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殴打水柜的buttle:k型子弹
殴打水柜的buttle:k型子弹
1915年,毛瑟公司为德军标准步兵武器:毛瑟G98步枪开发了一款使用硬化钢芯弹头的7.92*57毫米步枪子弹,也就是所谓的“K型子弹”(K-Bullet),这种子弹的穿透力在当时名列前茅,能够有效对付自己的打击目标:配备防弹钢板&防弹护甲的协约国狙击手或炮兵观察员。
1916年9月15日,英国坦克首次在索姆河一线出现,给德军带来了各种惊吓,德军虽然很快发现英国坦克存在护甲薄弱的缺陷,但第一次面对这种新武器的他们也没有什么很好的方法应对。
最初,德军使用集束手榴弹、炸药包对付英国坦克,但这些武器射程实在太近,苦逼的士兵们只能靠肉身贴近坦克才能把手中的“大炸药”扔到坦克脸上,通常执行这种任务的德国人都被被坦克或协同的英国士兵杀死。
无奈的德军选择使用“反转子弹”攻击英国坦克,这种子弹也确实能在近距离穿透坦克装甲并在车舱内制造碎片流,但这种子弹对毛瑟G98的磨损很大,甚至会造成炸膛事故,而且其穿透力也并不是很理想。
1917年2月,德军缴获了1辆MK.I型坦克和1辆MK.II型坦克,他们使用搭配了各种子弹的枪械对坦克射击,以测试哪个是理想的反坦克弹药,最终德军意外发现,用于对付穿戴护甲人员的K型子弹对坦克有不错的破坏效果。
1917年春夏,K型子弹已经大规模普及了西线德军,通常一名步枪手会得到5枚K型子弹,而机枪手会得到1条装满250发K弹的帆布弹链,如果是专门执行反坦克任务的德军小组,则会得到更多该型子弹。
实战证明,K型子弹在100米距离内可以击穿8毫米装甲,在300米距离内则有30%概率击穿13毫米装甲,这些子弹击穿装甲后还会在车舱内乱飞并制造金属破片,这对坦克车组来说是要命的打击。
1917年11月-12月的康布雷战役期间,德军机枪组和步枪组在反击行动中也大量使用了K型子弹,从侧面扫射英国MK.IV型坦克,事实证明这种打击是有效的,一些英国坦克因此被迫掉头撤出战斗或在战场上瘫痪,最终被德军炸毁或俘获。
然而也是在这场战役中,英国为了应对K型子弹的威胁,加强了坦克重要部位的装甲,100米距离穿甲厚度只有8毫米的【K型子弹】已经开始力不从心,此外,K型子弹的制造成本也比较高,对于啥都缺的末期德国来说,有些难以承担前线的大量消耗。
1918年,德国开始使用穿甲能力更强的【毛瑟M1918反坦克步枪】,但这种步枪总产量只有15000支,能够真正参战的怕是更少,无法大规模普及西线,所以K型子弹继续被德军视作主力反坦克武器之一,直到1918年11月战争结束才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二、蝴蝶的英文为什么是“Butterfl”
1、butterfly一词源自古英文buterfleoge,由butere(butter)加fleoge(flying creature)构成。
2、有一种流传比较久远的说法,因为蝴蝶喜欢偷吃奶油和牛奶,人们把它说成是长着彩色翅膀、喜欢偷吃奶油的精灵,所以叫它butterfly。
3、另有一种解释说,其中butter是指蝴蝶的颜色。fly这个本来就是指涉能飞行的昆虫,而butterfly一词最先可能指的是源自南欧冬季过后,出现的以种带着硫磺色(合翅时较近于奶油色)的粉蝶。雄蝶前翅色泽澄黄,飞行时带起一道温暖的光线,被人们称为butter-colored fly。
三、buttler和housekeeper的区别是什么
buttler和housekeeper的区别是:Housekeeper意思是:女管家、家庭主妇等。Butler是男管家,一般不干杂货,手下除了清洁工还可以有厨师、园丁、司机等。Butler的重点是理解主人家的习惯和喜好,随时根据他们的行程和心情,相应安排家政并且确保顺利实施。例如:
1.The housekeeper moved smartly to the Vicar's desk to answer the call.
管家迅速来到牧师的书桌前接电话。
2.A spotless stove told us that his mother is a diligent housekeeper.
炉子清洁无瑕就表明他母亲是个勤劳的主妇。
3.A hoary old butler slowly opened the creaking door.
头发灰白的老男管家慢慢打开了嘎吱作响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