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佳木斯二院的全称是什么

全称: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原名称:黑龙江省二院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俗称:佳木斯二院。

佳木斯百姓?佳木斯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在1942年9月建立的伪满赤医院的一片废墟之上,建立了东北军区第十三后方医院,这就是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前身。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三江地区享有盛誉。

扩展资料: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德祥街348号,占地面积32,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7,000余平方米。

始建于1942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是黑龙江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卫生部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系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医学教育中心、临床医学科研中心、疑难病诊断及救治中心。

荣获“爱婴医院”、“全国百佳诚信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改革创新奖”、“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也是黑龙江省的医保定点医院。

佳木斯百姓?佳木斯介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二、佳木斯介绍

佳木斯名字的由来

佳木斯,清康熙年间晚期写作“甲母克寺噶珊”,后汉译“嘉木寺”、“贾木司”、“

佳木斯”。“佳木斯”一词,一说赫哲语,意为“骨头”或“尸体”;一说满语,“驿丞”

或“站官”之意。

周属肃慎,汉晋属挹娄,南北朝属勿吉,隋唐属__,辽属五国部,金属胡里改路,元属水达达路,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属吉林将军三姓副都统辖区。

据史书记载,佳木斯是松花江通往黑龙江江口的古驿道,这里生活着满族的先祖肃慎,以后又称挹类人。佳木斯之称起源于何时,没有确切记载,只是到1720年,在《康熙皇舆全览图》上,在佳木斯地区上被与写作“甲母克寺噶珊”。1778年出版的《盛京、吉林、黑龙江标注战绩图》上,又以满汉文字称“嘉木寺屯”。按满语解释,佳木斯为驿丞,噶珊为村,所以佳木斯为“驿丞村”或“站官屯”。1888年,由依兰旗署高“东兴镇”,后因重名,恢复沿用佳木斯至今。

佳木斯1888年建镇,原名东兴镇,清末始称佳木斯,一九三七年析桦川县的部分行政区域设置佳木斯市。此地早在清雍正年间为三姓副都统辖地。光绪年间改置为依兰府地,光绪末年,佳木斯已成为具有百余户人家的小镇。宣统元年上派桦川设治员来佳木斯掌管行政事务,民国二年因遇水患,将县治移至悦来镇,并于此地设置县佐。自民国五年始,随着鹤岗煤矿和梧桐河金矿的开发,佳木斯迅速发展起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建立伪满洲国,日本武装移民在此开拓。康德元年十二月一日,伪满洲国改行帝制后,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成立三江省公署,佳木斯成为三江省公署所在地,与此同时,桦川县公署再度移驻于此,此地遂成为省、县的政治中心。佳木斯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地,而且也是经济中心和水路交通的枢纽。随着各种机构设施的陆续建置,佳木斯已初具建市规模。康德四年九月于三江省公署内设置佳木斯市制筹备处,同年十二月一日治外法权撤销后,正式建置佳木斯市。民国三十四年东北光复。民国三十六年六月五日公布新省区方案改东北为九省,将伪三江。东安两省合并为合江省,佳木斯市为合江省省会所在地。全国解放后,恢复东三省,佳木斯市隶属于黑龙江省,为县级市。

“佳木斯”这个地名的由来?

佳木斯市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汇流的三江平原腹地。有着6000多年人类活动的历史。

1986年出版的《佳木斯市地名志》和1996年出版的《佳木斯市志》都采用了穆哗俊的说法:“佳木斯原名‘甲母克寺噶珊’、‘嘉木寺屯’,为满语,意译为站官屯或驿丞村。”

另据有关资料介绍,佳木斯是个土名,1888年三姓副都统衙门在佳木斯屯建镇时官称东兴镇,当时镇中心就是今永红区志同街北市场那一带,但官称东兴镇未得通用,老百姓仍管这里叫佳木斯。1930年3月1日,东兴镇名废除,定名佳木斯镇,1932年5月17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佳木斯后,沿用了老百姓所熟悉的名“佳木斯”这一土名。

1937年12月1日,佳木斯镇升格,叫佳木斯市,沿用至今。佳木斯很不错后属吉林省、伪三江省、合江省、松江省,今属黑龙江省。今日的佳木斯已由一个荒凉的小渔相,变成祖国东北边陲的新兴城市,成为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佳木斯景点介绍

佳木斯景点介绍

佳木斯,简称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黑龙江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原合江省省会,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所在地。下面就是我整理的佳木斯景点,一起来看一下吧。

12月的佳木斯是如此美丽,以至于你来了大概就会觉得可以在这里好好安定下来了。

佳木斯,简称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黑龙江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原合江省省会,原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所在地。佳木斯是中国东极,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商贸和交通的中心,是黑龙江省通往俄罗斯、连接东北亚的桥头堡。佳木斯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通过江海联运,可连接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和东南亚各国,形成东北亚经济圈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大循环。

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12月的佳木斯最值得去的地方。

1、卧佛山滑雪场

佳木斯市卧佛山滑雪场建于2001年5月,位于佳木斯市郊区大来镇中大村。雪场经营面积12800平方米。雪场于2002年1月21日正式营业。目前雪场有初、中、高雪道4条,安装了双人吊椅缆车和伸缩拉杆式牵引索道。停车场,综合服务楼一栋,员工宿舍,造雪机一台、雪地摩托3台,雪上飞碟、雪地爬犁、雪地雪圈等项目,并设有咖啡厅、餐厅、酒吧、音乐厅等。是休闲渡假为一体的四季旅游胜地。

开放时间:8:00—18:00

门票价格:

成人票:80元。

儿童票:40元。

2、乌苏镇

乌苏镇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小岛上,东临大江,西依小河。从地球经度上看,它是中国疆域的最东端,是国人每天早晨最早迎来“太阳升起”的地方,故号称“东方第一镇”。每年夏至,黎明就降落在这“东极小镇”上了。此时登上伊力嘎山头,看第一轮红日从两江交汇处涌出,“沧海浴日,金轮晃漾”万物披上了金黄晨缕的奇观令人难忘。乌苏镇是中国最小的镇,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镇子。说这里是“镇”,其实这镇上原来只有一位男性居民。

开放时间:全天。

3、街津口

街津口位于黑龙江下游的同江县境内,距离同江市区东北45公里处,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六小”民族之一的赫哲族聚居地。这里是赫哲族的聚居地,游客可深入当地人家,领略赫哲族以捕鱼为生的特有风俗。被誉为黑龙江的"边陲名胜"。每到5—10月旅游旺季。到这里观光的人可谓"人山人海。

中俄边境的街津口是黑龙江畔一座美丽的小山村,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六小”民族之一的赫哲族聚居地。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价格:8元。

4、丽水温泉

丽水温泉休闲广场以温泉浴、养生保健、SPA水疗、绿色按摩为主题。汤原县丽水温泉特设了各种功效的泡浴池,在泉水中加入中草药、香料等材料,形成具有更好养生功效的药浴温泉,有针对性的提高了保健和调养功能。温泉游泳池:水深1.20~1.65米,水温长年保持在36~39摄氏度。四味养生池:通过不同滋养功能的中药,满足人体的各种需求。首乌可补肾填精,乌须发;防风可祛风除湿,宜痹止痛;红花可活血通络,化淤止痛;菊花可清热解毒,除暑祛烦。

5、抚远口岸

抚远县位于中国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界线长275公里。同哈巴罗夫斯克直线距离仅35公里,水上距离64公里。抚远口岸充分利用其地缘优势,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边贸合作。由抚远口岸沿黑龙江而下可达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共青城,由此经铁路可通往苏维埃港。继续沿黑龙江而下可抵黑龙江入海口的河港与海港城市尼古拉耶夫斯克,是黑龙江省和佳木斯市唯一的水上入海通道。抚远水域宽阔,江中无浅滩,口岸水域最深可达10米左右,平均水深4米,是黑龙江上我国一侧最佳的深水良港。

6、大亮子河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小兴安岭南麓汤原县大亮子河红松母树林场境内,总面积7171公顷,始建于1987年,1992年经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国内建园最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是以红松原始林景观为主体的天然生态旅游地,展现出古木奇伟、森林广奥、山石奇特、山水清幽,四季景象丰富多彩,自然风光隽美怡人的景观特色,被誉为“兴安明珠,三江翡翠”。公园内有驰名中外的原始红松母树林,了望塔、巨树岛、神木鸳鸯湖、抗联密营、望松楼、盘石松、千年古树、百年大鸟巢、野生动物展馆、原始猎屋等自然景观。

开放时间:8:00—17:00

门票价格:25元。

7、沿江公园

沿江公园位于佳市中心北部的松花江畔,东起港务局、西至万力木业,由老沿江公园及外滩公园组成,全长3317延长米,原沿江公园平均宽60米,外滩公园平均宽91米,全园面积267020平方米,它是带状公园,是一个环境幽雅、景色优美、开放式的文化娱乐公园。

8、水源山

水源山公园位于市区东南部,距市中心广场约3公里,占地面积64公顷。园内布局分为八大部分,包括面积达4.6万平方米,集休闲、娱乐、观赏为一体的门前广场区,位于园内海拔至高点堪称古建筑物奇观的眺望阁景区,百鸟齐鸣的百鸟园景区,以三江地区动物为主的大型野生动物观赏区,田园风情浓郁的草食动物散放区,可观看训兽及马戏表演的综合娱乐活动区,千姿百态的植物观赏区和建有荷化场的宁静休息区。水源山公园按规划建成后,目前在黑龙江省尚属一流水平,不仅是游览观光的场所,也是省动植方面的科普宣传中心,科学研究基地,水源山公园以它优美、典雅的自然风光,庞大珍稀的'动物群体,山水辉映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为丰富佳城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开放时间:周一—周日

门票价格:

成人票:10元。

儿童票:5元。

9、三江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属低冲积平原沼泽湿地,为三江平原东端受人为干扰最小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区内泡沼遍布,河流纵横,自然植被以沼泽化草甸为主,并间有岛状森林分布,均保持着原始自然状态。保护区内特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植被和水文条件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繁衍场所,据初步调查,共有脊椎动物291种,其中兽类5目12科37种,鸟类15目167种,爬行类2目3科5种,两栖类2目2科5种,鱼类9目17科77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白鹳、丹顶鹤,白尾海雕等9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天鹅、白枕鹤、雷鸟、水獭、猞猁等32种。

10、四丰山水库

四丰山水库位于佳木斯市西南郊区6公里处的英格吐河中游,属完达山系,海拔326米,多为俯山丘陵,相对高度100米左右,山坡平缓。因库址在四丰屯附近,取名四丰山水库。截英格吐河成四丰山水库,水库东侧山顶立有著名世界语学者、国际主义战士绿川英子及丈夫刘仁的合葬墓碑。控制流域面积88平方公里,总库容1100万立方米,是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养鱼等综合利用水库。;

“佳木斯”这个地名的由来是什么?

佳木斯市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汇流的三江平原腹地。有着6000多年人类活动的历史。

1986年出版的《佳木斯市地名志》和1996年出版的《佳木斯市志》都采用了穆哗俊的说法:“佳木斯原名‘甲母克寺噶珊’、‘嘉木寺屯’,为满语,意译为站官屯或驿丞村。”

另据有关资料介绍,佳木斯

是个土名,1888年三姓副都统衙门在佳木斯屯建镇时官称东兴镇,当时镇中心就是今永红区志同街北市场那一带,但官称东兴镇未得通用,老百姓仍管这里叫佳木斯。1930年3月1日,东兴镇名废除,定名佳木斯镇,1932年5月17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佳木斯后,沿用了老百姓所熟悉的名“佳木斯”这一土名。

1937年12月1日,佳木斯镇升格,叫佳木斯市,沿用至今。佳木斯很不错后属吉林省、伪三江省、合江省、松江省,今属黑龙江省。今日的佳木斯

已由一个荒凉的小渔相,变成祖国东北边陲的新兴城市,成为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佳木斯市有哪几个区,有哪几个所属县?

截至2016年,佳木斯市行政区域划分为4个区:前进区、向阳区、东风区、郊区,3个县:桦南县、桦川县、汤原县,3个县级市:同江市、富锦市、抚远市。其中,抚远市由黑龙江省直辖。

一、前进区

站前街道、永安街道、奋斗街道、南岗街道、亮子河街道、田园街道。

二、向阳区

西林街道、保卫街道、桥南街道、西南岗街道、建设街道、长安街道。

三、东风区

建国街道、晓云街道、佳东街道、佳南街道、造纸街道;松江乡、建国乡。?

四、郊区

佳西街道、友谊街道、大来镇、敖其镇、望江镇、长发镇、莲江口镇、长青乡、沿江乡、西格木乡、平安乡、四丰乡、群胜乡、高峰乡。

五、同江市

同江镇、乐业镇、三村镇、临江镇、向阳乡、青河乡、街津口乡、八岔乡、金川乡、银川乡。

六、富锦市

城关社区、二龙山、向阳川、锦山、头林、兴隆岗、宏胜、上街基、砚山、长安和大榆树??

七、桦南县

桦南镇、土龙山镇、孟家岗镇、闫家镇、石头河子镇、驼腰子镇、梨树乡、金沙乡、明义乡、大八浪乡。?

八、桦川县

悦来镇、苏家店镇、新城镇、横头山镇、星火朝鲜族乡、东河乡、梨丰乡、中伏乡、悦兴乡、创业乡、四马架乡、永胜乡。

九、汤原县

汤原镇、鹤立镇、香兰镇、竹帘镇、汤旺朝鲜族乡、胜利乡、吉祥乡、振兴乡、太平川乡、永发乡。

十、抚远市

抚远镇、浓桥镇、抓吉镇、别拉洪乡、海青乡、鸭南乡、浓江乡、通江乡、寒葱沟镇。

扩展资料:

一、佳木斯城市介绍

佳木斯,简称佳市,隶属于黑龙江省,是黑龙江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原合江省省会,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所在地。佳木斯是中国东极,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商贸和交通的中心,是黑龙江省通往俄罗斯、连接东北亚的桥头堡。

佳木斯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通过江海联运,可连接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和东南亚各国,形成东北亚经济圈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大循环。成为了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佳木斯环境绝佳,一年四季分明,有“华夏东极”“东方第一城”“东北小延安”之称,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智慧城市,曾经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全国三大湿地之一的三江湿地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5.6亿元人民币,人均生产总值38191.9元人民币。

二、位置境域

佳木斯位于中国东北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南起北纬45°56’至48°28’,西起东经129°29’至135°5’。幅员面积3.27万平方公里。是黑龙江省东部区域中心城市。佳木斯隔乌苏里江、黑龙江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比罗比詹相望,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被誉为“华夏东极”。

所辖抚远市被称为“东方第一县”,佳木斯市为“东方第一城”。是黑龙江省东部区域中心城市。佳木斯市东邻双鸭山市,西依哈尔滨市、伊春市,南接七台河市,北邻鹤岗市。拥有5处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与俄罗斯远东地区隔江相望。佳木斯的最东端,是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抚远三角洲,俗称“黑瞎子岛”,也是中国的最东方。

坚持以路为纲,带动城市扩张,是佳木斯近几年矢志不渝坚持的方向。按照沿江发展、两岸繁荣的原则,通过规划路网拉开城市骨架,使原来不足40平方公里的市区一下扩展到192平方公里的建城区,形成东起建国乡、西延敖其镇、南拓四丰山、北展莲江口,由城市外环路合围的“大佳木斯”框架,沿江自东向西发展成高新区、商业金融区、行政文化区、生态旅游区的多中心“串珠式”带状城市结构。

三、气候特征

佳木斯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3℃。冬长夏短,无霜期14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27毫米,日照时数2525小时,有效积温2590℃。冬长夏短,无霜期130天左右,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佳木斯

三、“佳木斯”这个地名的由来是什么

佳木斯市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汇流的三江平原腹地。有着6000多年人类活动的历史。关于佳木斯名称的由来一直是众说粉纭,发现较早标有佳木斯地名的是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出版的《康熙皇舆全览图》,上面把佳木斯这个地方叫“甲母克寺噶珊”(噶珊即村、屯之意)。1778年出版的《盛京、吉林、黑龙江三省标注战迹图》中的“嘉木寺”、《大清一统舆图》上的“佳穆斯”及《三姓志》所云的“贾木司”,都是佳木斯的曾用名。满语专家穆哗俊认为佳木斯为满语即清代的佳木斯噶珊,giya-musai“驿丞”gashan“村”,译成汉语为站官屯或驿丞地村;还有说佳木斯系满语“尸体”之意,相传这里为古代的墓地,在西郊敖其一带曾发现金、元时代的墓群;1926年出版的《桦川县志》认为“有汉人江明斯者曾居此,四无村屯,因以其名名之。“也有说”佳木斯在前清末期,曾经有东兴镇之称,但没有人知道它的来源。在1888年,此地居有汉人江明斯时,原称改为佳木斯镇,它的意思是因佳木斯生长着荗密的森林,表示此处有好木材之美称。”

1986年出版的《佳木斯市地名志》和1996年出版的《佳木斯市志》都采用了穆哗俊的说法:“佳木斯原名‘甲母克寺噶珊’、‘嘉木寺屯’,为满语,意译为站官屯或驿丞村。”

另据有关资料介绍,佳木斯

是个土名,1888年三姓副都统衙门在佳木斯屯建镇时官称东兴镇,当时镇中心就是今永红区志同街北市场那一带,但官称东兴镇未得通用,老百姓仍管这里叫佳木斯。1930年3月1日,东兴镇名废除,定名佳木斯镇,1932年5月17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佳木斯后,沿用了老百姓所熟悉的名“佳木斯”这一土名。

1937年12月1日,佳木斯镇升格,叫佳木斯市,沿用至今。佳木斯很不错后属吉林省、伪三江省、合江省、松江省,今属黑龙江省。今日的佳木斯

已由一个荒凉的小渔相,变成祖国东北边陲的新兴城市,成为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