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上古纪元是当今热门话题,但是它们的内涵和影响力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为你们揭示它们的本质和重要性,希望能够为你们带来新的认识。

上古前面是什么朝代

上古时期指的是哪些时期?

上古纪元(英雄纪元)

没这么复杂,上古包括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和夏尚周三代,以及春秋战国,秦汉。近古包括三国,晋,南北朝。贰古包括:隋、唐、宋。近代包括:元明,直到清朝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现代就是直到现在。

中国的上古时代是指哪个时间???

青帝——太昊伏羲氏(华夏上古秘史及中华文化传承)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指地球最早的八个太古时期,分别是:天古、地古、玄古、黄古、宇古、宙古、洪古、荒古八大时期,然后传说已经结束,历史这才刚刚开始,继八大太古时期之后就是我们人类祖先的远古时期。远古之后就是近古,远古最后一个朝代是混沌朝,远古混沌朝之后为近古二十八朝,近古分为上古六朝、中古九朝、下古十三朝!上古六朝:盘古朝、天皇朝、地皇朝、人皇朝、大巢朝、燧明朝,中古九朝:弇兹朝、伏羲女娲朝、神农朝、轩辕朝、少昊朝、颛顼朝、高辛朝、青阳朝、陶唐朝,下古十三朝: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上古纪元(英雄纪元)

远古人类发展到最后一个时期即混沌朝灭亡之后,地球已经变化成一块新的统一的大陆叫做盘古大陆,而盘古大陆则以新形成的昆仑山为中心,昆仑山周围为——昆仑洲(赤县神洲):东中亚和南西亚;昆仑山以东为——大瀛洲(东胜神洲):南美洲和姆大陆;昆仑山以南为——蓬莱洲(南瞻部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昆仑山以西为——大西洲(西牛贺洲):欧非洲和兰大陆;昆仑山以北为——太平洲(北俱芦洲):北亚洲和北美洲。

大约在32670万年前的地球文明,发生了远古最后一个时期混沌朝灭亡的大灾难之后,地球被笼罩在一片瘴气毒雾中白天黑夜都不能视物,这个过程持续了二百五十万年。大约在32670万年前的某一天,包裹地球的大雾终于在外来文明的干涉下逐渐散去,于是天地再次复见清明,此时这一天叫做开天辟地元年,也是盘古氏在昆仑山建立上古盘古朝之时,地球文明进入了人类近古时代的上古时期。上古第一朝盘古朝之后,是天皇氏望获建立了天皇朝,纪元为天灵元年,发明了数字、天干、地支和工具,开创了五行文化,婚姻为血缘群婚,开始使用天然火。在之后有地皇氏岳鉴建立地皇朝,纪元为地皇元年,古史记载地皇朝贡献有三,一定三辰,二分昼夜,三有岁月,使人们有了时间概念,具有成熟的语言,地皇朝诞生了日历和武术。地皇朝之后又有人皇氏恺胡洮建立了人皇朝,纪元为九皇元年,以九条河流划分了九大行政区域,这是九州最早的由来,诞生了以树皮为材料制作的原始华服。人皇朝诞生了以《九头纪》为首的最早的非文字史书以及大量原始城镇。

盘古和三皇时期之后是大巢朝,君主有巢氏为自己取名伏羲,纪元为巢皇元年,大巢朝为母系社会时期,男子以打猎和捕鱼为主,女子以采集野菜和挖掘块根为主,禁止同族同辈男女通婚,群婚。同时诞生了以兽皮为材料制作的原始华服。人类在经历了大约6650万年前大巢朝文明的毁灭大灾难之后,终于在大约6000万年前由当时的中原人,燧人氏燧允婼发明了燧石取火建立了燧明朝,纪元为燧皇元年,人类进入了燧明朝时期,燧皇仍被称为伏羲。其中伏羲是部族首领的专用称号,而女娲、弇兹则是部族副首领的专用称号。古史称燧明朝的人民知天文,识地理,为离禽命名,立传教之台,兴交易之道等,燧明朝的服饰是兽皮为主树皮为辅的原始华服。燧明朝的婚姻制以母糸氏族族外群婚制,立土台传教知识,师道之兴始于燧明朝燧人氏燧皇。燧明朝分裂出弇兹朝后仍然存在!

大约5500万年前—5000万年前,昆仑山燧皇首领伏羲发明了二进制,演绎八卦,而女娲和弇兹的绳结文字也获得完善和发展,人类进入原始文明时期。此时伏羲的地位越来越高,昆仑人称伏羲为太昊伏羲,即太阳神的意思。而同时女娲和弇兹则分别是赋予了满月神和新月神的意思。太昊伏羲生有五个子女,分别被封为五帝:青帝、赤帝、白帝、黑帝和黄帝。太昊伏羲和女娲早年养育有四个子女。长沙楚帛书云:“长曰青干,二曰朱四单,三曰白大橪,四曰□墨干(□......

上古时期是什么时候

远古时代:五帝

上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中古时代:秦汉至清

目前史学界没有“下古”的概念。至于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线,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据目前最高史学权威《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22卷本),上古和中古史的划分是以秦皇朝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就是满清皇朝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第二种说法,是采用欧洲历史的学说,世界上古史是世界范围内的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而欧洲的奴隶制衰亡是以公元476年为标志的。故此,第二种说法是公元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后是中古史。由于我国对上古、中古的划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划分问题,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所以,暂时,我们就以《中国通史》为准了。

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上推到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开端——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1989年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出版,避开了古史分期问题,代之以时间意义的“上古时代”、“中古时代”。白寿彝在题记中说:“从历史发展顺序上看,这约略相当于一般历史著述中所说的奴隶制时代。但在这个时代,奴隶制并不是唯一的社会形态。我们用‘上古时代’的提法,可能更妥当些。换言之,可以简单归纳为:远古时代:五帝上古时代常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古时代:秦汉至清

远古与上古时期那个更早?

远古时代指的是从人类出现到国家形成那漫长的历史时期(从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这段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这个时代大约经历了二三百万年。

当古猿从树上走到地面生活,并用石块和木棒作为劳动工具的时候,人类社会就产生了。人们最初结成几十个人的小群体,过著茹毛饮血的生活。这种群体生活的历史相当长,至少占人类有史以来的99.7%以上的时间。大约在1万多年以前,人类社会组织发展成按血亲关系组成的集体──氏族公社。早期,氏族成员按母亲的血统确定亲属关系,叫母系氏族。氏族内由氏族成员民主选举最有声望的人担任首领。母系氏族时期,世界五大洲都有人类居住。随着生产的发展,男子的劳动地位越来越重要,亲属关系也由父亲血统来确定,父系氏族就产生了。后来,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未必有亲属关系的一群家庭组成的农村公社又取代了氏族。

原始社会是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剥削的社会,同时也是生产水平极端低下的社会。最早的人类用简单石器和木棒采集植物的根、茎、种子、果实,猎取动物,作为食物。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已经能够在磨制的石器上钻孔,装上木柄,制成石斧、石锄和带尖石的枪矛,还发明了鱼钩、渔网,用人工取火和制造陶器。工具的进步,使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母系氏族时期,人们能够建筑木结构的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后来又培植了小麦、大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驯化饲养了狗、羊、猪、牛、驴、马等,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了。父系氏族时期,手工业也发展起来,纺织、陶器制造、榨油、酿酒已成为专门的行业。一些地区的居民开始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生产的发展也带来了剩余的产品,产生了贫富分化,进而是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各社会集团之间矛盾的加剧。这些就促成了国家的出现。原始社会也就到此终结了。

原始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语言和象形文字。语言和文字又促进了人的知识积累和扩大,文化也随着有了发展。原始人类已经创造了最早的绘画、音乐和舞蹈。由于自身能力和认识的限制,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交织一起,构成了原始宗教。氏族上层还出现了控制神权的僧侣,他们维护已经出现的贫富分化局面,加速了原始社会的解体。

中国的远古历史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对天、地的出现及人类的产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在中国,有关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一类的传说流传久远。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考古学、古人类学和地质学的发展,揭示了地球形成的奥秘,也揭示了人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目前,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在非洲发现的人类化石,距今已有300余万年,因而非洲被认为是人类的起源地。在中国,重庆市巫山县发现的「巫山人」化石,距今也有200万年。此外,还发现了许多古人类化石,如年代稍晚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等,数量很多、分布地域也很广。因此,中国的考古学家提出:东亚地区也是人类起源地。

人类的出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它是古猿演变而来的。最近几十年间的考古发现和古人类学研究的成果证明,古猿与早期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使「从猿到人」的学说,获得越来越多的证据。

人类的出现与劳动有关。人类最初制作和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考古学家为与后来出现的磨制石器相区别,将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后者(即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为了研究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与进步,考古学家还将它们分为早中晚三期。旧石器时代所分的早中晚三期,与古人类学家依据古人类的体质特征所分的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这三个阶段大体是一致的。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打制石器以粗厚笨重、器类简单、......

上古中国历史,三黄五帝时期?

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字记载始于中古九朝第一朝弇兹朝晚期,距今约上万年的文字文明记载由此开始。客观地说:中国文字历史有一万多年,文字这是文明诞生的标志!

中国的朝代史总共分为,中国上古六朝:盘古朝、天皇朝、地皇朝、人皇朝、大巢朝、燧明朝,中国中古九朝:弇兹朝、伏羲女娲朝、神农朝、轩辕朝、少昊朝、颛顼朝、高辛朝、青阳朝、陶唐朝,中国下古十三朝: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一、中国上古六朝(约400万年前-约1万5000年前):盘古朝、天皇朝、地皇朝、人皇朝、大巢朝、燧明朝。

盘古朝:君主盘古氏般瓠,远古时期约400万年前-约300万年前,纪元为开天辟地元年。人民具有能辨识天地的能力,开创了天地阴阳文化,此朝人类已别兽类,具有立体辨识能力,以群体劳动为生存条件,并诞生了信仰。

天皇朝:君主天皇氏望获,远古时期约300万年前-约170万年前,纪元为天灵元年,发明了数字、天干、地支,开创了五行文化,使人们有了最早的年历,发明了数字和工具。天皇朝为旧石器时代早期,婚姻为血缘群婚,用天然火。此朝人类为熟练使用工具劳动的能人。

地皇朝:君主地皇氏岳鉴,远古时期约170万年前-约70万年前,纪元为地皇元年,古史记载地皇朝贡献有三,一定三辰,二分昼夜,三有岁月,使人们有了时间概念,具有成熟的语言,地皇朝诞生了日历和武术。

人皇朝:君主人皇氏恺胡洮,远古时期约70万年前-约20万年前,纪元为九皇元年,以九条河流划分了九大行政区域,这是九州最早的由来,诞生了以树皮为材料制作的原始华服。人皇朝诞生了以《九头纪》为首的最早的非文字史书以及大量原始城镇和树皮衣服。

大巢朝:君主有巢氏巢居,远古时期约20万年-约5万年前,纪元为巢皇元年,大巢朝为旧石器时期的中期,为母系社会时期,男子以打猎和捕鱼为主,女子以采集野菜和挖掘块根为主,禁止同族同辈男女通婚,群婚。诞生了以兽皮为材料制作的原始华服。

燧明朝:君主燧人氏燧允婼,远古时期约5万年前-约1万5000年前,纪元为燧皇元年,燧明朝有十大发明(后期包含弇兹朝):一是木石取火,二是扶木纪历,三是结绳记事,四是图腾徽铭,五是榑木阳历,六是河图洛书,七是陶符文字,八是八索圭表,九是太极涡旋,十是天道文明。

二、中国中古九朝(约1万5000年前-约公元前2071年):弇兹朝、伏羲女娲朝、神农朝、轩辕朝、少昊朝、颛顼朝、高辛朝、青阳朝、陶唐朝。

弇兹朝:君主织女氏风织女,约1万5000年前-公元前7724年,纪元为女帝元年,以凤为图腾,弇兹朝与燧明朝一起研创了十大发明,诞生了以苎麻为材料制作的原始华服。婚姻制度禁止人与兽通婚,始建“人道”的血缘婚姻制度。有文字符号记载始于弇兹朝末期,距今约上万年的文字文明记载由此开始。

伏羲女娲朝:第一任君主青帝风伏羲,立都陈仓城,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纪元为罗奉元年。第二任君主凤女娲,纪元为女皇元年,以青龙和白蛇为图腾,立朝78位帝王。施行以女人为主体的对偶婚姻,首创一夫一妻婚姻,开婚姻法之先。创造八卦,“龙”图腾,诞生了蚕丝华服。

神农朝:君主炎帝姜魁隗,公元前5008年-公元前4405年,纪元魁隗元年,以羊为图腾(麒麟)。此朝阶级出现了,首次出现了负责保卫工作的宫廷禁卫军和部落自卫军,并诞生了棉毛华服。此朝人类政治文明显著成熟。

轩辕朝:君主黄帝姬邦卉,公元前4513年-公元前4053年,纪元帝芒元年,立朝前以熊为图腾......

大舜是什么朝代是公元前多少年

大哥或者大姐,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是由禹的儿子启建立的

当时还是禅让制的时候吧,他是上古部落联盟的首领

出生时间前2390年

去世时间前2071年

时间是百度百科找的

上古时期具体是什么时候??

上古时代是以母系社会为标准的。先是母系社会弇玆氏造物育人,神话传说中弇玆氏建造万物,教育人类!

.

然后是伏羲氏一画开天,神话传说中伏羲氏演化天地,开创文明!

.

最后是女娲氏治水补天,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烧土治水,炼石补天。

.

弇玆氏在公元前15000年前建立中国第一个母系社会国家弇玆朝,并创立了文字陶书!

.

太昊伏羲氏在公元前7000多年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父系社会国家太昊伏羲朝,并创立了龙图腾!

.

女娲氏是被太昊伏羲朝征服的地方部落,随后女娲氏被太昊伏羲氏吞并,女娲氏隶属于太昊伏羲氏没有建立任何国家!

.

还有伏羲不属于道教,因为伏羲创立了易教是易教教祖!易教不是佛道儒任何一家,伏羲的易教是中国乃至人类最早的宗教,所以伏羲不是道教,反而是道教借鉴了易教!

汉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上古时代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高辛氏

唐尧放勋

虞舜重华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共432年*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发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l、武王发 7年 2、成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l0、厉王胡 37年-共和时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宫湼 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战国:

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敬请原谅。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6、武帝彻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始元,l3年。

8、宣帝询本始,25年。

9、元帝爽初元,16年。

lO、成帝骜建始,26年。

ll、哀帝欣建平, 6年。

12、平帝珩元始, 5年。

l3、孺子婴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建武 33年。

2、明帝庄永平 l8年。

3、章帝炟建初 l3年。

4、和帝肇永元 17年。

5、殇帝隆延......

1、远古时期和上古时期是不是同一个意思?(不是的话哪个早) 2、鸿蒙时期,洪荒时期,混沌时期,远古

不是一个意思,远古更远一点,按时间顺序依次是远古-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远古时期指的是约距今300万年─公元前21世纪的世界

上古时期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

2.鸿蒙时期:传说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

混沌时期:鸿蒙破碎后产生混沌鸿蒙紫气都转化成了混沌之气了,也是孕育盘古的地方了。

洪荒时期:混沌经过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就成了洪荒了,就是最具神话色彩的世界了。最后经封神众圣人一战后洪荒破碎不复洪荒是为地仙界。

上古时期大致时期是什么时间

上古时代的时间概念

一般上古时代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对世界各地上古时代的定义也因此不同。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在两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历史时代。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

中国上古时代传说的帝王有: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挚,尧和舜。

目前史学界没有“下古”的概念。至于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线,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据目前最高史学权威《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22卷本),上古和中古史的划分是以秦皇朝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就是满清皇朝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第二种说法,是采用欧洲历史的学说,世界上古史是世界范围内的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而欧洲的奴隶制衰亡是以公元476年为标志的。故此,第二种说法是公元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后是中古史。由于我国对上古、中古的划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划分问题,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确定。所以,暂时,我们就以《中国通史》为准了。

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上推到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开端——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1989年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出版,避开了古史分期问题,代之以时间意义的“上古时代”、“中古时代”。白寿彝在题记中说:“从历史发展顺序上看,这约略相当于一般历史著述中所说的奴隶制时代。但在这个时代,奴隶制并不是唯一的社会形态。我们用‘上古时代’的提法,可能更妥当些。换言之,可以简单归纳为:远古时代:五帝上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古时代:秦汉至清

上古

shànɡɡǔ

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这个时期。有时亦兼指史前时代。

欧洲历史书上,一般把从最早国家的出现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段历史,叫上古史。欧洲在这段时期处于奴隶社会,所以也把上古社会说成奴隶社会。如果从全世界范围讲,就不完全一样,比如我们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欧洲要早得多。

在奴隶社会,战俘不再被杀掉,而成为奴隶,这种社会关系有利于保存社会生产力,也扩大了生产规模。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一种进步。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同时剥削其他劳动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方式有所不同。处在各大河流域的古代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和兴起于伊朗高原的波斯,都形成了疆域辽阔的专制帝国。在欧洲,起初出现了很多城邦小国,其中像雅典、斯巴达、罗马等一度是共和制,后来才被庞大的帝国所取代。无论是共和还是专制政体,其实质都是一样的。当时,同一地区的各个国家,每个国家内部的不同政治集团,互相争斗,权力更迭,战争不断;奴隶和平民的反抗也贯穿始终。这使上古社会政局变化十分频繁。

在东方各国,客观环境往往促使统治者组织大规模的劳动,如治理河患、修陵墓、在井田上集体劳作,等等。在欧洲,奴隶劳动则广泛应用在各部门,除了农业、手工业生产大量使用奴隶外,家庭中也广泛使用奴隶。农业、手工业生产已经广泛使用金属工具,生产技术不断更新。一些国家和地区丁出现了发达的农业。

在文化方面,东方各国的天文、历法、数学、建筑、哲学以及文学艺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古代希腊和罗马的科学文化也对西方社会和全世界产生了影响。以孔子、老子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和希腊哲学交映成辉,为人们认识世界打开了眼界。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物理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等学科体系。长城、金字塔等伟大建筑成为万......

上古卷轴有多少神

在塔姆瑞尔,有以下九位神族(九圣灵)被广为崇拜:

阿卡托什(Akatosh)

阿卡托什是九圣灵崇拜里的主神,标志是一头龙,这也是他“时间龙神”称号的由来。是阿莱西亚通过龙破制造的一个亲人类的神。他被认为是第一位神族,推动了西罗帝尔人类帝国的盛兴。他和圣者阿莱西亚和她的后裔签订协议,只要崇拜他的“龙火”不灭,他将保护人类免受精灵族的奴役和魔族的侵害。阿卡托什也是梦达斯所有龙族的父亲,时间吞嗜者奥杜因是阿卡托什的第一个儿子(也有说法是奥杜因就是阿卡托什的另一种身份,神格。阿卡托什还会在人类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将自己的龙血赐给被选中的凡人,让他们升华成为都瓦克因(Do-vahkiin),也就是“龙裔”(Dragonborn),一种是龙也是人的种族。历史上第一位龙裔就是阿莱西亚,而塞普汀王朝的历代皇帝也都是龙裔。可以这么说,阿卡托什是最有力量和影响力的神族,他创造了奥瑞尔之弓(Auriel's Bow)和奥瑞尔之盾(Auriel's Shield)这两件神器。

阿凯(Arkay)

阿凯是九圣灵中的两位凡人之神之一。他是生死轮回、葬礼和墓地之神,我们可以在天际的每一个大城市里找到他的亡灵大殿。他同样是死灵法师们崇拜的对象。关于阿凯的登神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来源于《生与死之神阿凯》(Arkay the God of Birth and Death),书中写到,他本来只是一个凡人,是一家商店的老板,但他终身致力于寻求各种知识,包括生死之道。某天他发现了一本用不明文字书写的书籍,于是便开始苦苦研究,认为其中有他一直追求的生死之道。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凯一天天老去一天天衰弱。死亡来临前阿凯向圣灵玛拉祈祷,希望玛拉多给他点时间让他完成研究。玛拉给了他两种选择:一是等待死亡,二是升华为神,掌管梦达斯的生死平衡。于是阿凯便成了神灵之一。但在另一本书《创始神话》(The Monomyth)中,阿凯是阿卡托什带来时间后产生的一种精神力量,并且固定了形态升华为圣灵他的神器是Sword of the Crusader。

斯丹达尔(Stendarr)

斯丹达尔是正义、怜悯和仁慈之神,他也是人类在圣灵面前的辩护士。据说泰伯.塞普汀晚年曾和斯坦达一起征战。他的神器是Gauntlets of Crusader和Stendarr's Hammer。斯丹达尔也是泽尼萨尔的Stuhn盾牌男爵。

玛拉(Mara)

玛拉是母神与爱之神,人类同情心和理解力的来源。玛拉常用女神的姿态现世而广为人知。在天际,诺德人认为玛拉是圣灵吉娜莱丝的侍女,而在帝国人心里她是母神,被认为是宇宙的母亲尼尔的意识继承。

吉娜莱丝(Kynareth)

吉娜莱斯是元素之神,也是天堂的主人。她是旅行者和水手们的保护神。在某些传说里,吉娜莱斯是阿努元灵里第一个同意洛克汗创世主张的元灵。在天际,吉娜莱斯被称为吉内,天空圣灵和洛克汗的遗孀。她怀念洛克汗的眼泪化作雨滴。诺德人同样认为,吉内教授了人类吼声之道,也就是龙吼,用来对抗奥杜因的暴政。灰胡子们之所以不是龙裔也可以使用龙吼全拜吉内所赐。她的神器是Lord's Mail和 Boots of Crusader。

泽尼萨尔(Zenithar)

泽尼萨尔是工匠、商业和劳作之神。在帝国,他作为商人的保护神被商人和中产阶级广为崇拜,代表劳动收获贸易报酬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的具现化。他的崇拜者称他为“永远不败之神”,并宣称泽尼萨尔代表了通过辛苦劳动正当渠道取得丰厚成果的一条人生之路,而不是通过其他不劳而获的手段。泽尼萨尔的标志是一块铁案,代表对劳动的尊重。在诺德神话中,泽尼萨尔被称为孙(Tsun),圣灵斯坦达的盾牌男爵,松加德的勇气之殿(Hall of Talor)的守护者他的神器是Zenithar's Warning,Zeinthar's Wiles和Mace of the Crusader。

迪贝拉(Dibella)

迪贝拉是九圣灵中最受欢迎的一位女神,是艺术和美丽之神。她曾经帮助佩里纳尔白斩打败了精灵术士Umaril the Unfeathered,参加了圣阿莱西亚起义她的神器是Brush of Truepaint和Helm of the Crusader。

尤里安诺斯(Julianos)

智慧和逻辑之神,尤里安诺斯是上古卷轴世界第一智者。传说中他是除玛格努斯外创世的第二设计师。在诺德文化中尤里安诺斯被称为Jhunal,数学和语言的创造者。在中心省他被法师所广为崇拜。他的神器是Shield of the Crusader(注释*:尤里安诺斯的名字是为了纪念上古卷轴世界观和上古卷轴一代的游戏制作人Julian Lefay)。

塔洛斯(Talos)

塔洛斯,原名泰伯塞普汀,也被称为龙裔塔洛斯和伊斯米尔(Ysmir)。他的血统不明,可能是一个诺德/布莱顿的混血儿。他在第二纪元征战整个塔姆瑞尔并最终统一了大陆,建立了塞普汀帝国,并开启了第三纪元,因此登神。塔洛斯出生在阿特莫拉(Atmora),另外一块神秘的大陆,远古诺德人的故乡。当他来到天际,灰胡子召唤了他,并教会了他吼声之道,指引他到南方去统一塔姆瑞尔大陆。于是他来到中心省西罗帝尔,成为了一个小国王库尔凯恩(Cuhlecain)手下的将军。塔洛斯在众人面前使用了龙吼证明自己了是天际之子,并召集了大军。后来库尔凯恩国王被人暗杀,塔洛斯因此加冕为王。从此,塔洛斯自称伊斯米尔,天际之龙,开始统一天下,在位81年,创造了人类达不到的丰功伟际,最终死于第三纪元38年。他死后,帝国宣称塔洛斯被其他8位圣灵所接纳成为了第九位圣灵。直到第四纪元被高精灵的《白金协议》从圣灵名单里人为的去除。他的神器有The Toten of Tiber Septim, Armor of Tiber Septim, Boots of the Apostle。

世界上一共有几个纪元

太古纪、元古纪、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纪、人类纪、简并纪

太古纪:38亿年至26亿年前,长达12亿年,是地球形成后的初始期,地表到处形成童山和荒漠.从生物界看,这是原始生命出现及生物演化的初级阶段,当时只有数量不多的原核生物,他们只留下了极少的化石记录。从非生物界看,太古宙是一个地壳薄、地热梯度陡、火山—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岩层普遍遭受变形与变质、大气圈与水圈都缺少自由氧、形成一系列特殊沉积物的时期;也是一个硅铝质地壳形成并不断增长的时期,又是一个重要的成矿时期。

元古纪:自26亿年前至5.7亿年,在这段地史中,原核生物演化为真核细胞生物,形成地史时期的菌-藻类时代。人们在这一时期的古老地层中发现过微古植物化石、宏观藻类化石及叠层石。仅在我们中国,古生物学家就已发现元古代不同时期的微古植物化石80余属、近200个种,生命在元古代得到进一步繁荣,那时的地球已不再是满目荒芜了。初期地表已出现了一些范围较广、厚度较大、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因此,在岩石圈构造方面元古代比太古代显示了较为稳定的特点。早元古代晚期的大气圈已含有自由氧,而且随着植物的日益繁盛与光合作用的不断加强,大气圈的含氧量继续增加。元古代的中晚期藻类植物已十分繁盛

震旦纪:也分为成冰纪、拉伸纪、狭带纪、延展纪、盖层纪、固结纪、造山纪、层侵纪、成铁纪。大约8.5-5.7亿年,震旦纪已有了明确的生物证据,在动物界出现了低等的小型具硬壳的物种,以及大量裸露的高级动物,后者就是发现于澳大利亚的埃迪卡拉动物群。在植物方面表现为高级藻类(如红藻、褐藻类等)的进一步繁盛,宏观藻类也得到飞速的发展,这时的地球已彻底改变一片死寂、毫无生气的面貌了,埃迪卡拉动物群主要由类似水母类、蠕虫类、海鳃纲的生物所组成.

寒武纪:寒武纪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和芙蓉世。动物群以具有坚硬外壳的、门类众多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为其特点,是生物史上的一次大发展。其中三叶虫最为常见,是划分寒武系的重要依据。三叶虫可是当时的海洋霸主.

奥陶纪:开始于距今488个地质单位之前(4.8亿年前)~444个地质单位之前(4.4亿年前),延续了4200万年。可分为三个时期——奥陶纪早期(早奥陶世,4.85亿年~4.70亿年前),奥陶纪中期(中奥陶世,4.70亿年~4.58亿年前)和奥陶纪晚期(晚奥陶世,4.58亿年~4.43亿年前)。奥陶纪是历史上海侵最广泛的时期之一,世界许多地区都广泛分布有海相地层。在板块内部的地台区,海水广布,表现为滨海浅海相碳酸盐岩的普遍发育,在板块边缘的活动地槽区,为较深水环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浅海、深海碎屑沉积和火山喷发沉积。奥陶纪末期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围包括非洲(特别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和玻利维亚以及欧洲的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等地。

志留纪:笔石的时代,陆生植物和有颌类出现,是早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古生代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4亿年前,结束于4.1亿年前。由于志留系在波罗的海哥德兰岛上发育较好,因此曾一度被称为哥德兰系。志留纪可分早、中、晚三个世。志留系三分性质比较显著。一般说来,早志留世到处形成海侵,中志留世海侵达到顶峰,晚志留世各地有不同程度的海退和陆地上升,表现了一个巨大的海侵旋回。志留纪晚期,地壳运动强烈,古大西洋闭合,一些板块间发生碰撞,导致一些地槽褶皱升起,古地理面貌巨变,大陆面积显著扩大,生物界也发生了巨大的演变,这一切都标志着地壳历史发展到了转折时期。

泥盆纪:泥盆纪时期是指古生代中叶的这段期间。可另分为三个时期-早泥盆世时期、中泥盆世时期、以及晚泥盆世时期。地质年代名称,古生代的第四个纪,约开始于4.05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持续约5000万年。泥盆纪分为早、中、晚3个世,地层相应地分为下、中、上3个统。早期裸蕨繁茂,中期以后,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无脊椎动物除珊瑚、腕足类和层孔虫(腔肠动物门,水螅虫纲的一个目)等继续繁盛外,还出现了原始的石菊(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个亚纲)和昆虫。脊椎动物中鱼类(包括甲胄鱼、盾皮鱼、总鳍鱼等)空前发展,故泥盆纪又有“鱼类时代”之称。晚期甲胄鱼趋于灭绝,原始两栖类(迷齿类、坚头类)开始出现。从泥盆纪开始,地球又开始发生了海西运动。因此,泥盆纪时许多地区升起,露出海面成为陆地,古地理面貌与早古生代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在泥盆纪里蕨类植物繁盛,昆虫和两栖类兴起。在泥盆纪与石炭纪中间隔着一次大规模物种大灭绝——超级地幔柱。在此次物种大灭绝中,75%的物种灭绝。是灭绝物种第二多的物种大灭绝,仅次于第一多的二叠纪物种大灭绝——西伯利亚暗色岩事件。主要灭绝动物有:盾皮鱼类、艾登堡母鱼。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鱼形动物数量和种类增多,现代鱼类——硬骨鱼开始发展。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时代”。

石炭纪:约处于地质年代两亿八千六百万至三亿六千万年前,它可以区分为两个时期:始石炭纪(又叫密西西比纪,三亿两千至三亿六千万年前)、和后石炭纪(又叫宾夕法尼亚纪,两亿八千六百至三亿两千万年前)。石炭纪(Carboniferous period)是古生代的第5个纪,开始于距今约3.55亿年至2.9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岗瓦纳大陆自石炭纪末至二叠纪初的大规模的冰川活动现象、持续时间长达5000万年,属极地大陆冰盖类型。

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开始于距今约2.99亿年,延至2.5亿年,共经历了4500万年。二叠纪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古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地槽封闭并陆续地形成褶皱山系,古板块间逐渐拚接形成联合古大陆(泛大陆)。陆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海洋范围的缩小,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促进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预示着生物发展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到来。早期的植物以真蕨、种子蕨为主。晚期有较大变化,鳞木类、芦木类、种子蕨、柯达树等趋于衰微、灭绝,代之以较耐旱的裸子植物,松柏类大为增加,苏铁类开始发展。腕足类继续繁盛,长身贝类占优势;软体动物也是重要部分,菊石类有明显分异;苔藓虫逐渐衰退;三叶虫趋于灭绝;昆虫开始迅速发展。爬行动物首次大量繁盛,杯龙目、盘龙目、兽孔目存在。二叠纪末发生了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90%至95%的海洋生物灭绝,其详细原因目前尚不明确。

三叠纪:是公元前2.5亿至公元前2亿年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三叠纪的开始和结束各以一次灭绝事件为标志。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的准确时间却如同其它古远的地质时代无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其误差在正负数百万年。三叠纪时大多数地球上的大陆形成一块巨大的大陆:盘古大陆。由于三叠纪以一次灭绝事件开始,因此其生物开始时分化很厉害。六放珊瑚亚纲是这时候出现的,第一批被子植物和第一种会飞的脊椎动物(翼龙)可能也是这时候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乌龟——原颚龟也出现在三叠纪晚期。第一批鱼龙出现了。恐龙出现.

侏罗纪:是一个地质年代,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约公元前1亿9960万年(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误差值为400万年)。侏罗纪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的准确时间却如同其它古远的地质时代,无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生物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些重要事件,引人注意,如恐龙成为陆地的统治者,翼龙类和鸟类出现,哺乳动物开始发展等等.侏罗纪生的裸子植物发展到极盛期。淡水无脊椎动物的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及昆虫迅速发展。海生的菊石、双壳类、箭石仍为重要成员,六射珊瑚从三叠纪到侏罗纪的变化很小。棘皮动物的海胆自侏罗纪开始占据了重要地位。

白垩纪:是地质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开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历经7900万年。是显生宙的最长一个阶段。白垩纪时期,大陆被海洋分开,地球变得温暖、干旱。最大的恐龙出现时期,许多新的恐龙种类开始出现,恐龙仍然统治着陆地,翼龙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动物统治着浅海。最早的蛇类、蛾、和蜜蜂以及许多新的小型哺乳动物也出现了。被子植物也出现于此时期。

新生纪: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随着恐龙的灭绝,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新生代被分为三个纪:古近纪和新近纪和第四纪。总共包括七个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新生界。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古近纪气候较此前的冷,晚始新世和渐新世南极大陆出现小型冰盖,中新世中期那里形成的冰盖已相当于现代的2/3,更新世初北半球出现格陵兰冰盖,其后200万年间曾有多次冰期,冰川曾见于几个大陆。

人类纪:被定义为人类对地球的影响,也即人类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地形和地球进化的地质力量。

简并纪:人类的灭亡,宇宙的死亡.简并纪早期,太阳变成红巨星,吞说地球;简并纪中期,恒星陆续熄灭,不再形成新的恒星,太阳只是一颗白矮星,成为宇宙的唯一的光;简并纪晚期,宇宙灭亡,太阳从白矮星变成黑矮星.宇宙的灭亡不是爆炸或坍塌,而是无尽的寒冷和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