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笼络文言文怎么说

1.安慰规劝在文言文里怎么说

文言中的抚、勉、劝、谏都含有安慰规劝的意思。

这几个字表达安慰这种意向时侧重点各有不同。各个字在不同的文言文具体语境中表达安慰意向时也有一些区别。具体差别及各自在文言文中的举例如下。

笼络 笼络的意思

1.抚指慰问,安慰和周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及设备使抚表众。——《资治通鉴》,这两句中的抚即是安慰、抚慰之意。

2.勉指劝人努力,鼓励。以忠义勉其子,过庭多长者之言。——《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这里的勉即是鼓励规之意。

3.劝指说服,讲明事理使人听从和勉励之意。劝,勉也。——东汉·许慎《说文》;劝君更尽一杯酒。——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句中的劝都有是人听从劝勉之意。

4.谏指向帝王陈述各种可能的选择并提出其中最佳者,引申义是在帝王做出错误选择时直言规劝。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扶苏以数谏。——《史记·陈涉世家》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三句中的谏都是直言规劝之意。

笼络 笼络的意思
2.讽刺用文言文怎么说

可以用单字“讽”

【fěng】

①诵读;背诵。《汉书·艺文志》:“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者,乃得为吏。”

②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或规劝。《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张衡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③讥讽;讥刺。刘基《卖柑者言》:“而托子柑以讽邪?”】

也可用单字“讥”

①指责;非难。《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箫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规劝;讥笑。《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谤讥于市朝。”

【③讥讽;讥笑。《游褒禅山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二、笼络的意思

笼络的意思是用手段拉拢人心。

近义词:拉拢。

拼音:lǒng luò

释义:1、围绕;缠络;2、拉拢;控制。3.包罗;统括。

笼的部首:龙

笔画数:11

笼的结构:上下结构

络的部首:纟

络的笔画:9

络的结构:左右结构

造句:1.队里看她的成分算半个奴隶,又是个憨呼呼的小村姑,就想把她笼络到广大群众中

2.用官爵、钱物笼络各宗族部族的大小首领为其保卫国家和统治人民服务

3.孙权立国后,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虽对江东大族施以笼络,但政治观念的冲突与斗争不断激化。

4.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待人处事十分的圆滑,上面的疼爱,下面的敬重。

5.如何更好地庆祝又一政治新纪元的到来,而非像古罗马的统治者那样利用为笼络人心而施展小恩小惠的手段的策略以此开朝呢?

三、笼络的拼音

拼音:lǒng luò

【基本解释】

围绕;缠络。树根笼络。

拉拢;控制。笼络人。不过笼络耳。——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包罗;统括。笼络万品。

【引证详解】

1、围绕;缠络。

①汉班固《西都赋》:“罘网连紘,笼山络野。”

②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且小峯之上,每有巨树箕踞,其根笼络,与石为一,干盘曲下覆。”

2.拉拢;控制。

①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今乃驱委庸人,笼络小儒,以迁延大有为之岁月,臣不胜愤悱。”

②《宋史·胡安国传》:“自蔡京得政;士大夫无不受其笼络;超然远迹不为所污如安国才实鲜。

③《明史·李三才传》:“三才才大而好用机权,善笼络朝士。”

3.包罗;统括。

①《尹文子·大道下》:“过此而往,虽弥纶天地,笼络万品,治道之外,非羣生所餐挹,圣人错而不言也。”

②宋司马光《刘道原序》:“道原好著书,志欲笼络宇宙而无所遗,不幸早夭,其成者《十国纪年》四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