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天地图四川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北斗卫星实景地图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环球地图中国人数民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环球电子地图是目前全面支持谷歌、百度、高德、天地图等主流地图数据的最新地图导航软件。这款软件界面简洁、操作简单,可以让你轻松掌握最及时、准确的地图导航。你可以在这随时随地的更新周边地图信息,支持断点多线程传输
中国地形图
如图所示: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线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扩展资料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山、高原都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丘陵和平原主要分布在这一线以东。黄河、长江、珠江等主要河流发源于西部的高原、山区。
顺着地势的倾斜,东流入海。这西高东低的地形,按海拔的差别,略呈阶梯状,可以分为以下较明显的三级阶梯:
1、第一级阶梯
第一级最高的阶梯为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在它的南沿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屹立于印度次大陆印度河──恒河平原之北,山脉主脊海拔平均7000米左右,矗立于中国、尼泊尔边境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
它西与帕米尔高原相接,北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东以横断山脉同第二阶梯区分,地势从海拔4000米以上急剧下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下一级高原、盆地。第一级阶梯面上形成是印度板块不断插入青藏高原底部所致。每当印度板块北移,青藏高原亦相应上升。
从4000万年前开始,印度板块就不断北移,到现在,这一板块已大部分插入到青藏高原下面,把青藏高原抬高为世界最高的高原,这里地壳厚达70千米。高原面上横亘着几条近乎东西走向的山脉,自北向南依次为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海拔为6000米~7000米。
2、第二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介于青藏高原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其中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区,海拔一般为1000~2000米,惟四川盆地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
这一级阶梯面有些在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代已经形成,比较年轻的部分也都有3000万年的历史。它经受地壳运动的次数较多,地壳、断陷和抬升也较显著。
断陷的地方往往成为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而在这两个盆地之间的天山山脉却拔地而起,最高达7000多米,但在山顶部还保留着平缓的山顶面。深陷的盆地可以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为代表。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湖底,低于海平面155米。
3、第三级最低阶梯
第三级最低阶梯,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自北而南,有海拔200米以下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还有海拔数百米的丘陵和海拔达3000米以上的台湾山地。这一级阶梯的地形面受破坏较烈,原来的古陆已被断裂、切割、剥蚀成现在的丘陵状。
广大的平原发生于沿岸沉降地带,生成年代较新。至今一些沿海地区仍在不断淤积成陆。由海岸线向东,则是碧波万顷的海洋,沿海岛屿和南海诸岛星罗棋布,在水深不足200米的大陆水下延伸部分,是浅海大陆架区域,也属于第三级阶梯。
中国这种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西高东低、面向大洋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一方面有利于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海洋气流深入内地,对中国东部的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另一方面,这种阶梯状地形,使河流向东形成较大的多级落差,既有沟通东西水上交通之利,又蕴藏着有利于多级开发的丰富水力资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地形
红色地图的各地图集
全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统一部署,结合本地特点,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精心开展“红色地图”编制和服务工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自主研发了“红色天地”系统,并于此前为中国网络电视台和光明网联合举办的纪念建党90周年专题活动“红镜头”征集和新闻发布会提供了技术支撑;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基于“天地图”推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题地图网站——伟业宏图;中国地图出版集团精心编制了《毛泽东光辉历程地图集》;北京市结合北京地图网,在互联网上发布了革命历史博物馆、重要人物故居、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等专题地图;江西作为红色资源大省,推出了基于安源、井冈山、南昌、瑞金四个红色摇篮的江西省红色地图;陕西编制了《党中央在延安红色地图集》,开发了红色革命在陕西信息系统;江苏省编制完成了《红色江苏地图》,将在省委庆祝大会、省级机关表彰大会上使用,并向省各大中小学校免费赠阅;山西省的系列“红色地图”,直观再现了山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英雄历史;安徽、河南、四川、海南等地精心编制了本省红色旅游图和专题图;甘肃、浙江、上海等地分别推出和发布了本地红色地图互联网系统。
全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共研制互联网红色地图信息系统10余个,包括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制作的“红色地图”、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制作的“伟业宏图”、陕西省制作的“红色革命在陕西”、黑龙江省制作的“白山黑水红色游”;红色地图集有6种,包括《湖南红色地图集》、《党中央在延安红色地图集》等;红色专题图数十种,包括《湖北省红色地图》、《河北省红色经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