平均间隔时间是三至四秒,最多达到十多秒,因此可以保证讲话者作连贯发言,而不会影响或中断讲话者的思路,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通篇理解,因此,“同传”成为当今世界普遍流行的翻译方式,世界上95%的国际会议采用的都是同声传译。
同时,同声传译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通常用于正式的国际会议,因此对译员素质要求比较高。
同声传译形式
在会议进行的时候,同声传译员会坐在隔音的狭小房间(俗称“箱子”)内译员的工作场所(箱子),使用专业的设备,将其从耳机中听到的内容同步口译为目标语言,并通过话筒输出。需要同声传译服务的与会者,可以通过接收装置,调整到自己需要的语言频道,从耳机中获得翻译的信息。
联合国官方正式使用的语言只有6种,分别为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联合国大会会堂和各个会议厅都配有同声传译。每个语种都有一个工作室,6种语言共有6个“箱子”,每个“箱子”里通常坐着3位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