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影《环太平洋2》主要讲了什么
电影《环太平洋2》(又名《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是由斯蒂文·S·迪奈特执导,约翰·波耶加、斯科特·伊斯特伍德、蔡丽·斯帕妮、景甜、张晋、陈梓童、蓝盈莹、黄恺杰等人主演的科幻片。
《环太平洋》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提取码:bm6k
近未来,地球环境逐步恶化。神秘外星殖民者通过大洋底部的虫洞“缺口”将身形庞大、残冷迅猛、身藏剧毒的怪兽接连派往地球,有条不紊地实施着它们的殖民毁灭计划。
二、环太平洋2主要讲了什么
故事发生在距离前作战乱结束十年之后的2035年。随着科技的进步,机甲更新换代,拥有了更先进的功能和更强劲的战斗力。但外星“先驱”仍对地球蠢蠢欲动,当海底虫洞再次被打开,进化而来的怪兽更加庞大且智慧,它们似乎酝酿着更具威胁的阴谋,地球再次陷入被巨兽侵袭的危机。
面对机甲驾驶员的短缺,杰克(约翰·波耶加饰)与奈特(斯科特·伊斯特伍德饰)这对曾经的机甲驾驶员搭档再次联手,不得不冒险率领从未有过实战经验的机甲学员们奋起抵抗,为守护住人类最后的希望与怪兽展开硬碰硬的激烈一战。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是由美国传奇影业、美国环球影业和善为影业联合出品,斯蒂文·S·迪奈特执导,约翰·博耶加、斯科特·伊斯特伍德、景甜、卡莉·史派妮、菊地凛子、伯恩·戈曼、亚德里亚·霍纳、张晋、查理·戴、黄恺杰、吉丽、蓝盈莹、于小伟、陈梓童等联袂主演的科幻片,将以2D、3D、中国巨幕、IMAX、杜比影院、杜比全景声、临境音以及4D制式于3月23日登陆全国影院。
三、环太平洋1和2人物关系
《环太平洋》是一部由墨西哥三杰之一的吉尔莫.德尔.托罗导演的影片,讲述的是人类建造巨型机甲与从太平洋底虫洞中出现的怪兽对战的故事。托罗有着“怪兽导演”之称,各种怪物、机甲往往是其影片中的常客,黑色元素也在其影片中常常得到恰到好处的运用,《环太平洋》正是一部这样的电影,影片虽然票房成绩并不理想,但是却在科幻、机甲、怪兽等影迷群体中赢得了极好的口碑。《环太平洋:雷霆再起》(之后简称《环太平洋2》)是《环太平洋》的续作,于2018年上映,导演为斯蒂文.S.迪奈特,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影片,其特效制作工艺相比于五年前的《环太平洋》来讲有了很大的提升,机甲与怪兽的细节处理也更为精致,但是电影却未取的预想的效果,口碑也大幅下跌,本文旨在通过对两部影片从剧作与影像风格两个角度进行对比,来找出《环太平洋2》口碑下跌的原因。
剧作结构
这两部影片在剧作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总体看来都属于一种英雄再生的模式,即原本的英雄因创伤失掉英雄身份,危机迫使英雄不情愿的重担身份并与需要英雄帮助的人一起经历磨难,最终英雄被那需要自己帮助的人感化并真正重拾英雄身份战胜给予自己创伤的敌人。如《环太平洋》中,男主人公因哥哥惨死而不再驾驶机甲,后防御墙被损毁,男机甲驾驶员回归,这是情节点一;之后叙述主体由男主人公到了女主人公身上,并展示目前世界状况;中点处是女主人公失去机甲驾驶资格,转机是怪兽进攻,派出的所有机甲抵挡失败,男女主人公有了上场作战的机会;之后战斗胜利,怪兽研究的辅助有进展;再次怪兽来袭,机甲出击,这是情节点二;最后海底决战、炸毁通道。可以说其总体并未体现出较为精巧的结构,甚至人物建立还有些不完善,如男主人公的转变力度不够、创伤表现不足,女主角没有什么转变、对克服困难的表现不足等。最后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机甲。
《环太平洋2》中,先是因男主父亲死,男主在十年间颓废渡日;男主与女主为免罪被迫前往机甲训练基地,这是情节点一;之后男主与基地人员的人物关系开始介绍,森麻子的死让其开始主动转变,这也是关键环节一;中点是打败了黑耀石;之后基地被攻击,怪兽出现,反派揭示;主人公与驾驶员正式打怪,主人公完成正式转变,这是情节点二与关键环节二的综合处理;最后是高潮的打怪,男女主在一系列意外中合作,并取得胜利。总体而言,故事中人物没有转变,或人物转变突兀,特别是女主角,而且不容易让人共情。而且还有着很多剧本细节问题:
细节问题1:将美国企业巨头对军方、政方要员的态度以及权力硬搬到中国。
细节问题2:大多数是用英文语法与用词习惯讲中文。
细节问题3:有些动作发生没有铺垫或解释。如邵丽雯不让纽特接触哥特利布但没给解释;再如黑耀石发起的攻击的目的性根据较弱,森麻子仅在与男主的谈话表示不支持无人机,但没有细节表明邵丽雯会知道;再像森麻子为何会知道那座岛。
总体来讲,《环太平洋2》的剧本结构与《环太平洋》相比来讲较为相似,不过对人物塑造所给出的力度相对较小(《环太平洋》的人物塑造也还是比较不足的),而且《环太平洋2》中对于中国元素的处理较为生涩,让里面的中国元素更像是一种披着中国外衣的西方元素,这也是会让中国观众对这部影片产生不适的原因之一(网上有很多言论都是在说景甜演技的问题,的确演技会有些问题,不过问题也不全在演技,影片中对“邵丽雯”的人物设置本身就已经是有问题的了,不论是身份及其对应的行为,还是台词设置等,都是在以西方之思维塑造中国之人物。还有“权将军”也是这样,只是出场不多,戏份不重,所以被忽略了。)
影像风格
《环太平洋》的影像在表现机甲与怪兽进行战斗时,往往离不开三种元素——水、斑斓的光效、黑暗——这往往是黑色电影中常用的视觉元素。在黑色电影中,这些视觉元素的运用往往可以增强对影片的精神母题的表达,即绝望、恐惧与无力,而同时这些元素也是造型性很强的元素,尤其是塑造硬调的形象,因此将这些元素纯熟的运用进影片中一方面增进了影片精神氛围的表现,展示了灾难中蕴含的绝望、恐惧、无力之感;另一方面也更为突出机甲、怪兽的千钧之躯和排山之力,尤其是对于机甲的金属质感,是一种绝妙的衬托方式。此外,在表现贼鸥机甲与开菊兽战斗时,导演特地选择慢动作的表现方式,通过降低动作的速度与灵活性来增强机甲与怪兽身体厚重的视觉观感,进而增强真实感。
《环太平洋2》则是将场景主要设置在“光天化日”之下,机甲与怪兽的形体尽显,各种细节方面的处理也都展露无疑,而且也对应影片的时间点升级了机甲与操作装置,同时也用了慢动作和低灵活性来展示机甲与怪兽的力量感,不过也配合机甲升级增强了一些灵活度。这些处理总体来讲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只是相对于《环太平洋》的用黑夜、水、斑斓灯光来为机甲、怪兽塑形来说,少了一些心理层面的震撼,也减弱了机甲与怪兽的神秘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甲与怪兽身体的与恐怖对应的质感。这应该也是一些人对《环太平洋2》如此诟病的原因之一吧。
总体来讲,在影像风格方面,两部电影各有差别,但并无优劣之分,只是,第一部更适合展现“末世之相”,可以从心理层面给观众以惊骇与隐秘的冲击,同时契合人类处于危难而难以自救的境地;而第二部更适合展示“反击之相”,主要是满足观众从视觉层面对于机甲、怪兽的探究,同时也意味着人类已经有了与先驱的一战之力,怪兽以无法像之前那样成为人类末日的象征。不过可能是第一部给观众的情感冲击太大同时再加上情怀加持,让第二部显得有些黯然失色。
总结
总体来说,这两部电影,在视觉处理与特效处理都没有什么问题,而且第一部的视觉“黑色风格”还为其加分不少。不过这两部电影在剧本方面的漏洞颇多,如果说第一部还可以倚仗画面视觉冲击让观众忽略剧作的漏洞去,那么因视觉冲击无法达到第一部在当时时代中所取得的成果的第二部则是将这些漏洞一展无遗了,这应该也是其倍受诟病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制作周期与资金等的问题,若是能够拍摄第三部,希望可以将剧本故事做的更为完善些,毕竟现在随着视觉大片的轰炸以及观影的普及,观众的对影片的各方面质量要求都有所提升,仅靠视觉效果来获得高票房与好口碑的例子已经越来越少了,即使是漫威电影,每一部影片也是有着完善的剧本故事,而且“片片相扣”成体系的故事群还是它的制胜法宝。(当然,不排除靠一些吊炸天的视觉奇观带来高票房与好口碑的影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