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数玩,以及数独怎么玩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数独是什么
数独是什么如下:
数独(英语:Sudoku)是一种逻辑性的数字填充游戏,玩家须以数字填进每一格,而每行、每列和每个宫(即3x3的大格)有齐1至9所有数字。
游戏设计者会提供一部分的数字,使谜题只有一个答案。一个已解答的数独其实是一种多了宫的限制的拉丁方阵,因为同一个数字不可能在同一行、列或宫中出现多于一次。
起源:
既然“数独”有一个字是“数”,人们也往往会联想到数学,那就不妨从大家都知道的数学家欧拉说起,但凡想了解数独历史的玩家在网络、书籍中搜索时,共同会提到的就是欧拉的“拉丁方块(Latin square)”。
拉丁方块的规则:每一行(Row)、每一列(Column)均含1-N(N即盘面的规格),不重复。这与前面提到的标准数独非常相似,但少了一个宫的规则。
近代发展:
数独数独起源于18世纪初瑞士数学家欧拉等人研究的拉丁方阵(Latin Square)。19世纪80年代,一位美国的退休建筑师格昂斯(Howard Garns)根据这种拉丁方阵发明了一种填数趣味游戏,这就是数独的雏形。
20世纪70年代,人们在美国纽约的一本益智杂志《Math Puzzles and Logic Problems》上发现了这个游戏,当时被称为填数字(Number Place),这也是目前公认的数独最早的见报版本。
1984年一位日本学者将其介绍到了日本,发表在Nikoli公司的一本游戏杂志《パズル通信ニコリ》上,当时起名为“Suuji wa dokushin ni kagiru”,后来觉得这个名字太长,就改名为“sudoku”,其中“su”是数字的意思,“doku”是单一的意思。
这个名字也是国际上对数独的比较通用的叫法。后来一位前任香港高等法院的新西兰籍法官高乐德(Wayne Gould)在1997年3月到日本东京旅游时,无意中发现了。
他首先在英国的《泰晤士报》上发表,不久其他报纸也发表,很快便风靡全英国,之后他用了6年时间编写了电脑程式,并将它放在网站上(这个网站也就是著名的数独玩家论坛),后来因一些原因,网站被关闭,幸好数独大师Glenn Fowler恢复了数据,玩家论坛有了新处所。
在90年代国内就有部分的益智类书籍开始刊登,南海出版社在2005年出版了《数独1-2》,随后日本著名数独制题人西尾彻也的《数独挑战》也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北京晚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成都商报》等等报纸媒体也先后刊登了数独游戏。
数学怎么玩
数学怎么玩?
好多年前就有人提倡“学中玩,玩中学”,心里也一直念念不忘:要是学习就像玩耍一样快乐该多好啊!要是能玩着玩着就学会了该多轻松啊!这也是我的一个小小愿望和追求吧!
数学玩起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需要通过合理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关于计算方法的观察
学生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时,会有“破十法、连减法、想加算减法”等多种方法,个别孩子在初开始计算时还是用从总数里一一减去的方法,计算的速度会很慢。教材给出的方法是“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那么教材为何没有呈现连减法呢?连减法与减法的性质(减法的意义)联系更紧密,既然要倡导算法多样化,这种方法为何没呈现呢?
在课堂上学习十几减9时,我们先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来进行计算。当时有好几个孩子在写出来12-9时就已经能口算出得数了,当提问他们是怎么想的呢?却没有合理的表述,有几个孩子说从12个物体里去掉9个就会剩下3个。让他们先拿出12根小棒(提示摆出的12根小棒要让别人一眼看出),孩子们会摆出十根(一堆)一捆,再放两根,要去掉9个时孩子们都是从10根里直接抽出9根,这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这样的描述不正是“破十法”的算理吗?(看来这种方法更具有直观操作性,更符合儿童的思维特征。)
接着连续出现13-9,14-9,15-9……孩子们在操作中会发现,十几减9的时候,只要是十几减9都会先从10里取出9,会余下1,和个位的数合起来就是最后的结果。诚在获得计算冠军的时候给大家说出方法:只要是十几减9就把(被减数)的个位加1就可以了。【在观察操作中主动去发现、验证、总结】
接着在学习十几减8、7、6的时候,孩子们也跟着十几减9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总结,方法又对又快。同时,我会在算式下边写出口算过程图,让后让孩子们试着也这样写出来,进行数学符号表征。
对于计算容易出错的几个孩子,课下就让他们两个人一组用小棒边摆边说计算过程,在说算法的过程中逐渐熟练,加快计算速度。
数字卡片的运用
在减法学习前,将20以内进位加法的36道题写在数字卡片上,每天随机抽取卡片进行快速口算。【这种数字卡片,就是用废弃的硬纸板裁成长方形,写出算式,便于拿取】
让孩子们制作数字小火车进行拆数游戏。例如12=()+()=()+()=()+()……
这些都是为20以内退位减法做好准备,因为“想加算减法”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快速和最好理解的方法。
在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后,把36道减法题也写在硬纸卡片上,每天进行快速口答。
游戏1.答题牌
3人一组练习口算:1人出卡牌,一人快速说结果,另一人做裁判或抢答。角色轮流进行。
游戏2.排排坐
学习完20以内退位减法时,三人或五人一组按规律排卡片。
第一次玩的时候,我先放一张卡片,然后让他们看着自己手中的卡片,哪一张和我的这张卡片有关系。例如我放12-4,有的孩子拿出自己的13-4放到下边或后边,有的孩子拿出12-5放到它的旁边,还有的孩子拿出也等于8的卡片……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发现这些算式排列的规律,在摆放的过程中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去观察、联想,跟同伴沟通和说理,并不只是研究计算的结果,也让他们在游戏中发展思维的能力】
游戏3.花开朵朵
花开朵朵的游戏,也是退位减法算式的整理。不同的是是按照算式的结果进行的整理。
以差为花蕊,对应的算式为花瓣。在制作时让他们先想有几个花瓣,再想好造型。为了更方便他们发现规律,我们制作的花瓣从10减几开始,这也是破十法的基础。
例如花蕊里写出=2,先思考谁减谁等于2,孩子们最先想到的是10-8=2,还有谁呢?11-9=2.还有吗?孩子们会说3-1,12-10等这些等于2的算式,再次提醒孩子们写出退位减法的算式(十几减一位数,从10减几开始考虑)
孩子们的创意特别好,创作的花瓣图很美。同时也发现从10减几开始,到十几减9结束。花蕊是几,就有几个花瓣(算式),这些花瓣的数字从一个方向看都是同时变大的……
提前做好铺垫
很多人会觉得破十法是计算的方法,想加算减不是退位减法计算的方法。我们回过头来思考的时候,会发现一年级有大量的练习题是关于一图四式的练习,到后来一图三式都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所以这种想加算减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熟悉的方法,也是他们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看到这篇文章的数学老师就需要注意了,我们在一年级上册的时候就要引导孩子们多注意加法和减法的关系,为后面的计算教学做好准备。】
在练习中孩子们也会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例如对于减去大一些的数选择破十法,减去小一些的数用连减法和想加算减法更简便。
关于计算速度
《标准(2011)》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到学期末每分钟能做8--10题的目标。但是在刚开始学习时,一定不要求孩子们在5分钟内完成50道题才算合格。一方面是一次性的大量练习测试会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同时计算的达标合格不能用这种计量方式来衡量。
最初的练习是10--20道口算题为宜。【当然按照班级实际情况会有不同,但是一定注意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数独怎么玩
数独玩法:数独盘面是个九宫,每一宫又分为九个小格。在这八十一格中给出一定的已知数字和解题条件,利用逻辑和推理,在其他的空格上填入1-9的数字。使1-9每个数字在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宫中都只出现一次。
扩展资料:
数独解法全是由规则衍生出来的。基本解法分为两类思路,一类为排除法,一类为唯一法。更复杂的解法,最终也会归结到这两大类中。下
数独直观法解题技巧主要有:唯一解法、基础摒除法、区块摒除法、唯余解法、矩形摒除法、单元摒除法、余数测试法等。
基础摒除法就是利用1~9的数字在每一行、每一列、每一个九宫格都只能出现一次的规则进行解题的方法。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本文对解决您关于数玩和数独怎么玩的问题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向我们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