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了解维京王国和维京是一个国家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为您带来全面的解读,助您在这个领域中游刃有余。
维京是一个国家吗
不是,维京,在古英语中,“vikinger”是在海湾中的人,而“wicing”代表海盗;“vikingar”在冰岛的土语中也意味着“海上冒险”。维京人的老家是挪威、瑞典和丹麦,开始只是打劫西欧大陆沿海的修道院,后逐渐对其他欧洲国家进行有组织的入侵,从爱尔兰到不列颠,从法国到东欧,维京人的身影随处可见。
维京时期的欧洲资料
维京人(Viking)就是北欧海盗,他们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一直侵扰欧洲沿海和英国岛屿,其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至北极广阔疆域,欧洲这一时期被称为“维京时期”,在英语中,这个词是从18世纪的传奇故事中引入的,有一种说法认为可能是来源于古代北欧人的语言,“vik”意思是“海湾”,“ing”意思是“从……来”,加起来“维京”意思是在海湾中从事某种事,“vikingr”是在海湾中从事这种事的人。另一种说法认为是来源于古英语“wíc”意思是“进行贸易的城市”,因为后来部分维京人定居到不列颠岛,并和当地人进行贸易。这个词曾经出现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古代茹尼文石碑上面,在冰岛的土语中也意味着“海上冒险”。在英语中“wicing”这个词首先出现在6世纪的古代盎格罗-撒克逊的诗歌中,意思就是海盗,但当时英国人并没有将北欧海盗称为维京。在中古英语中“维京”这个词已经消失了,但18世纪时又重新出现在传奇故事中,到了20世纪,“维京”不仅指海盗,意义扩展为指斯堪的纳维亚人,并出现许多新词如:“维京时代”,“维京文化”,“维京殖民地”等。由于后来斯堪的纳维亚人沿着俄罗斯的河流从事商业活动直到拜占廷帝国,并在河流沿岸设立殖民地定居,所以后来将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商人也称作维京,北美洲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也被说英语的人称为维京。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斯堪的纳维亚人都是海盗,他们和其他地区的欧洲人一样也是农民、渔夫和猎人,他们为了防止海盗入侵也成立了舰队,将所有的斯堪的纳维亚人都称为维京会造成混淆
最早见于历史记载中的维京海盗是记录在《盎格罗-撒克逊编年史》中的公元789年一次对英国的袭击,当时他们被当地官员误认为是商人,这些海盗杀死要向他们征税的官员。第二次记录是在公元793年。以后200年间维京不断地侵扰欧洲各沿海国家,沿着河流向上游内地劫掠,曾经控制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据说他们曾远达地中海和里海沿岸。其中的一支渡过波罗的海,并远征俄罗斯,到达基辅和保加尔。有些船队远航至里海,前往巴格达和阿拉伯人做生意。而更为著名的一支维京人向西南挺进,在欧洲的心脏地带掀起轩然大波。他们大肆劫掠不列颠半岛,并且还向欧洲大陆进行了侵扰。维京(Vikings)一词便带有掠夺、杀戮等强烈的贬义。维京人对于欧洲历史尤其是英格兰和法兰西的历史进程产生过深远影响。
11世纪时的德国历史学家不来梅的亚当曾在他的著作《汉堡大主教史》第四卷中记载过:“海盗们在西兰岛聚集了大量的黄金,这些海盗被他们自己人称为维京,我们称他们为阿斯考曼尼,他们向丹麦国王纳贡”。13世纪时,挪威国王哈罗德一世下决心要将这些海盗从苏格兰及附近岛屿清除出去,部分维京逃到冰岛。北欧的传说将他们描绘成无畏的英雄,但到了18世纪的传奇中又把他们描绘成强盗。欧洲人认为是斯堪的纳维亚农民业余去做海盗,但斯堪的纳维亚人认为可能这些人只是非法的强盗。又有一种说法认为是斯拉夫人中的海盗逃亡落脚在北欧
维京人的船是维京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维京人的一切都与他们的船有密切联系。维京船制造的材料主要取自高大笔直的橡树。维京船分为战船和货船两类。战船较轻,船窄,灵活轻便,又很耐风浪;而货船的船身又高又宽,船体也很重,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载重航行时可保持稳定。两类船都有通常所说的弯曲船首,用一整块完整的橡木精雕细刻而成。维京战船由于吃水浅,速度快,转向灵活,十分适合远征异地时突袭式的劫掠活动。但由于维京战船甲板是露天的,因此不能起到挡风遮雨的作用。风雨和巨浪仍然使维京人又冷又湿,冻死人和夜晚被巨浪卷下海淹死都是很常见的事。由此可见,维京人的这种穿越大海的征服行动无疑必须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坚定的毅力,在取得胜利之前首先要忍受极大的痛苦。因此维京人这个名词从中世纪强烈的贬义到了今天又带有勇气的含义。维京时代
从北方日耳曼人从公元790年开始扩张,直到公元1066年丹麦人的后裔征服英格兰,一般称之为“维京时代”,是欧洲远古时代和中世纪之间的过渡时期。维京人是著名的航海家,他们在设得兰群岛、法罗群岛、冰岛、格陵兰岛、都设立了殖民地,在10世纪末曾不定期地在美洲纽芬兰居住过。他们不仅是海盗,也同时进行贸易,甚至定居在欧洲沿海和河流两岸。有记录说公元839年他们曾作为拜占廷帝国的雇佣兵征服北非。他们的殖民地遍布欧洲,包括英格兰的丹麦区、基辅罗斯、法国的诺曼底等等。只是到了维京时代的末期,北欧才出现独立的国家和国王,同时也接纳了基督教,开始进入中世纪。直到欧洲各国王权强大,有能力抵抗维京海盗之后,维京方才逐渐开始消亡。传说中维京人戴着有角的头盔,浑身肮脏,蓬乱的长头发和胡子混在一起,用人的头盖骨作酒碗。实际上除了曾经在古代石刻中发现古代北欧人欢庆时确实头戴有角的头盔外,其他都不正确,古代北欧语言中skal意思是酒碗,被不正确地翻译成拉丁语“头盖骨”;当时维京人喜好清洁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
维京人的英灵殿是什么
近期刺客信条系列的游戏又出了新的篇章《刺客信条·英灵殿》,这使得很多玩家和对历史比较爱好的朋友们对英灵殿开始了探寻和了解。英灵殿是北欧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古代北欧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英灵殿吧。
公元 793年,一个充斥着杀戮和冒险的时代,于英格兰东北部一座与世无争的小岛…林斯蒂法恩岛上拉开了序幕。
在赞美主恩赐的圣歌中沉浸了百余年的修道士们,一直相信大海就是最好的天然屏障,无人可以横渡大海来侵犯他们教会的圣地。然而这样天真想法,在那个夏天彻底消散了,伴随着温暖潮湿的海雾,一艘艘龙头长船将北欧海盗的利刃送向修道士们的脖颈,那一天起所有西欧百姓在睡梦前所祷告的将不再是耶稣,而是祈求战争之神提尔对自己的怜悯。
关于这场单方面的屠杀和掠夺,英国编年史家 Symeon of Durham在其作品《Libellus》中是这样记载的:维京人无情地掠夺并毁灭他们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他们践踏圣物将其视为垃圾、他们挖开祭坛与圣墓将其中所有珍宝都抢走。他们还杀死无力反抗的修士,甚至将其衣服扒光驱赶至人群当中受人侮辱。
另一名修士更是将北欧海盗比作狼群:宛如群蜂一般迅捷又凶猛,北方的异教徒携带着前所未见的强大力量恶狠狠地扑向不列颠岛;随即又化身为残暴的狼群,在岛上肆意烧杀抢掠所见一切。
然而惨剧仅仅是接下来长达三百余年历史的开端,这段历史被后人称作维京时代。
从死之国降临
事实上,维京人并不指某一个种族或民族,而是对那一时期离开斯堪的纳维亚土地向外掠夺与探险的北欧人的统称,Viking的含义就是掠夺与强盗,因此维京人其实是一种职业,而北欧神话正是促使维京人所向无敌的精神支柱。
或许,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民族的信仰会如同北欧神话一样好战,纵使是信奉毁灭之神湿婆的印度教,也以虔诚赎罪、苦行禁欲为死后开启极乐世界的钥匙。
但在北欧神话的信仰中所有人都以能够英勇战死为荣。
因为奥丁等众神所生活的阿斯加德里有一座宏伟壮丽的英灵殿,而这座宫殿就是被用来款待那些战死沙场的英雄。
奥丁通过预言能力看到未来在阿斯加德将会有一场毁灭一切的大决战,名为诸神的黄昏。为了对抗这一末日,奥丁派遣自己的侍女女武神在人间选取无畏战死的勇士,将他们带入英灵殿为最终决战做准备。
在预言中末日降临时所有种族都将被毁灭,邪龙尼德霍格将从死尸堆中飞起,世界将会进入长达三年的冬季,火焰恶魔和冰霜巨人终将攻破阿斯加德的城墙,冥界中的亡灵也将蜂拥而出,追逐日月的恶狼将会吞噬它们的光芒让世界陷入无尽的黑暗。
这可能是所有神话故事中最为不幸的结局。
因此,北欧神话奠定了维京人好战且悲观的性格,他们清楚即使是诸神也并非万能的、并非不朽的,伴随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冬季越来越漫长,冬日无尽的黑暗更是让维京人坚信温暖终有一天会彻底消散,他们一定要在浩劫来临之前寻找一片全新的土地。
从那时起,维京人的掠夺从财富、粮食开始转变为领土。
从终死之国涌出的战士们清楚,自己要让子孙们诞生在一片无需担心能否熬过冬季的土地上。
不同的选择
寻找新的土地,在这一信念与目的的驱使下,三百年间维京人的长船与战斧成了所有欧洲王国的梦魇。然而在何处定居这件事上,不同的维京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他们有的东至君士坦丁堡,有的西至英格兰,这些不同的选择,最终为维京人带来了什么样的命运呢?
公元 865年,坐拥着英格兰北部与芬格兰领土的诺森布里亚国王艾勒,无论如何也没有想过自己将维京领袖朗纳尔扔进蛇坑处死的行为,不但没有阻碍维京人侵略英格兰的步伐,反而加速了自己王国覆灭的命运。
朗纳尔的儿子们无骨者伊瓦尔、勇士比约恩、白衫哈夫丹以及蛇眼西格德在得知父亲死讯后集结了一支大军誓要报杀父之仇。这批维京雄狮仅用了十三年就征服了当时大半个英格兰,有三个国家都被维京人所控制。
而诺森布里亚国王艾勒则被伊瓦尔以血鹰之刑处死,这种充满报复意味的北欧酷刑将他的胸腔从背后切开,折断肋骨将肺部拉出体腔,形成一个老鹰展翅的形状最终惨死。
整个英格兰没有人能够阻挡维京雄狮的南下,直到公元 878年,威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也就是如今英格兰人尊称的英国国父,利用持续不断地小规模骚扰战术击垮了长线作战的维京人,这些小规模的胜利使从未尝得胜利果实的英格兰士兵们士气高涨,在爱丁顿战役中一鼓作气击败了当时的维京领袖古斯伦,才避免了整个英格兰沦陷的命运。
那之后维京领袖古斯伦同意了言和,保留了威塞克斯王国,并占有除此之外的其他英格兰领土。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认为阿尔弗雷德实际上并没有获胜,他只不过是让自己的国家苟活下来了。然而阿尔弗雷德的精明并不在于取得一时的军事胜利,而是想要从文化和血统上将维京人彻底铲除。
在议和协议中,阿尔弗雷德要求维京领袖古斯伦信奉基督教,并为古斯伦和他最有名的三十名手下洗礼,古斯伦从此获得了一个基督教名字埃塞尔斯坦,此外阿尔弗雷德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古斯伦,促进了维京人与当地人的联姻。
无独有偶,公元 885年四万名维京战士一路杀到巴黎,但是久攻不破,因此在诺曼这一地建立起了军事要塞准备长期围堵巴黎。然而查理大帝的子孙见状却直接将一片领土封给了围攻巴黎的维京士兵们,并允许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王国,诺曼王国就此出现,突然获得土地与承认的维京人,开始称呼自己为诺曼人,而后来其他人称这片土地叫诺曼底。
向东进发的维京人则来到了今日俄罗斯、乌克兰的领地,他们在那里建立了留里克王朝,称呼自己为瓦良格人,并于当地东斯拉夫人融合最终成为了当今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的祖先。
可以看到,在面对维京人残忍地侵略时,当时的欧洲国家并没有选择与其死战到底,而是在追求双方共同和平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避让战争。而另一方面,留在欧洲大陆定居的维京人们,也开始不再承认自己海盗的血统,他们称呼自己为诺曼人、瓦良格人,他们遗忘了北欧诸神以及英灵殿的信仰,转而开始信奉基督教、接受教会的洗礼,与当地人通婚,最终失去了北欧人民勇猛的特性。
直到 1066年黑斯廷战役中哈罗德·格温森被一箭夺取了性命,欧洲最后一名真正的维京人从此消失了。
传说中的天堂
然而还有一少部分维京人没有选择在欧洲大陆的甜蜜乡中醉生梦死,他们先后发现了冰岛、格陵兰岛甚至还有美洲大陆。
梦想着新大陆的维京人驾驶着长船来到了冰岛和格陵兰岛,然而两处常年冰雪覆盖的严峻地理环境并不适合人类生存与定居,但是英勇无畏的维京人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折服,他们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殖民地,并以此为根据地持续向大洋彼岸进行探索。
而探索的最终结果就是坐落于美洲大陆的文兰(Vinland),即美酒之地。这里远胜于格陵兰岛和冰岛,物产丰富四季如春。
这是一片被维京人称作宛如人间天堂的地方,其常年绿草如茵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只出现在幻想里,因此有无数史学家对于文兰这一地是否存在表示怀疑。
在后来出土的文兰地图(至今无法辨别真伪)中也记载了关于冒险者埃里克森如何发现这片大陆的故事。
事实上根据地图描绘的地方,可以发现文兰应该属于现在的纽芬兰,而在纽芬兰也确实发现了维京人的遗迹,因此说维京人首次发现美洲大陆的说法也可以说是正确的。
身处海外的维京人建立起了由格陵兰-文兰到的殖民地。
但一切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一方面,格陵兰岛上地形崎岖,植被稀疏,人类基本无法在此长期生活,这里既没有广袤的牧场,也没有足够的木材和耕地,这也导致了他们可以建造的船只不多,不能派遣大量的维京人登陆海另一边的文兰。
另一方面,登陆文兰的维京人力量不够,没法征服奋勇反抗的原住民,导致最终没能在那里建立起真正的殖民地,这样一来格陵兰岛的生存只能依靠和欧洲维京王国的贸易航线了。
随着公元 11世纪开始,黑斯廷战役的失败使得这条贸易航线也最终被切断,格陵兰岛上的居民被全世界给遗忘了。被世界所抛弃的最后一批维京人他们只能坚守在这片荒芜的格陵兰土地上,让自己最后的生命归于这茫茫雪原。
与外部世界隔离的同时,格陵兰的气候也开始恶化,14世纪中叶开始世界进入小冰河世纪,全球气温变低,刺骨的寒冷不断侵蚀着格陵兰上居民最后生命线。饥荒随着严寒一并来临,没有人能够熬过这个无尽的冬天。
从后来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人骨上可以看出,到了维京文明的末期,格陵兰的维京人能活到 18岁的都是少之又少,而活下来的人中还有一半在 30岁之前就死掉了,男女平均身高还不到 1.5米。
从那以后格陵兰岛再也没有任何音讯。
时代最后的维京人,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永远地消失了。
诸神的黄昏
如今再看奥丁的预言,永无止尽的冬季、漫长的黑夜,人们终于明白或许一切都如神之所说:
维京人在征战之中将自己的血统遗忘,与外族融合,改信基督抛弃了英灵殿的荣耀,导致北欧诸神最终输掉了决战,从而为身在异国他乡仅存的维京人,降临了刺骨寒冬,将一切都彻底摧毁。
然而真的是如此吗?
维京人用其三百年间的征服和冒险,成为了现代文明最有魅力的一个传说。有无数文学作品、艺术作品都极力描绘那个时代维京海盗的异域风情,甚至美国宇航局的飞船探测器都用维京来命名,为的就是希望能有维京人一样的冒险精神。
电子游戏中也有无数作品在试图给现代人重现那一时期维京人的风貌,11月 10日发售的《刺客信条:英灵殿》就将带领玩家重回无骨者伊瓦尔征服英格兰大陆的故事。
我想,生命或许有尽头,但是这股精神与响亮的名声一定可以永久保留下来。
维京王国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维京是一个国家吗、维京王国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