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最近有将近100万人过完今年十一长假后,不仅魂er被一部影视神作《西部世界》给勾走了,而且纷纷脑洞大开,开始思虑未来人类是否真的会被人工智能征服,成为机器人的仆人,就像剧中人类操控他们一样。
到底这部剧给观众灌了啥“迷魂汤”德克萨斯和拉普兰德?鉴于有些童鞋可能没有看过,小编在这里简单介绍下。《西部世界》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遥远的未来,一个叫福特的天才创立了一个“杀人不犯法、嫖娼不怕抓”的高科技成人乐园,以满足人类的各种欲望。与众不同的是,这个乐园的接待员都是高仿真机器人,他们每天的生活都按照编剧设定的剧本一层不变地重复着,当然这些机器人并不会察觉。随着程序升级,原来运行正常的机器人出现了Bug——他们开始拥有自主意识和思维,乐园的后台开始失去对机器人的控制,游客被机器人杀死,一场机器人PK人类的大战一触即发……
创造西部世界的福特博士(上)和机器人女主Dolores(下)
看到这里,有没有一股寒意不禁从德克萨斯和拉普兰德你背后缓缓升起。艾玛,会偷偷思考并谋划着有一天报复人类的人工智能好口怕有木有德克萨斯和拉普兰德!
这部剧一经播出就颇受好评,在豆瓣的评分一度达到9.4,五星满分评价占比75%。果真是“故事有新意、思想有深度",小编都弱弱觉得脑细胞不够用啊,不愧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文本最过硬的一套影视剧。
很多人知道,剧版《西部世界》很早之前(1973年)还有一个同名电影版,两者不同的是,剧版将原先电影里的三大主题(西部世界、罗马世界、中世纪世界)浓缩成了“西部世界”一个场景。
但为什么唯独是西部世界呢?这也许和当时美国西部狂野、原始的文化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当时美国人看来,东部是文明之地,而西部则意味着未开化的蛮荒,住着一群野性血腥的印第安土著。而疯狂的事情,往往就容易在后者滋生蔓延……
说到美国的西部文化,就不得不提如今成为美国精神的内核,且在整个世界都影响深远的牛仔文化。事实上,《西部世界》除了剧情充满戏剧性、立意深刻之外,人物经典的西部牛仔装扮以及马匹、荒漠、山谷、岩石等经典元素构成的西部独特风情也确为此剧增色不少。
剧中辽阔荒寂的西部风情
说起牛仔,相信很多人的脑海里立马会浮现这样一个形象:他们身材高大,头戴宽边帽,身着花哨衬衣和皮套裤,脚蹬长筒靴,挥鞭跃马,驰骋在辽阔、荒寂的草原上,放牧着大群嗥叫的马匹……如此潇洒不羁,真当堪比中国武侠小说中仗剑走江湖的游侠啊,也难怪会成为美国民间传说中的传奇人物了。
剧中帅气逼人的牛仔们
其实,牛仔的“黄金时代”在美国历史上仅持续了短短的二十余年,但令人疑惑的是,他们后来为何成了美国西部电影及小说中经久不衰的题材、美国人心中不置可否的英雄和文化象征,甚至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牛仔服饰潮流。他们何以拥有如此大的魅力?
下面不妨跟着小编一起穿越到极具传奇色彩的牛仔时代,来深入了解下酷酷的牛仔们吧!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开始了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的“镀金”阶段,国内外市场对肉类的需求不断增长,加之西部草原得天独厚的自然因素等的综合影响,一个庞大无比的“牧牛王国”在美国中西部迅速崛起,德克萨斯州、堪萨斯州等很快成了牛的海洋。
牛羊遍地的西部风情
牛这么多,草原这么大,而且还要赶到各地去贩卖,那些养尊处优的牧场主如何管得过来?当然得雇人了!牛仔这个职业也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美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特殊劳工阶层。
那么,这些牛仔的主要工作要做什么呢?在草原上策马扬鞭,顺便欣赏下西部的壮丽风景?事实显然木有那么诗情画意。
因为西部各个牧场都极大,一眼望不到边,相邻的牧场之间又没有明显的隔离标志和设施,牛在吃草时就很容易走到别人的牧场去,一不小心就和邻近牧场的牛混杂在一起了。牧场主当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于是就让牛仔每天沿着牧场边界巡查,以防自己牧场的牛“越狱潜逃”,或者有着不怀好意的偷牛贼偷走牲口,这就是牛仔的日常工作之一——“巡边”。
巡边就彻底解决邻近牧场牛群相互混杂的问题了?当然没有那么简单。在那种牧场大、牛又多的情况下,牛仔们就是有三只眼睛也看不过来啊,所以牛仔就有了另一项工作——“围场”,即把牛群都驱赶到扎营地点,将成千上万头牛都聚拢在一起,然后依据牛身上不同的烙印将各个牧场的牛区分开来。
围场又称作“赶拢”,主要在春秋两季进行。春季主要为了给刚出生的牛仔打上烙印,让牧场主了解自己的牧场又增添了多少头小牛;秋季则是确认哪些牛已经足够膘肥、到了售卖的时候。
围场是非常艰苦的工作,也是对牛仔们专业技能的极大考验。这里需要提一下牛仔的经典装备:套索。前面有说牛仔们是通过牛身上的烙印将牛区分开来的,那么这个烙印最初是谁打上去的呢?自然还是苦逼的牛仔。不知道大家有木有放牛的经验,虽然说牛已经是被人类驯化的牲畜,一旦发起飙来真是太可怕了,逃还来不及,更不用说往它身上弄烙印了,这不是找死的节奏么?
作为一名真正的牛仔,能否熟练使用套索,与衡量他是否有高超的马技、百步穿杨的枪法同等
重要,往往是他们能否被录用的关键。
但牛仔却能在牛群中迅速辨认出小牛,并立即用套索将其套住、拖倒,然后用烧红的烙铁给小牛烙上本牧场的印记。这项技能在牛仔长途驱赶牛群去美国各地贩卖的时候也常常要派上用场。当牛群“炸群”时,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骑马追上领头牛,准确甩出套索套住它的头颈或腿,将其拉倒在地制服,以防止牛群继续疯跑。
当然,外出赶牛的时候,要对付的就不仅是眼前时不时会出点幺蛾子的犟牛,还要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蒙面强盗的袭击。比如,茫茫草原上常有数不清的沼泽地,人或牛不慎落入沼泽,就会渐渐下沉。遇到河水暴涨时,赶牛渡河更成了一个难题。要是半路上出现个响尾蛇、狼群啥的,那真的是如临大敌、小命不保……这样餐风露宿、马背上颠簸的日子,牛仔往往要默默忍受三四个月。
美国经典西部片《关山飞渡》
让人惊异的是,这些艰苦的工作和环境,非但没有消磨他们的意志,反而让牛仔们拥有了一种不畏艰难、勤劳勇敢、幽默乐观、团结协作的性格特点。虽然牛仔常给人们一种放纵不羁的形象,但事实上,他们在赶牛途中有着严格的纪律,饮酒、赌博、骂人通通是不允许的,而且有着超强的团结意识。我们知道美国的种族隔离制度影响深远,历史上黑人被无断杀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但在牛道上,黑人和白人却能和平相处、共渡难关。
读到这里,你也就明白牛仔为什么能成为美国人心中的英雄了。只是,惋惜的是,他们的辉煌时代在19世纪80年代就戛然而止了。当时,美国的铁路网络日渐发达,已经延伸至德克萨斯及西部各地,这使得牛的运输依靠当地铁路便可解决;再加之廉价的铁蒺藜在整个牧牛区的销售,开放的牧场被私人牧场所替代。“牧牛王国”由此没落,牛仔们的黄金时代也接近了尾声。从此,再没有了草场上用套索套住头牛的帅气牛仔们,有的只是固定围栏牧场上的雇佣工人。
一个传奇牛仔时代随着美国铁路网络的发达而走向没落……
虽然,历史上的牛仔再难复见,但他们给后世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文化财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牛仔的服装。相信很多童鞋在画画中塑造牛仔形象时,也会注意到这一点。这里小编就为大家逐一介绍下。
牛仔帽
美国的牛仔帽是一种宽沿高顶毡帽,帽子顶部向下凹陷,两侧帽沿稍稍往上翻翘,怎么看都感觉酷酷的。但是人家这帽子可不仅仅是为了装帅的,它还有很多实用功能。它白天能为牛仔遮阳挡雨,晚上就是温柔的安乐枕,饥渴难耐时,牛仔帽还是牛仔们现成的水瓢和饭碗。
牛仔上衣
牛仔们一般穿紧身无袖的皮制短上衣,内穿束袖的、花色各异的,主要以苏格兰方格绒布制作的衬衣。这种装束不仅穿脱容易,干起活来也显得利索方便、精神十足。牛仔的上衣内有许多口袋,使牛仔们可以将需要随身携带的各种必需品分门别类装进衣袋里。而在西部片中,牛仔的衬衣大多被美化了,有的在前面增加了花边装饰或饰以流苏,有的还穿着制作得十分花哨的麂皮衬衫。
高筒靴
牛仔们走南闯北,自然需要一种耐穿的鞋子,一双高筒皮套靴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这种靴子高及小腿中部,不仅防水保暖、耐磨耐穿,而且大多采用漂亮的皮雕或贴皮图案来装饰,外观鲜亮迷人。牛仔靴后面一般都装配上踢马刺。马刺是中世纪在欧洲和中亚出现的,一般连在骑马者的靴后跟上,用来刺激马快跑。
印花大方巾
美国西部牛仔的颈间通常都围着色彩鲜艳的印花大方巾。印花大方巾多用棉布或丝绸制作,底色比较单一,主要有红色.也有蓝色和黑色.上面印着色彩鲜艳的各种小图案。印花大方巾被人们戏称为“西部牧区的旗帜”,与牛仔形影相随,甚至到了生死相伴的地步。许多牛仔死后,人们都要在其脸上盖上一块他生前最喜欢的印花大方巾,使他在另一个世界也不会感到孤寂。
牛仔常用经典装备
之前提到过,牛仔所处的环境是非常艰苦的,而且要常常面临野兽、强盗的袭击,所以自然要随身携带自卫的武器装备。
除了赶牛用的套索之外,牛仔一般都佩带一种可以连发的六响左轮手枪,这种手枪便于携带,使用简单,任何稍微受过开枪训练的人都能很快娴熟地使用,更不用说那些在飞驰的骏马上尚能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的牛仔们了。
怎么样?
有没有爱上这些沉着冷静、有勇有谋的牛仔们?
赶紧拿出你的手绘板撸一个吧!(?乛?乛?)
牛仔相关素材、参考图已打包,欢迎下载!
下载地址:https://www.lanqb.com/news/149.html/?FLAG=FREE-SOUHU-REG
文章由蓝铅笔官网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