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避型对前任的态度
回避型依恋是成人依恋风格理论中的一个类型,指的是在成人亲密关系中表现出对于情感和亲密感,采取回避方式的人。
概括来说,就是他们对待伴侣冷漠,遇到问题不爱沟通,更希望伴侣能懂自己的心思。基本上不主动靠近,也很少表达爱意。
可能你被分手,也感觉云里雾里,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你想弄清楚分手的缘由,结果发现对方油盐不进,你说什么都得不到回应。不仅要接受失恋的痛苦,还被对方的回避折磨的不轻。
挽回者有一个通性—揣测对方的想法。不管是自己在那猜,还是跟朋友分享,又或者在网上看文章进行对号入座,最终目的便是想知道前任到底在想什么。
但这里,我想说,挽回最不该做的就是给前任乱贴标签。
有时候分析完你们的感情,在我还没说话前,你可能给我丢一个判断:“我觉得他是回避型,完全不回消息,拒绝跟我沟通。”
你不觉得很武断吗?只凭不回消息这点,就给他帖上“回避型”的标签。
所以,在你挽回之前,首先要弄清楚TA是否真的是回避型。有的时候,对方并不是回避型,只是不想理你而已。
分手后,你们关系破裂,没有交集自然也没什么交流,再加上前期你可能做了些令TA讨厌的事情,才导致TA回避你。
TA不想和你有牵扯,也不愿看你满屏的文字。TA理智分析过你们的未来,觉得和你不合适,也知道回复你,可能会给你希望,所以索性把你放一边,让你自觉无趣后退缩。
真正的回避型依恋是什么样的呢?
之前接过一个回避型咨询者。他硬价值很高,长相帅气,事业有成,也曾交往过几个价值相匹配的女友。但是,每当他进入亲密关系后,他便觉得自己被束缚,没有自由。
他也不是不爱女友,但很害怕进入长期关系。因为他觉得对方会伤害他,所以他拒绝过度亲密。对女友冷淡,有时还会贬低她,甚至一旦感情有进展,就会立马疏远。
长此以往,他的女友受不了他的性格,便结束这段感情。
总结一下,回避型依恋的行为模式共性有以下几点:
1、轻视依赖感
回避型依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逃避或拒绝亲密感。他们的感情需求低,极度重视独立,需要个人空间。于是,会想方设法降低两个人的亲密行为。
他们多半不愿意和伴侣分享心事,所以你只能猜TA的心思。猜对了,皆大欢喜,猜错了,他们也不会告诉你,但你心里多少不是滋味。
如果你的感情需求旺盛,那么在恋爱时,就会让对方觉得有压力,感到束缚。
2、鸵鸟心态
心理学家这样定义“鸵鸟心态”:人们面对问题时,采取回避的态度。
回避型的人普遍有这样的逃避心理。他们很少积极解决两性矛盾,往往都是直接回避。即使你想解决,或者跟TA沟通,TA还是选择逃避。
3、过度美化爱情
大部分人的依恋风格是小时候形成,长大后延续。回避型依恋的父母长期对他们不闻不问,而且还会嫌弃他们不好,所以在他们心里植入错误的理念:我不完美,父母不喜欢我。如果我完美了,就能被爱。
这种观念在他们心里根深蒂固,所以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完美才能被爱。
他们知道自己不完美,为了保持爱情,就会保持距离,让对方不发觉他们的缺点。
然而,这种心结还会投射到伴侣身上。他们认为靠近伴侣,就能发现TA的不完美,从而对爱的幻想会破灭,自己受不了这种落差。
所以,他们越爱越恐惧。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的一些表现:
忽略伴侣的感受
“贬低”伴侣
自我封闭,不爱表达
很少主动表达爱和思念,不敢付出等等。
看到这,是不是觉得回避型的人太难相处了?
是的,回避型的人确实很难相处,你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就被TA不发一言地放弃了
二、失恋后开始回避社交怎么办
分手后,当我们的自信心受到打击,自我认同降低时,就无法鼓起勇气自如地社交。
因为曾经在关系里受到过创伤,虽然心里很想和大家打成一片,却害怕再次被伤害,宁愿选择主动切断。
之所以会回避社交,其实是在回避那个自己都不能接纳的自己。
你需要的是重建自我认同感,找回自信心,学会善待自己。
要做到这些,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积极、乐观的行动来平衡。
通过记日记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日记会帮助我们好好梳理自己。
它不仅能够让我们看清自己的情感历程,还能够帮助我们掌控生活,把目标、梦想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上一段感情击溃了你的自信,你意识到自己有那样那样的缺点,它们让你痛苦,你甚至觉得自己糟糕透顶,开始不断贬损自己。
你的潜意识里积累了太多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及时清理这些阻碍你自我认同的意识,把它们转化为积极的心态。
积极的自我对话会改变这样的状态,建立正向反馈机制,从小事中发现自身好的一面,给予自己正面信息。
要多使用肯定语,比如“我工作干得不错”“我的眼睛真漂亮”“我很自信”。用善意、正向的想法肯定自己,给自己信心。
尝试与人接触,从你信任的人开始。向支持你的朋友倾诉你的经历和感受,尝试恢复你的社交关系。
他人的支持和鼓励,会让你忘记伤痛和恐惧,你也会发现,与人相处的感觉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
经常做让自己感觉快乐的事,学会愉悦自己,可以从自己喜欢做的事或擅长做的事开始。发展兴趣爱好或是学点新东西,比如插花、绘画、做做手工艺。
通过兴趣爱好不断提升自己,不断积累小小的成功,奖励自己,形成良性循环。
如果没有特别想做的事,那就出门走走,去发现那些好玩儿的地方,或是让你着迷的东西。
你要往前走,不要沉溺在过去的遭遇里。一个开放的、有价值的、积极的、动态成长就是最好的自我认同之路。
三、失恋脱敏期是什么意思
失恋脱敏期,指的是失恋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感情的麻木期。在这段时间内,人们不会再像失恋那天那样绝望、痛苦、悲伤,反而变得比较冷静和理性,在不断地自我修复、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开始慢慢重新振作起来,重新适应单身生活。
失恋脱敏期和人们的情感体验
失恋脱敏期是一种必经的过程,而这段时间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之后对待感情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情感体验不再像最初失恋时那样强烈和痛苦,而是逐渐从情绪的压抑状态中摆脱出来,通过自我调整重新获得了平衡感,这是一种很健康的情感状态。
失恋脱敏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过程,对一个人的生活以及对待感情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通过积极的心态和自我调节,让自己的情感逐渐恢复到常态,以更健康的方式面对刚刚失去的爱情,同时也是重新振作的重要阶段。相对于直接消极地回避和逃避失恋的感伤,这种脱敏的过程能够更好的促进心理及情感健康的恢复和增强。