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qq什么时候发行的
珊瑚QQ是在2003年发行的。
珊瑚QQ是一款基于腾讯QQ的第三方修改版软件,它允许用户在原有的QQ界面上进行自定义设置,包括更改皮肤、添加特效等。这款软件在当时备受欢迎,因为它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化选择,使得QQ界面更加独特和美观。
珊瑚QQ的发行时间正值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期。随着宽带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接触和使用互联网。腾讯QQ作为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凭借其简单易用、功能丰富的特点,迅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珊瑚QQ的出现,正好满足了用户对个性化需求的追求,使得QQ的使用体验更加丰富多样。
珊瑚QQ的发行也体现了当时软件行业的一种创新趋势。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软件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发者们纷纷尝试通过技术创新和个性化定制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珊瑚QQ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以其独特的创意和实用性,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喜爱和认可。
总的来说,珊瑚QQ的发行时间是在2003年,这一时期正是中国互联网和即时通讯软件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珊瑚QQ以其独特的个性化定制功能,满足了用户对美观和实用的需求,成为了当时备受欢迎的第三方修改版软件之一。
珊瑚虫QQ事件背景
2001年,北京理工大学计算中心的陈寿福老师推出了备受关注的珊瑚虫版QQ。然而,他的创新并未长久安宁。2002年11月,陈寿福曾宣布停止珊瑚虫版QQ的更新和传播,但2003年后他又重新活跃起来,这引发了版权争议的火花。
2006年8月,腾讯公司对陈寿福提起诉讼,指控珊瑚虫版QQ侵犯了其著作权。接下来的12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支持腾讯的诉讼,判定陈寿福需向腾讯赔偿50万元经济损失。这一判决揭示了法律对于软件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
2007年9月,陈寿福因涉嫌侵权被当地公安局羁押,案件进一步升级。同年12月,珊瑚虫版QQ作者被拘案在南山区法院开庭审理,陈寿福在庭审中一度认罪,但最终结果还未公布。陈寿福的律师在庭辩中为他辩护,指出腾讯对他的行为可能有所默许甚至从中获益。
尽管有报道和传闻称2008年1月此案已一审判决,但相关方均予以否认。随后的2008年3月,腾讯QQ珊瑚虫案进行了第三次开庭,但未宣布最终结果。直到同年3月20日,一审判决陈寿福有罪,陈寿福表示将上诉。经过数月等待,2008年11月,终审判决出炉,陈寿福被定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罚金共计237万元。
令人关注的是,2010年3月,陈寿福出狱,尽管外界对他的状况有所关注,但具体详情并未详细公开。这个案件揭示了软件开发与版权保护之间的复杂博弈,以及法律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严厉惩处。
扩展资料
珊瑚虫QQ是基于腾讯QQ的第三方辅助软件,包括完整的珊瑚虫集成版安装套件以及属于外挂类型的珊瑚虫增强包。前者是对QQ进行精简并加入珊瑚虫功能组件后,进行打包所得到的;后者则只需要在被解压到指定的QQ程序的安装目录下之后,直接点击运行即可。一般来说,此程序在运行过程当中,并不会修改腾讯QQ的程序源代码。
珊瑚虫QQ的事件背景
2001年,北京理工大学计算中心老师陈寿福推出珊瑚虫版QQ;2002年11月,陈寿福曾发表声明称将停止更新和传播珊瑚虫版QQ,但2003年后再度开始更新珊瑚虫版QQ;
2006年8月20日,腾讯公司对珊瑚虫版QQ的作者陈寿福提起诉讼;
2006年12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腾讯公司起诉珊瑚虫版QQ侵犯著作权胜诉,软件作者陈寿福被判向腾讯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
2007年9月8日,深圳电视台播放的《扑火的珊瑚虫》中表明,软件作者陈寿福已被当地公安局羁押。
2007年12月19日,珊瑚虫版QQ作者被拘案在深圳南山区法院开庭审理。根据珊瑚虫工作室网站披露的庭审细节,陈寿福一度认罪,一审未宣判。
2007年12月24日,该案在深圳再度开庭审理,双方在法庭上进行庭辩,审判结果将择日宣判。陈寿福律师在辩护词中称,对于陈寿福开发珊瑚虫QQ系列软件并提供下载行为,腾讯是知情、许可、甚至引导和获益的。
2008年1月份,有报道与传闻称该案件一审出结果,法院一审认定陈寿福的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腾讯与珊瑚虫工作室均给予否认。
2008年3月6日,腾讯QQ珊瑚虫案一审第三次开庭,庭审时间不到10分钟,当庭仍未宣判结果。
2008年3月20日,腾讯QQ珊瑚虫案一审判决陈寿福有罪,陈寿福当场表示将会在法律规定期限内上诉。
2008年11月24日,搜狐IT从法律界人士处独家获悉,年初闹得沸沸扬扬的“腾讯告珊瑚虫侵权案”已于三月前做出了终审判决。
二审维持了原判,法院判定被告人陈寿福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追缴117万,再处罚金120万,总共涉案金额达237万。
2010年3月,珊瑚虫QQ作者陈寿福(soff)已经出狱,并且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