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影视宝库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优秀爱国影视剧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优秀爱国影视剧有哪些
优秀爱国影视剧:《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跨过鸭绿江》《啊摇篮》《经山历海》《绝密使命》《江山如此多娇》等。
《觉醒年代》剧情简介: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光荣与梦想》剧情简介:
二十世纪初的旧中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湖南青年积极投身运动,在李大钊、陈独秀指引下确立了马克思信仰,参与了创建中国,工友赵语迟一路追随,并与陈独秀门生厉春风成为至交。叛变,厉春风投入了反动阵营。发动秋收起义挺进井冈山创立了根据地,赵语迟成长为战士。连续围剿苏区,在内遭受排挤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路上的遵义会议确定了领导地位,挽救了和。日寇侵华,团结全国各阶层取得胜利。发动内战,指挥军三大战役把赶到。美帝卷土重来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决定中国志愿军出兵,三年浴血奋战打败美帝,取得了援朝的伟大胜利。中国领导的新中国真正屹立在东方。
《跨过鸭绿江》剧情简介:
1950年6月25日,正式爆发。第七舰队驶入海峡,美军别有用心地派飞机“误炸”安东市区,造成无辜百姓伤亡。形势所迫,愤怒的新下了亮剑的决心。10月25日,志愿军指挥部成立。和邓华等人根据的战略构想,提出了打突然、打穿插、打分割包围的计策。由于麦克阿瑟的轻敌,虽然战事艰难,但志愿军将士勇锐顽强,势如破竹,打过了三八线占领了汉城。李奇微临危受命,志愿军面前出现了一个更狡猾,能力更强大的对手。新的态势下,双方开始漫长的谈判。经历了无数个惨烈的坑道争夺战后,1953年7月27日,正式停战。的英明决策令中国打出了民族尊严,打出了新中国数十年的和平,更打出了一个世界的新格局。
《啊摇篮》剧情简介:
1940年延安抗大的进步青年丑子冈突然接到中央,成立延安保育院。丑子冈拒绝道:我来延安不是当孩子王的,没想到第一个把自己的女儿毛娇娇送来了托儿所,从此烈士的遗孤、将士的后代、、等领袖的红色血脉,都交给了文化不高甚至大字不识的乡下婆姨们。托儿所经历了“大战百日咳”、“刘华北之死”、“更名洛杉矶托儿所”、“敌机轰炸”、“特务逆袭”、“争渡黄河”、“秧歌剧风波”、“中外记者参观团”等真实历史事件。1947年,国民轰炸延安,、指示,托儿所随第一批中直机关撤退,撤退途中,三百多人,一百多辆马车的队伍遭到敌人猛烈袭击,最终丑子冈带着无一伤亡的孩子们跟随大军进入北京。开国大典那天,孩子们站在广场上,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经山历海》剧情简介:
在区政协负责文史工作的吴小蒿,不甘平淡的生活,报考了楷坡镇副镇长一职。她上任之后才发现,丰满的理想遭遇到了骨感的现实。她经历了落后村落石屋村的搬迁,严重威胁村民安全的小冷库拆除,兴建村民们急需的冷链物流园,为石屋村招商引资种植金银花药材,保护红色历史文化,整改安澜村污染海洋坏境的小码头,开拓现代化渔业“海洋牧场”的雏形等等,基层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令吴小蒿措手不及,期间闹出不少笑话。但是她的真诚、执着和勇气,深深的感召了工作能力强、方法简单的镇长贺丰收,也触动了镇委,两人全力的支持着吴小蒿的各项工作和提议,因为知道她是一个真正替群众着想的好。全剧以吴小蒿的成长故事为经,以镇委班子、村民、家人为纬,经纬交织构成了一幅当代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呈现了基层员,经山历海,不畏艰险,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服务的人形象。
《江山如此多娇》剧情简介:
碗米溪村人均耕地不足6分,没有其他资源可利用,加之交通困难,几百年来始终没有去掉“穷根”“穷帽”。2015年,边城县石溪镇副镇长,会说苗语、土家话的优秀青年濮泉生的到来逐步改变了碗米溪村的状况。在的领导下,濮泉生用好“精准扶贫”,从精准识别处理“优亲厚友”的村入手,一手抓“扶贫先扶志”,一手抓“输血变造血”,惩治懒汉的同时又激发碗米溪村群众“为尊严而战”的脱贫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战中,濮泉生带领群众发挥当年修水库自力更生的愚公精神,不等不靠在金牛山上再造坡地,当年就完成茶叶产业化;全村脱贫的同时,他也收获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爱国教育影片简介:
自中央颁布《爱国教育实施纲要》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宣传,积极贯彻,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建立了一批爱国教育示范定期推荐精品影片、歌曲、图书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因此,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部、、出版总署、中央等部门联合向各界推荐这套《百部爱国教育影片》。本套影片的策划、制作经历了认真细致的斟选过程,影片融会了不同历史、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100部电影精品,把历史、知识和情感、艺术融为一体,使爱国教育更加生动化、
生活化,具有权威性、经典性、全面性、口碑性、性和教育性,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浓郁的民族特点。本套影片是政机关必备的国史影视资料,是各类学校开展国史教学、爱国教育的权威音像教材,是企事业机关单位首选的高层次文化礼品,也是图书馆用于典藏的影视珍品,更是凝结了新中国几代电影人心血和才华的每个家庭及个人的一份永恒珍藏。
◆权威性:由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部、、出版总署、中央七部委联合推荐。
◆经典性:这100部影片融会了不同历史、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精品电影。好的影片影响人的一生。
◆收藏性:这100部影片内容积极向上、制作,是规模空前的影视艺术宝库,是图书馆、学校和研究机构乃至个人家庭收藏的影视珍品。
百部爱国教育影片,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是传承民族精神的纽带,是启迪美好心灵的火炬,对塑造民族文化、弘扬正气有着重要意义,影片展现了我民族自古以来的民族气节和大义,不畏强权、坚定不移的民族信念。优秀的爱国影片具有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的特点,有着健康向上、催人进取的思想的内涵。这些影片是政机关部门必备的国史影视资料,是各类学校开展国史教学、爱国教育的权威音像教材,是企事业机关单位首选的高层次文化礼品,也是图书馆典藏影视珍品,更是家庭及个人一份永恒珍藏。
电影电视戏剧 常识
戏剧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
关于“三一律”的知识见162页第四段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
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
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
3、剧本刻画人物推进剧情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有:
(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
(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白、对白。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3)、结构形式:分幕分场。墓是大单位,场是小单位
4、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作者和《雷雨》
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 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继《雷雨》之后,曹禺又写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本。《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成就最高。解放后,曹禺有《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剧作。
标题的象征意义
《雷雨》的标题既点明戏剧情节发生的自然气候:“;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样的天气终于导致夜间雷电交加,风雨大作。与这种恶劣天气并行发展的是这个封建大家庭内部也酝酿着而且终于爆发了一场毁灭性的“雷雨”:四风、周冲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自然界和家庭内部的“雷雨”其实正象征了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作者用“雷雨”为题形象地告诉人们: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场天翻地覆的社会大变革不可避免地即将发生。
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899年2月3日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家庭里。老舍7岁进私塾,“五四”运动后,用白话文试作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陆续写出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3部具有讽刺、幽默、滑稽特色的长篇小说,提供了现代小说史上最早的讽刺性的长篇体制。1930年春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夏,老舍辞去教职,从事专业写作,完成了著名的小说《骆驼样子》,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七七,,事变后,他离别妻子儿女,只身辗转去武汉、重庆,勇敢地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
他特别重视话剧创作,1939年至1943年间,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就有《残雾》《张自忠》《归去来兮》等九部。1946年与曹禺赴美讲学,写完了100万字的巨著《四世同堂》的最后一部及其他作品。1949年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51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革”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含恨自尽。
老舍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文方面也取得了卓越成就;一生写下10多部长篇小说,70多部(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一部4000行的长诗和近300首短诗,近20部译著等,共800多万字。他的作品丰富了世界进步文学的宝库。
作家作品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1564年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他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590—1600年,包括10部喜剧(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9部历史剧(如《理查三世》等),3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于此时)等;
第二个时期是1601一1608年,包括7部悲剧(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作于这个时期),4部喜剧和一些十四行诗;
第三个时期是1609—1613年,包括3部喜剧(主要是传奇剧)和一部历史剧。
人文主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的。教会提出以神为宇宙的中心,人文主义者则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以此来和它对抗。对“人”的肯定,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用人性反对神权。②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③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④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莎士比亚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作家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杰出代表。
丁西林
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苏太兴人。现代著名剧作家,物理学家。191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读理科,其间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业余从事剧本创作。主要作品有《一只马蜂》《压迫》等,多为独幕剧。抗战期间创作的多幕剧《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以及独幕剧<<三块钱国币》等,表现了强烈的爱国心和正义感。它的剧作,构思巧妙,含蓄幽默,妙趣横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
丁西林的喜剧风格
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喜剧作家,作品以独幕剧为主。代表作有《一只马蜂》《压迫》等。丁西林的独幕喜剧比较注意在“趣味”上下功夫,故他的作品多为带有诙谐意味的趣剧。作品简洁集中,浑然一体,能在较为轻松平淡的戏剧冲突中反映社会现实,寓庄于谐。
古代戏曲常识
1、定义:见课本182页第一段
2、戏曲的有关常识
(1)杂剧结构: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
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结构上,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只有个别的是五折或六折。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每一折只能用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形成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相当于现代戏
中的“幕”。元杂剧中还有“楔子”,为结构短小的小戏,一般在第一折的前面演出,对
故事的由来作简单的介绍.,相当于“序幕”,也有在折与折之间演出的楔子,相当于过
场戏:
(2)扮演角色
杂剧的角色分为四个行当:
男角称末行,分正末,副末;
女角称旦行,分正旦,副旦:
净行,以扮演刚猛凶恶的人为主,有男有女,分正净,副净
杂行,包括孤(官员),孛老(老年人),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穷秀才)等。正末、,正旦是两种主唱角色,正末主唱的剧本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剧本叫旦本。
(3)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元杂剧的剧本一般由曲词,宾白、科范三部分组成。
曲词以一人主唱的形式进行。
宾白就是说白,包括对白和独白。
科范或叫“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见科”“把盏科”“做掩泪科”“内作起风科”等。此外,每本杂剧结尾处有两句或四句诗句,用以概括全剧思想,提出本剧剧名。例如,“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末句是戏的全名,“窦娥冤”则是简名.
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宫调写成。共分五个宫(五个全音阶):正宫、·中吕宫,南昌宫、仙吕宫,黄钟宫,分别个当于现在的C,D、E、G、A五个乐调(谱号);曲牌,相当于现在的调号和板号(如二黄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简谱中的曲谱和节拍。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古代戏曲,鉴赏重点是古代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
(4)其他:
元杂剧也称元曲,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当时著名的作家就有一百多人其中以马志远关汉卿郑光祖白朴王实甫最著名。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志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
元杂剧四大爱情悲剧关〈拜月厅〉,王〈西厢记,〉白〈〈墙头马上〉,郑〈倩女离魂〉南戏四大本〈荆钗记〉、〈白兔记〉、〈拜月厅〉、〈杀狗记〉。
影视常识——电影流派
●德国表现主义 Expressionism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此字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表现主义电影则发源于1920年的德国,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即以运用这种手法而闻名。之后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影响到默片时代的一些好莱坞电影与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其它如希区考克与奥森.威尔斯亦受表现主义的影响。●形式主义 Formalism文学、艺术或戏剧中专强调形式与技巧而不强调题材的表现手法。起源于1915年的俄国,因为莫斯科语言学圈及诗语言学会的成立,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步影响到当时的各艺术领域。在电影表现或分析上,形式主义强调不同形式的运用可以改变材料的内涵,剪接、绘画性构图与声画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兴趣所在,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均是此种主义的支持者。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义的压迫而停止在俄罗斯的发展,但对后来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有很大影响。●印象主义 Impressionism
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狄吕克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亚伯.冈斯、哲敏.杜拉克等与一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究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狄吕克死后运动即告失败。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道路。由于狄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重要作品有冈斯的《车轮》(1922)、狄吕克的《狂热》(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节日》(1919)等。●超现实主义 Surrealist film 1920年兴起于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的、不合逻辑的安排,以表现人类潜意识的种种状态。路易斯.布纽尔的《安达鲁之犬》可以算是早期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作品。而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兴起旨在反抗写实主义与传统艺术,领导人安德烈.布列东的一篇宣言中提到:「一种纯粹的心灵自动作用,在此作用之下,试着以语言、文字或其它任何方式,来表现思想真正的运作情形。」后来超现实主义成为实验电影与地下电影的重要源头,如美国的玛雅.黛伦与肯尼斯.安格。商业电影中超现实主义并不是主要派别,只出现在个别导演的电影中,如伍迪.艾伦。●新写实主义 Neorealism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电影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罗贝多.罗赛里尼、狄西嘉、鲁奇诺.维斯康堤等。这类的电影大主题大都围绕在大战前后,意大利的本土问题,主张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呈现中下阶层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写实主义电影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与自然光,运用非职业演员表演与讲究自然的生活细节描写,相较于战前的封闭与伪装,新写实主义电影反而比较像纪录片,带有不加粉饰的真实感。不过新写实主义电影在国外获得较多的注意,在意大利本土反而没有什么特别反应,1950年代后,国内的诸多社会问题,因为经济复苏已获抒解,加上主管当局的有意消弭,新写实主义的热潮于是慢慢消退。●法国新浪潮 New Wave原本是没有严格界定的新闻性用语,指1958与1959年间一批法国新导演所拍摄的格调清新,频频获奖的首部作品。后则被广泛运用,概括了法国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的新电影制作与创作倾向。这些新导演有很多都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如高达、楚浮、夏布洛、侯麦、李维特等。他们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传统电影的高度自觉,并用其作品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不论是题材还是技法都与传统电影大相径庭。混合利用传统电影类型与好莱坞导演风格,来实验剪接与结构上的新形式。由于重视拍摄的自由度,往往只凭纲要性的脚本拍摄,喜欢即兴与自发的拍摄方式。而其主题上则带有存在主义的色彩,如亚伦.雷奈的,《广岛之恋》与高达的《断了气》均是这类影片。新浪潮这个词自从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与法国结缘后,常被拿来形容其它国家新兴的电影制作活动和电影复兴现象。如捷克、匈牙利的新电影,1960年代的波兰与1970年代的德国新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