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ely planet 下载?Lonely planet
- 跳转官网下载下载点击免费下载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lonely planet 下载这个问题,Lonely planet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lonely planet的IN系列和普通的有什么区别啊
相信很多老读者是因为Lonely Planet经典蓝脊指南系列那详尽的实地调研信息和独立的目的地观点而入手第一本LP指南的。我们也常常会收到读者的建议,想要看一些更轻(不论是重量上还是阅读感上)更多图的指南。IN系列指南就是能够满足这种类型读者的产品。
当然IN指南并不是只有图多字少(其实字也不少)这一个特点,更主要的是考虑了希望旅行本身也更轻一些的旅行者的需求。
我们在制作IN系列指南时,会更多地考虑适合3~15天行程的目的地,也会依据这种需求来进行内容的优化。在为有读图需求的旅行者提供更多临场感图片之余,还适时加入读者一向喜爱的背景知识,以小文章的形式分布在书中。
copy自“知乎”。侵删。
手握一本《Lonely Planet》的人,是怎么看待旅行的
从孤独行星到渐暗行星
撰文廖伟棠
和世界上许多曾经年轻的行者一样,十多年前我也是手握一本《Lonely Planet》就走向广阔世界的。第一个落脚地是巴黎,然后是诺曼底、伦敦、爱丁堡、欧洲、北美洲、东南亚??最难忘是在越南,为了减轻行李重量,手上的大厚书被我拆成无数小本,每个城市只用一部分,用完就扔。
《孤独行星》,这个书名让人充满遐想,地球固然在宇宙中是孤独的,但除了月球,它还有无数蚂蚁一样在它身上爬行的人相伴。在这样一个行星上,我想我更愿意成为凯鲁亚克定义的Lonesome Traveler(孤独旅者),相对于地球上其他的背包客――的确,这些人被称为“背包族”,但是他们背的背包可不是当年凯鲁亚克们的破帆布包,而都是Columbia、North Face这样有名的牌子,他们绝不是凯鲁亚克在《达摩流浪者》里说的“拒绝为消费而活”的Beats垮掉派,恰恰相反,他们一路消费过来、装备精良,他们的“流浪”其实别名叫“充电”或者“艳遇”。
当年以凯鲁亚克为首的Beat Generation主张“上路”,是为了把自己投入世界的漩涡中去,以自己的身体、心灵和遭遇的命运直接承受时代的烙印。
《在路上》主角萨尔和迪安疯狂地生活在一气呵成的文字中前进,投身于广阔的江河湖海中,他们那一代人就是以一颗赤子之心去体会他们的世界,和他们呆坐在电视前以获得复制思想的后代不同,他们的世界观都是直接和世界较量得出的,因而更加真实和独立。
每一次旅途,我只要走出旅馆,坐上交通工具或者安步当车,我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摄影师,用镜头与世界交流。晚上回到旅馆,我就做回一个诗人,尝试去写下那些我拍摄不下来的东西,同时又去检视一天的照片,看看有什么是无法用文字阐释的意象,在我自己的坐标系里,我把后者定义为好照片。
我出版过四本摄影集,第一本是《孤独的中国》,第二本为《巴黎无题剧照》、第三本叫《寻找仓央嘉措》、第四本名《伞托邦》,还有一本即将出版的,叫《微暗行星》――如此一头一尾,正好也组成了一个“孤独”“行星”。
《巴黎无题剧照》和《寻找仓央嘉措》实验着影像与诗的对话,两者之间应该是跳探戈一样若即若离,甚至爱恨交缠的,它们互相抗拒着彼此的命名,又互相成为对方的梦。
《伞托邦》更倾向于纪实,我尝试把自己完全当作街头上的一个年轻人,从他的眼睛去看那些烽火与炊烟、催泪弹与帐篷,里面也收录了十多首诗,则属于每天回到家里自舔伤口的痛定思痛。
现在这本《微暗行星》,可以说是最符合我预期的漫游者的摄影书。我从我十多年的中外旅游中撷取一些最暧昧的片刻――一如书名中的“微暗”,既是这颗行星将要入夜的,日本称为“逢魔时分”的那一刻,又是人心黯淡,回首伤神的一刻。
摄影集依拍摄的城市从A到Z排列,第一张摄于西班牙安达鲁西亚――也许是格林纳达也许是塞尔维亚,最后一张摄于西安。前者是两顶弗拉明戈歌者的帽子,后者是一个流浪汉,我觉得他像极了比肖夫(Werner Bischof,1916-1954)拍摄的《On the Way to Cuzco》(又称“安第斯山吹笛少年”),一样的结构,只是他背景的安第斯山换成了西安的街道、少年的牧童笛换成了吸管、少年的羊驼毛背包换成了流浪汉的家乐福塑料袋??比肖夫是我最中意的摄影大师之一,照片总有忧郁的诗意在,他拍的那个印第安少年专注、坚定地赶路,笛声似乎还在千山回荡。
所以我把这本《微暗行星》献给比肖夫。他倾注在一个印第安少年的心血和倾注在一个日本和尚、一对巴黎恋人的心血是相等的。我的摄影集也一样,对于巴黎、罗马这样我去过好几次,逗留过几十天的地方,我只选取一两张,一两张简直像随手拈来的照片。而许多匆匆走过的城市,我也选取一两张,一两张像在此生活过、爱过的人拍下的沉重的照片。
这不是一本旅游摄影集,没有风光美景;这也不是一本以田野考察为名的所谓人文实际猎奇的摄影集,里面都是平凡接近无人的人间。当这个星球渐渐暗下去,我没有放慢快门,我只想拍摄黑暗。
(图片选自廖伟棠摄影集《微暗行星》,香港Kubrick书店即将出版)
更多精彩原创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兰?(qdlanshe)
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南美洲目录
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列:南美洲目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交通便利的城市。城市周边:包括北部、西北部、大西洋海岸、中部湖区。巴塔哥尼亚和火地岛:独特风光。玻利维亚:
拉巴斯:必游之地。雷亚尔山脉、永加斯地区:自然美景。的的喀喀湖:著名景点。西南部和东南部:亚马逊平原。巴西:
里约热内卢:不容错过的城市。东南部、南部、中西部和东北部:各有风情。智利:
圣地亚哥:起点城市。北部、中部湖区和巴塔哥尼亚地区:包括鲁滨逊·克鲁索岛和大拉帕岛。哥伦比亚:
波哥大及其周边:交通便利。加勒比海岸和亚马逊平原:多元文化。厄瓜多尔:
基多和加拉帕戈斯群岛:自然奇观。北部、中部和太平洋海岸:各有特色。圭亚那地区:
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和圭亚那:详细交通信息和旅游建议。其他国家:
巴拉圭、秘鲁和乌拉圭:详细交通信息和旅游建议。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和亚马逊州。附加信息:
交通信息:到达和离开的实用信息。健康建议:旅行健康注意事项。语言指南和实用词汇表:方便沟通。幕后的故事和实用的记事本:丰富旅行体验。索引和世界时区表:行程规划工具。Lonely Planet 中文版完整书目大盘点 & 精彩新书预告
截至2021年12月,Lonely Planet已出版全新纸质指南共323种,包括国内版25本、国际版95本、全彩IN系列23本、自驾系列12本、旅行读物42本、口袋指南16本、日历系列3本、手账系列2本以及电子书83本。欢迎通过中国地图出版社天猫旗舰店、京东、当当购买正版指南,探索中国和世界!
2021年新书推荐
《环球巧克力之旅》是一本专为巧克力爱好者打造的美味指南,深入浅出地介绍巧克力的特性、口感、新潮配方,以及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巧克力店、种植园。《北京》IN指南带你深入体验北京的皇城文化、文艺氛围与顶级消费场景,提供丰富的地图和City Walk路线,让你全方位了解北京。
《云南》旅行指南则以详尽的古村落地图和专业的行程规划带你探索云南的迷人之处,包括壮丽山川、古老村镇和全然陌生的风景,带你走进云南的自然与人文。
福建、江苏、陕西、上海、世界旅行清单:500经典目的地排行榜等多本新书也于2022年面世,涵盖国内多个省份的旅行指南与旅行读物,以及探索世界经典旅行目的地的指南。
展望2022年,LP将继续推出更多新书,包括《广东美食之旅》、《带孩子旅行》、《四川另辟蹊径》、《重庆城市指南》IN指南、《广州城市指南》IN指南、《大理》IN指南、《湖北》旅行指南、《河南》旅行指南等,以及更多书目预计在2022年与读者见面。敬请期待!
Lonely Planet中文版书目大全
Lonely Planet经典蓝脊指南包含国内版与国际版,涉及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及南极洲的旅行指南。
Lonely Planet IN指南则包括台湾、香港、澳门、东京、京都、杭州、厦门、曼谷、清迈、青岛、成都、新加坡、北海道、西藏、苏州、广州、大理、丽江、迪庆、新疆、夏威夷、冲绳、日本另辟蹊径、西安、北京、上海等目的地的指南。
Lonely Planet旅行读物系列包括《50中国小镇》、《1000极致旅行体验》、《1000极致探险体验》、《101中国美食之旅》等。
Lonely Planet自驾指南系列涵盖中国西南、西北、东北、华北、德国、奥地利、瑞士、美国66号公路、太平洋海岸、澳大利亚、中国东南、华南、新西兰、欧洲、中国自驾等。
Lonely Planet口袋指南包括纽约、伦敦、斯里兰卡、米兰、湖区、巴黎、巴塞罗那、巴厘岛、普吉岛、柬埔寨、东京、京都、大阪、罗马、新加坡、曼谷、布里斯班、黄金海岸、迪拜等目的地的指南。
Lonely Planet手账系列包含Travel Notebook A与B,分别为《Explore Every Day》与《Meet You at Lovely Planet》。
Lonely Planet日历系列包括《MAPAHOLIC 2019地图迷日历》、《TRAVELHOLIC 2020好想天天去旅行日历》与《TRAVELHOLIC 2021旅行迷日历》。
更多新书介绍与推送请关注我们!愿每天都有Lonely Planet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