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环评手册和环评实用手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环评怎么做

1、先找环保局。一般来说,环保局要求你们做环评,要出一个预审意见,大意就是XX公司XX项目按照国家环评法的有关规定要做环评。预审意见里面会告诉你们这个环评是做报告书还是报告表。书比较贵,表比较便宜。

环评手册 环评实用手册

2、然后拿着预审意见找一个有环评资质的单位做环评。

3、环评做完后,拿着环评报告到环保局,环保局会安排专家评审。评审会上会针对本项目的环评报告提出若干意见。会开完了,环评单位按照会议纪要修改,然后形成报批稿,你们再拿着报批稿去环保局,环保局就会给你们出具审批的文了。

而且一般三个月后,环保局会到你们那做验收,主要是看环评报告里的环保措施有没有做到位,验收过了,就可以正式生产了。

扩展资料:

如何用环评参与宏观调控

环评手册 环评实用手册

1措施坚决全国各地实行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凡是违反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不予审批,凡是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实施。

2机制创新积极建立完善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本区域的产业规划环评工作。未开展区域产业规划环评、规划环评未通过审查的、规划发生重大调整或者修编而未经重新或者补充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查的,一律不予受理和审批区域内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3、2009年环评管理的新措施

分批审查减少程序对不同项目采取不同审查程序,及时召开专题会、常务会,进行审议。

便民高效缩短时间项目受理时间从原来的5天缩短为2天,项目审批会议的次数由原来每月一次调整为每月两次,有些项目随到随批,为保增长做好有效服务。

分类评估简化流程在确保环评质量的前提下,按项目的环境影响大小,实行分类评估、分类审查、分类确定时限,对“两高一资”项目严格执行环评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其过快增长,而对其他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项目简化项目评流程。

4严格遵守“四个不批、三个严格”原则

国家对不符合环保法律的建设项目设置了“防火墙”。

“四个不批”,是指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一律不批;

环境污染重,产品质量低,能耗、物耗消耗高,特别是污染物排放不能达标的项目一律不批;

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要求的,尽管项目经济效益好,但是当地的环境质量已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要求的,已经设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批;

建设项目如果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项目一律不批。

“三个严格”,是指严格限制涉及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项目;

严格控制高耗能,就是产业开发中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审批,并且要坚决杜绝已被淘汰的项目以所谓技术改造、拉动内需为名义上项目;

严格按照总量控制的要求,把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区域、行业、企业发展的约束条件。

5“区域限批”纳入日常监管

所谓“区域限批”是指如果一家企业或一个地区,出现严重环境违法的行为,环保部门有权暂停这一企业或这一地区所属或境内的除循环经济类项目外的所有项目,直到它们的违规项目彻底整改为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环评

环评总量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什么叫环评总量计算出来的。总量控制指标必须满足三个要求:

达标排放

符合相关环保要求,

技术上可行。

根据工程分析,每个项目不一样

问题二:环评中的总量控制指标是怎么得来的? 5分计算出来的。总量控制指标必须满足三个要求:1.达标排放,2.符合相关环保要求,3.技术上可行。

问题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总量计算在总量计算中,SO2,NOx,烟尘,是如下计算(根据不同燃料进行测算):

比如是燃天然气,则利用天然气排放参数(由“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上可查到)为SO2为1.0kg/万m3,NOx为6.3kg/万m3,烟尘为2.4kg/万m3;由此,计算使用的天然气量(体积:m3)则可得到SO2,NOx,烟尘排放量。

如果是燃煤,则SO2为燃煤量*含硫量(百分比)*2(即一份硫(32)生成2份二氧化硫(64))*0.85(此系数是经验公式)可得,烟尘为燃煤量*含灰量(百分比)*0.7(即煤中灰约有70%生成烟尘,30%生成煤渣;据此计算。

如果是燃油,则SO2为燃油量*含硫量(百分比)*2(即一份硫(32)生成2份二氧化硫(64)可得,烟尘为燃油量*油中含尘量(百分比)可得;据此计算。

废水中COD,氨氮总量计算:

先确定废水中COD、氨氮的平均浓度,则COD总量=废水量*COD浓度,氨氮总量=废水量*氨氮浓度,可得。比如废水量年排放10000吨,COD浓度为500mg/l,则COD总量=10000吨*500mg/l(即g/t)=5000000g=5吨。据此类推。

问题四:什么情况下要申请污染物排放总量无论什么情况都需要走总量程序!一般环评单位做完环评之后会给你填写总量申请表,即使是零总量也要写,如果是零的话,程序很简单。总量指标包含:氨氮 COD NOx SO2,如果你有排放这些,对应的总量就不是零了,程序时间稍长。而且要看所在地区总量分配情况,如果没有总量了,没法批给你,你就没法上项目了。

如果没有总量指标,你的项目环评理论上就过不了,项目无法建设。没用总量环评也不会给你批复的,因为总量分析是环评中的一部分,只有拿到总量你的项目才能上,拿不到,环评都没有必要给你批。

问题五:环评报告中年生产量是什么意思就是满负荷运行,按照设计规模来说,每年生产多少量的产品。

问题六:固废中环评量与环评去向指什么怎么填写环评量就是你环评报告里面预测固废的产生量是多少,环评去向是指对固废的处理措施,例如收集后外售

问题七:为什么环评批复上污染物总量指标内没有烟尘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越高,污染就越重,危害也就越大。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除了取决于排放的总量外,还同排放源高度、气象和地形等因素有关。污染物一进入大气,就会稀释扩散。风越大,大气湍流越强,大气越不稳定,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就越快;反之,则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就慢。在后一种情况下,特别是在出现逆温层时,污染物往往可积聚到很高浓度,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降水虽可对大气起净化作用,但因污染物随雨雪降落,大气污染会转变为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地形或地面状况复杂的地区,会形成局部地区的热力环流,如山区的山谷风,滨海地区的海陆风,以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都会对该地区的大气污染状况发生影响。烟气运行时,碰到高的丘陵和山地,在迎风面会发生下沉作用,引起附近地区的污染。烟气如越过丘陵,在背风面出现涡流,污染物聚集,也会形成严重污染。在山间谷地和盆地地区,烟气不易扩散,常在谷地和坡地上回旋。特别在背风坡,气流作螺旋运动,污染物最易聚集,浓度就更高。夜间,由于谷底平静,冷空气下沉,暖空气上升,易出现逆温,整个谷地在逆温层覆盖下,烟云弥漫,经久不散,易形成严重污染。位于沿海和沿湖的城市,白天烟气随着海风和湖风运行,在陆地上易形成“污染带”。早期的大气污染,一般发生在城市、工业区等局部地区,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大气中污染物浓度显著增高,使人或动、植物受到伤害。6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采取了控制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或采用高烟囱使污染物扩散,大气的污染情况有所减轻。高烟囱排放虽可降低污染物的近地面的浓度,但是也能把污染物扩散到更大的区域,从而造成远离污染源的广大区域的大气污染。大气层核试验的放射性降落物和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可广泛分布在大气层中,造成全球性的大气污染。所谓大气污染就是指正常的大气中主要含对植物生长有好处的氮气(占78%)和人体、动物需要的氧气(占21%),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0.03%〉和其他气体。当本不属于大气成分的气体或物质,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有机物等进入大气之后,大气污染就发生了。大气污染主要由人的活动造成,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包括路边烧烤)、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大气污染防治: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应结合城镇规划,全面考虑工业的合理布局。工业区一般应配置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位置应当在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使得废气吹响居住区的次数最少。居住区不得修建有害工业企业。加强绿化。植物除美化环境外,还具有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功能。加强对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如饭馆、公共浴室等的烟囱、废品堆放处、垃圾箱等均可散发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并影响室内空气,卫生部门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管理。控制燃煤污染。①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②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③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技术不够成熟,如果使用会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费用十分高.加强工艺措施。①加强工艺过程。采取以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毒性大的原料。采取闭路循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除等。②加强生产管理。防止一切可能排放废气污染大气的情况发生。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例如电厂排出的大量煤灰可制成水泥、砖等建筑材料。......>>

问题八:实际产量超过环评产量多少要求重新做环评?哪个法规中有相关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问题九:环评报告中的总量控制指标是如何确定的?你在环评计算中得到的处理后的量。

至于说区域的总量,和你给出的总量控制指标没关系。

注册环评工程师

附件:

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报考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条件者,均可申请参加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

(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1、取得本专业(指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详见附件16,下同)或相近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详见附件16,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2、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3、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二)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含相近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4、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6、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三)截止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或取得含相近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4、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0年。

6、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2年。

7、取得其他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5年。

8、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0年。

2008年度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

所使用的标准、规范及设计手册

一、规范和标准

1、《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烟气循环流化床法》(HJ/T178-2005)

5.2.2.5与5.2.2.6合并,修改为:5.2.2.5新建发电机组建设脱硫设施或已运行机组增设脱硫设施,不宜设置烟气旁路。如确需设置的,应保证脱硫装置进出口和旁路挡板门具有良好的操作和密封性能。

5.2.2.7条编号修改为5.2.2.6。

2、《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石灰石/石灰-石膏法》(HJ/T 179-2005)

5.3.2.5修改为:新建发电机组建设脱硫设施或已运行机组增设脱硫设施,不宜设置烟气旁路。如确需设置的,应保证脱硫装置进出口和旁路挡板门具有良好的操作和密封性能。

3、《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替代《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91)

二、设计手册类

1、孙克勤、钟秦编著:《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及工程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2、孙克勤、钟秦编著:《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设计、建造及运行》,化学工业出版社。

3、周至祥等编著:《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

附件:考试类别、级别、专业及科目代码表

考试名称及代码级别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及代码科目名称及代码

78.注册环保工程师

1.基础 01.基础.环保 1.基础考试(上)

2.基础考试(下)

2.专业 01.专业.环保 1.专业知识考试(上)

2.专业知识考试(下)

3.专业案例考试(上)

4.专业案例考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