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3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数字社会的风险挑战与治理应对】 报告出品方:CAAI 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主编

完整报告获取:公众号【全球行业报告库】

焦作信息港虚拟社区 焦作市信息港

一、社会数字化与数字社会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加速渗透融合。科学技术尤其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与社会交往、社会服务、社区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不断渗透融合,社会正在由人与环境构成的物理关系向“万物数字化”和万物互联的数字关系转变,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征,社会运行的机理与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由科学技术引发的社会数字化变革,并全面融入到一个迈向智能的数字社会。

二、数字社会的发展演变与未来趋势

数字社会起源于数字和符号的诞生,发轫于计算机的应用,形成于互联网的普及。我国数字社会的形成主要得益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互联网的诞生而兴起,于21世纪初随着博客、QQ、微信等社交互联网的发展而得到快速发展,到21世纪20年代随着5G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形成。我国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以信息数字化为主的数字社会早期、以社交数字化为主的数字社会中期、以万物数字化为主的数字社会晚期。

2021年最为火爆的元宇宙(Metaverse)概念掀起了人类对未来社会的广泛想象。元宇宙虽然没有一个标准概念,但大致指的是利用区块链、5G/6G、人工智能、3D、VR/AR/XR、脑机接口等人类最尖端科学技术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有人认为,元宇宙是互联网技术的最新演化;也有人认为,元宇宙是人类存在状况的最新征候;还有人认为,元宇宙是人类数字化生存的高级形态。但是不管如何,基本可以认为,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同时也包含着基于数字化环境的新型社会生态的涌现。元宇宙为我们理解未来数字社会的形态提供了一种丰富的畅想。

焦作信息港虚拟社区 焦作市信息港

三、数字社会的基本结构

数字社会是一个由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共同构成的社会形态。在数字社会中,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既相互交织又互相区别。一方面,数字社会中的虚拟社会看似虚拟,却又可通过手机、电脑和多媒体终端清晰可见,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而且虚拟社会中的很多制度、规则、算法和伦理等又根植于现实社会,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数字社会中虚拟社会又在很多方面与现实社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运行逻辑,尤其是虚拟互动与现实互动的受众对象、互动规则及影响效果都存在明显的不同。数字社会中,这种既可区分又不可区分的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二元特征使其与传统社会有明显不同的独特性。

事实上,如果将数字社会的虚拟性和现实性视为数字社会的一种二元分析框架,却可以较好地认识数字社会的基本结构。按照数字社会的虚拟与现实的二元结构的区分,可以识别出数字社会的三种典型类型:一是纯虚拟社会,比如游戏和电影中的纯虚拟社会;二是纯现实社会,又称物理社会,比如饮食聚餐和住宿出行;三是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数字社会,这可以区分出增强型的虚拟社会、沉浸式的虚拟社会、角色扮演式的现实社会等不同形式的虚实融合社会。

四、数字社会的行动逻辑

在数字社会中,人的数字化是反映整个数字社会数字化水平的核心指标。人的数字化进程就是人从出生到托育、入园、上学、工作、结婚、生育、退休、养老乃至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因此,相较于人的社会化进程,人的数字化进程不仅要早,而且持续时间要长。人作为数字社会的行动者的独特性在于,人在数字化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数字虚拟性属性。在数字社会中,人是数字虚拟性和数字现实性相统一的行动主体。人的数字虚拟属性既是虚拟的又是现实的,既是数字的又是物理的。

社会行动蕴含着一定的行动逻辑,而这种行动逻辑是行动者所遵循的行动规则和行为规范。在数字化时代,行动者所遵循的数字化行动逻辑既是现实行动逻辑的数字化过程,又是超越现实行动的逻辑而呈现出新的行动逻辑。一方面,数字技术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超越了传统社会行动的地域、时间、人数规模、互动频次、传播速度和力度的局限;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群体组织的生成方式和互动方式,互联网诞生了大量的微信群、朋友圈和粉丝圈等。群体之间的互动模式、网民的互动结构、互联网的意识形态结构、虚拟社区的形态、家庭的数字化和虚拟化等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的内涵、特征和弹性,传统的垂直、单向、金字塔结构正向扁平、多向、椭圆结构转变。

五、数字社会的主要风险

(1)隐私无限数字化的风险

数字社会最大的风险是个体隐私丧失的风险。数字社会旨在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大程度地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但是,数字社会是一个数字化高度发达的社会,是一个时时、事事、处处、人人都被数字监控的社会。在这个万物都处于监控的数字社会中,人类好比在摄像头面前“裸奔”,人的隐私存在被无限度数字化的风险。

(2)人性消失的风险

数字社会可能会有大量的机器人存在,人类与机器人的互动将会更加频繁。在这个互动过程中,人类可能在与机器人的互动中慢慢地将人类看成机器人,甚至将部分人类看成比机器人还差的人群,长期如此,导致部分人类会异化为如同机器人般的人类,并逐渐丧失人性。因此,在数字社会建设中,要弘扬人性的光辉。

免责声明:以上报告均系本平台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资料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如对内容存疑,请与原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完整报告获取:公众号【全球行业报告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